浅谈公共政策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逐年攀升的就业压力,政府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本文主要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执行及评价等方面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进行梳理,发现其中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基层就业 基层就业政策
一、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出台的背景
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出台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加,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其次由于经济发展和地域发展的差异对大学生就业地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社会现有的就业总容量无法满足庞大的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再次,为了促进大部分基层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从环境上改善和思想上的解放出发吸引有能力的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减少治理危机,以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此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颁布,有利于给基层工作注入更多活力。
二、预期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
面对毕业生人数增加和就业岗位短缺的形势,出台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将高学历人才进行分流,有效地改善全国就业形势,有效预防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的大范围失业现象。其次,通过引导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工作,可以有效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异,在全社会形成相对合理的人才布局和就业格局。再次,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缓解基层地区的人才需求,切实解决基层地区的民生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从公正政策角度分析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制定主体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制定,从国家层面看,各个部门配合的不到位使政策的执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现在多数高校在人才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有一定程度的淡化。基层单位未能从政策上细化吸引人才的相关保障性措施,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
(二)政策制定客体
当代大学毕业生群体在就业观的树立上更倾向于选择环境好、待遇高和相对稳定的国企或事业单位。从其自身的就业能力来看,大学生在高校更多接受的是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致使其自身眼高手低,也相对欠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能力。
(三)政策制定本身
就当前已出台的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来看,政策本身的连续性不强,政策中关于毕业生非常关注的保障性规定相对比较少。而顺应政策走向基层单位的毕业生们,在工作期间归属感不强,不能安心在基层岗位长期工作。这表明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本身在制定时没有考虑政策的长远效果。
(四)政策执行
从政策执行主体上看,大部分高校对基层就业不够重视,基层单位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养和指导。从政策执行环境上看,一方面群众对政策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不高,在社会上没有强烈反响;另一方面面对基层地区工资待遇相对低及个人发展有限的现实情况,对其吸引力不高。
(五)政策评估及终结
就已出台的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来看,数量相对较多但在质量上却不能令人满意。针对现行的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国家给与了很多支持和优惠,但政策在充分评估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完善或终结,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公共资源的浪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四、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完善策略
(一)合理制定政策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制定,国家可以由教育部门出头来统一出台相关政策,并由地方各省级政府部门进行落实。在政策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也应该从法律层面予以保障。同时高校和基层就业单位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切实从高校毕业生关注的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等实际出发,根据相关精神制定配套政策给与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
(二)坚决落实和执行政策
为了促进政策的执行,高校在平时的教育中应该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也要开展一系列工作進行就业指导。其次基层单位应该接纳新鲜血液进入单位,从行动上应该为前来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提供便利和帮助, 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而且对初到基层工作的学生多一些包容和鼓励,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充分评估和及时终结政策
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依赖于制定部门的充分评估,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定期采用考察等形式及时了解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对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或终结。相关政策制定主体必须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反馈,保证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玄雪梅.公共政策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75-77.
\[2\]张铎,王斌,张滨.浅析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0):255-256.
作者简介:张媛,(1995.10-),女,汉族,山西省晋中市,硕士,延安大学公管学院,研究方向:政府治理与社会保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9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