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内河船舶通航安全的思考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群朋 梁四云 张鑫 马杰灵

  摘 要:本文紧紧围绕“人、船、环境”三要素,剖析内河航运在通航安全上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内河船舶驾驶员操纵技术和船员素质的方法和建议,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内河船舶的通航安全。
  关键词:内河船舶;通航安全;应急反应
  中图分类号:U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10-00336-02
  2015年6月1日,在长江中游的湖北监利水域 “东方之星”游轮突遇强对流天气,导致船舶倾覆,遇难442人[1] ;2018年7 月29 日,在顺德水道鲤鱼沙附近水域3艘内河船舶发生严重碰撞,事故造成粤肇庆货9016 船头穿孔,粤河源货3079 船船艉搅锚机损坏、艇尾机受损变形,粤清远货8916 船左舷中部缆桩损坏[2] 。根据几次发生在内河航段的重大事故,引发笔者对内河船舶在航行中遭遇紧急事件时的思考。本文紧紧围绕内河船舶在遇到应急事故时应如何进行处理和规避风险进行分析[3],确保在内河水域的通航环境下,使内河船舶的航行安全得到保障。
  1内河水域通航风险因素分析
  1.1自然条件
  1.1.1水流
  内河水域水流比降、流速、流态变化多样,上游比降流速大,流态复杂,下游比降小,流速缓慢,流态平稳,呈现区域性特征。船舶在内河水域航行时,主要受水流流速与流态复合作用。流速主要对船舶操纵性构成影响,流速越大,船舶越难以控制。流态则对水线下船体产生水动力,若船舶首尾线与流向存在夹角,船舶会出现漂移现象,进而导致航迹带的加宽,增加船舶通航危险。
  1.1.2大风
  大风是影响内河船舶通航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当风力级别为蒲氏6级及以上时,大风对船舶作用将非常显著。大风会使船舶失速或增速,舵效下降,进而增加船舶操纵的复杂性,横风作用下,船舶航迹带将加宽,漂移、偏移现象加剧,导致碰撞风险的剧增。
  1.1.3能见度
  能见度是指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水平距离。内河水域直接影响能见度高低的天气条件有雾、大雨、大雪、冰雹等,其中雾对通航船舶影响最大,周期最长。大雾天气情况下,驾驶员的视觉瞭望非常困难,由此引起的船舶碰撞事故时有发生,在气象原因引起的海难中,由大雾引起的船舶事故是台风事故的2倍。
  1.2航道条件
  1.2.1航道水深
  航道水深对船舶的安全通航极其重要。水深不足会造成船舶搁浅、触礁等海上事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因为浅水效应的存在,航道水深越小,船舶所受的粘性阻力与兴波阻力越大。一系列船舶阻力的增加会导致船舶主机负荷的持续增加,出现舵效降低现象,而极端状况下则会造成无舵效现象。
  1.2.2航道宽度
  内河航道宽度是指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符合航道水深要求处的水平宽度,是造成船舶碰撞事故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航道宽度大小对船舶会遇机率的高低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对岸推、岸吸和浪损等现象的发生起推动作用。
  1.2.3交叉与转向点数
  航道交叉因内河支干线会遇形成,转向点则因航道的弯曲而产生,是制约内河船舶安全通航的重要因素。航道的交叉状况直接影响船舶的会遇机率,高密集的交叉点通常是船舶碰撞事故的高发点。转向点影响船舶的操纵性,转向点数的增加,意味着用舵次数的增加,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无舵效现象的发生,加之岸推、岸吸和浪损现象的出现,极易导致船舶发生碰撞、触岸、搁浅等事故,是航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1.3船舶条件
  1.3.1船龄因素
  目前,内河航运市场船多货少的竞争十分激烈,船公司为了提高整体经营利益,降低经营成本,不僅压缩维修保养船舶费用,而且使用各种办法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或从船舶二级市场中购买廉价船舶。加之新造船由于船舶技术标准的提高,造船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新造船的成本大幅度提升,致使船公司无力承担庞大的造船费用,很难更新船舶[4]。这就导致了船舶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老龄船舶在结构、性能、操作等方面老化,灵活性、机动性下降,使船舶操纵性和船体强度不足以抵抗大风浪的侵袭,导致海上事故频发。
  1.3.2船舶性能因素
  面对拥挤的内河交通以及复杂多变的内河航道环境,船舶性能(包括船舶浮性、稳性、抗沉性、快速性、操纵性、耐波性、以及船体强度、船舶质量、适航性、船舶电网绝缘性能等)对船舶的操纵性尤为重要。当两船间的距离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船舶的操纵性在避碰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船舶的性能对船舶航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航行过程中船舶性能的优劣关乎着船员的人命安全和船舶的财产安全,能更好地降低事故的发生。而船舶性能的好坏由船舶建造技术和建造材料决定,航运公司应重视船舶性能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在老旧船舶的维修更新中,着重提升船舶性能。
  2内河船舶应急反应措施
  2.1值班驾驶员的日常值班要求
  值班驾驶员在航行时应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值班规则》的相关要求进行日常值班,注意接收航行警告,才能最大程度上确保航行安全。内河船舶航行应注意两点,一是船舶航行时应使用安全航速,内河航道水域狭窄,没有足够的避让区域,船舶应保持在安全航速内,不争不抢,注意避让,避免船舶之间发生碰撞;二是值班驾驶员应加强瞭望,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判,从而做出正确的防范措施,充分利用视觉、听觉、相关航海仪器等辅助航行,确保航行安全。
  2.2内河船员的应急操纵技术
  调查发现内河船员的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上的占75%。内河船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占91%。20%的船员是土生土长的水乡居民发展起来的,25%的船员是渔民转产的。内河船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偏低,船员流动性大,船员的实际操作技术不高,他们缺乏系统化、正规化、专业化的船舶驾驶理论学习,不能熟练使用各种航海仪器如GPS、AIS、磁罗经、船用雷达、电子江图仪等。平时仅依据对航道的了解和航行经验进行船舶航行,存在极大的人为误判因素,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航行安全。当内河船舶遭遇紧急情况时,内河船员的船舶应急操纵技术就会显得生疏甚至是措手不及无法应对[5]。   船公司应定期开展各种内河船员交流会、内河船员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内河船员的整体素质,优化船员的技能结构。加强内河船员的实操培训,在航海模拟器上建立适当的内河船舶模型和实景,开展内河船舶驾驶员模拟器实操训练,提高内河船舶驾驶员的应急反应和综合能力。
  2.3船员的应急事故反应能力及心理素质要求
  船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设备操作能力是通过实际航行的操作而慢慢提高的,但通过开展各种船舶培训和演习演练,将有效提高船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船员的自信心及对紧急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笔者认为新船员可以通过向有经验、有资历的老船员请教等方法提高船舶操纵技术。同时,内河船舶通过加强应急演练,使船员熟悉各自岗位工作、应变部署表等,也可以提高船员在面对突发事故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碰撞、搁浅、人员落水等方面的应急反应能力。
  不管是日常航行或是应急安全事故,船员的心理素质都对内河船舶的正常运作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船员丰富的技术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发挥作用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是船舶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6]。船公司应通过各种渠道对内河船员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内河船员树立积极心理,克服消极心理。通过应急演练、老船长说教等方法提高船员在紧急事故时的正确判断和处理复杂局面能力,使内河船员真正熟练掌握各项技能并具有强大心理素质,可以在危机面前做到处变不惊,冷静应对。
  3结论
  水上安全事故的发生离不开“人、船、环境”三要素的影响,尤其是内河航运的通航安全,每一次的事故都是一记警钟。综上所述,建议航运公司和主管部门强化水上安全管理,加强培训和水上演练,提高内河船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防范措施,将安全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不断完善和提高内河船员的整体素质和操船技术,有利于降低航行风险,确保人、船、物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朝阳.“东方之星”的警示:安全大于天[N].人民邮电. 2015-06-18 (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佛山海事. 2018 年水上交通安全形勢分析报告, 2019 -1.
  [3] 汪良.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3) .
  [4] 俞嘉树.老龄船舶安全管理与对策[J].航海科技动态,2001(01):5+11.
  [5] 陈志军,王海鹰.浅析新形势下提高船员素质的方法[J].天津航海,2017,(01):31-33.
  [6] 林贻香. 浅谈船员心理素质对船舶安全的影响[J].珠江水运,2013,(13):42-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42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