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大数据下电商企业管理模式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大数据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电商企业受大数据应用的影响,提高了自身的竞争优势。本文简析了基于大数据下电商企业的管理现状,提出了创新管理模式,且重点讨论了施行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 电商企业 管理模式
  大数据的发展为电商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电商企业在企业数量和企业规模上,都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着电商企业改善自身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因此,对大数据下电商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讨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大数据和电商企业的基本情况简述
   (1)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包含商业和技术等多个方面,是一
  整体的概念,它能够筛选不同种类的大规模数据,快速准确的找到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持续不停的从巨大的、多种多样的数据里提取出有意义的数据信息,有序整合收取并发现规律和特征以得到链接新数据技术的纽带。由于定义的角度、方法和偏重不同,针对大数据的内涵界定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信息的传递是基本相同的,分析数据最后的整理和集合也属相同种类,即传统数据管理的精准处理,强调了整合效率及其精确性,而且大数据的值是通过分析从而表现到决策上,并不单纯指数据的值。
  (2)电商企业。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技术为电商企业提供了良好商机,电商企业风起泉涌,诸如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等电商大展拳脚。众多的电商企业被大数据催生,同时又反过来推动了大数据的发展。追根溯源,互联网的普及推广和相关科技的日益成熟愈发有利于庞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管理,来源于用户的数据又具有源头广、成本低廉、实时性强、针对性高的特点,这些都为电商企业的循序渐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大数据背景下电商企业管理现况——机遇和挑战
  (一)大数据为电商企业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的愈演愈烈,促进了电商企业的迅速发展,电商企業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以淘宝、京东、拼多多为例的大型电商企业已经渗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商企业的发展和成熟,为其增加了传统商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例如,大数据可以帮助时刻追踪网站内的商品购买量、用户搜索量、人均购买力等,帮助电商企业了解用户的购买爱好,从而更准确的定位自身,更好的把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力度,更快更准的把握市场。大数据带给电商企业的不仅是信息的及时传递,还有管理上的便捷。无论规模大小,大数据可以让电商企业的所有数据,如每日营业额、销售总量等,这些可以快捷便利查询或整合的数据,为电商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程度的服务。
  (二)大数据为电商企业带来的挑战。
  (1)如何安全性的管理数据。电商企业的数据库通常都是可以精确到个人网络用户,锁定到用户的个人数据和信息,有的还关联到银行的账户密码、个人证件、私人信息等关系财产安全和隐私安全的问题,如果遭到恶意攻击或商家泄露,后果会十分严重,不仅客户的个人权利遭到侵犯,信息泄露,也会给用户和商家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大数据时代,电商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安全性问题如何解决。
  (2)管理人才供不应求。电商企业所需人才与传统商业模式所需人才并不相同,大数据下所需人才要求高专业和高技术,人才要善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整合,并非传统商业中的营销手段。但我国目前大数据的发展还相对落后,这种高素质人才仍有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商企业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三、基于大数据下电商企业的管理模式
  (一)增强大数据下电商企业的网络安全问题管理
  大数据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性,电商企业涉及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给安全问题增加了更大的难度。从电商企业的角度出发,想要建成快捷便利、健康安全的大数据基础,应该从保障系统安全、控制病毒入侵、备份数据等方面进行研究。
  (1)如何保障系统的安全。使用控制访问量技术,严格控制用户的访问数量和权限,得到授权的客户才能被允许访问相关资源。将隔离控制技术应用在大数据上,包含物理隔离、逻辑隔离等。
  (2)如何控制病毒入侵。在控制病毒入侵上,使用防病毒的相关技术,建立病毒检测和预警机制、应急技术和修复技术,不仅做好病毒的检测和防护措施,也要做好应急和修复工作。
  (3)如何做好数据备份。以防外部意外或内部故障等问题造成的数据丢失和系统故障,要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及时将重要资源和核心技术进行备份,并建立系统修复机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损的系统修复完善。
  (二)增强数据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任何领域的竞争和创新,从本质上讲都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电商企业的管理,不论是大数据平台的购买和合作,还是电商企业自身的财务数据体系,都需要高素质人才,能够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的人才。因此,电商企业需要积极招聘大数据运作人才,并与全国范围内的高校进行人才引进合作,更及时的获得高素质、高专业性的人才。同时也要对企业内的现有人才进行培训,加强他们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和管理才能,加强工作者的数据应用和信息分析能力,提高整个队伍的专业素质。
  (三)增强电商企业生产成本的把控
  运用大数据进行信息和数据的处理分析,耗时更少、耗费更少、自动化强。大的电商企业利用自动化的数据系统,自动收集和分析用户的个人数据,精确的了解用户的喜好和信息,为企业的未来定位和战略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信息保障。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省去了人工服务,还减少了生产成本和人工费用,拉快了工作进程,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电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理念
  在管理模式上,电商企业要紧跟社会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吸收国内外创新发展的理念。如何促进电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可以参考以下思路:
  (1)进一步加强大数据的综合运用。管理中,大数据可运用的地方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对消费者的消费对象、消费情况加以收集,在后台分析整合可得此消费者的相关喜好,从而针对性的给此消费者提供他倾向购买的商品;对整个电商的运行数据进行收集整合,从月、季度、年计算,可以对电商企业进行跟踪性的分析,有利于电商调整自己的发展脚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市场争夺,电商企业想展现出自己的竞争优势,不仅要一直确保自己的产品质量,还有促进核心管理的落实和创新。强化对大数据技术的高效运用,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利润。   (2)创新管理理念,推进精细化管理。传统的管理理念是通过数据样本的分析得到结论,再予以评判,这种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电商企业需要更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所以,对用户数据进行准确收集和整理,针对每一个消费者的信息进行分析,紧抓消费者的个人习惯、喜好,通过数据分析提高信息的精准度和效率,从而减少管理成本,缩减生产时间,优化资源分配,达成精细化管理,为用户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不仅推动了电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舒适感。
  (3)加快电商物一体化工作进程。电商企业离不开物流,物流是电商企业交易与售后的重点方面,电商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促进物流和电商的一体化是重中之重。电商物流的合作共赢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电商企业的管理中,应该推动与物流相关机制的落实和创新,或建立独特的货物运输方法,如京东的仓库配备与快速送达,或与物流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运送速度。电商企业在管理中还要缩小商品的运输成本,研究如何减少货物损坏。物流企业要确定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透明性、公开性和商品交易的时效性、安全性,电商企业也要建立一定的监察和投诉机构,促进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解决好电商企业与物流企业信息不对称、更新不及时等状况。电商企业要继续完善货物供应链,物流公司也要构造高效的配送运输体系。
  (4)创新供应链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使得市场竞争出现了多种方式,市场竞争不再是传统销售模式的竞争,供应链上每个环节都在参与竞争。大型企业会直接垄断供应商,以达到供应、生产和销售协调统一,但所需成本非常高,一些小型的电商企业做不到完善整个供应链。同时,面对新型的用户需求,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不能够灵活变通,对用户的信息了解也不够精准。这就要求电商企业在健康管理供应链的同时要有效的利用网络交易的优势,把握更精准的供求信息,降低风险,减少库存。
  (5)创新生产流程管理。目前,大多数企业依然使用传统生产模式直线式生活商品,费时费力,还容易引发各种错误生产。电商企业需要创新生产模式,通过大数据技术将生产环节的每个方面都关联起来,运用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大大减少生产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如人工失误导致的生产数量错误。促进电商企业在生产流程和质量监督上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大数据下电商企业管理模式的整体实施。更多的是,电商企业由于对用户信息和數据的掌握,在生产上可以更加灵活多变,更好的适应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获得更多好评。
  (6)创新库存管理。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将产品相关信息和用户个人信息分析整合,建立完善、全面的数据库,电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对库存做出及时的调整,库存不足时及时与供应商反馈,补足货存;商品积压时,通过大数据可以联系别的地方仓库,及时进行调货。这样不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分配,还可以提高电商企业的信誉。经过一定时间后,电商企业逐步成熟,就可以将仓库库存缩减,利用大数据将供应商与用户建立联系,从而实现生产和销售的有机统一。
  四、结束语
  大数据给电商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电商企业需要刻苦研究、借鉴经验、学习优点,不仅发挥原有电商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异之处,还要进一步提高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新自身管理模式,推动电商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饶祎平.电商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试探索[J].科技资讯,2019.
  [2]王少卓.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商企业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8,(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1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