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一带一路”的跨境电商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跨境电商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现状,尽可能的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跨境物流滞后、品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从政策及管理层面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和规范,完善和优化跨境电子支付、结汇等服务支撑体系,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电商企业 管理模式
  对外贸易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外贸进出口模式已经不能全方位满足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电子商务开始逐步渗入到国际贸易各个环节中,而跨境电商这一在全球迅猛发展的新兴事物,作为外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拉动外贸发展的新引擎,通过互联网和对外贸易的相互渗透及有机融合,以高效、开放、便捷和低门槛的独有优势受到我国进出口企业及消费者的青睐。
  一、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现状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增长,占货物进出口总额[HJ2.6mm]比例逐年增加。2014年以来,受世界经济低迷、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我[JP3]国商品进出口总值逐年下降,但跨境电子商务则逆势快速增长。2015和2016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值分别降低68%、11%,跨境电子商务总额分别增长30%、25%。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商品进出口总值的比例逐年上升,2016年底达到267%,总额为65万亿元。2017年上半年,跨境电子商务总额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307%,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为2739%。其中,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275万亿元,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8624亿元(包括:进口B2B、进口B2C、进口C2C)。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预计海淘用户规模将达到7400万人次。
  跨境电商行业因涉及国家多个部门的业务范畴,除国务院和海关总署外,商务部、质检总局、外汇管理局等政府主管部门也纷纷出台或参与出台相关跨境电商政策,涉及的国家相关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中央网信办、密码局等17个部门。
  二、跨境电商企业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对平台、物流、支付、通关等环节提出了新的需求,“便利、快速、联动”成为关注的重点。管理体系完善是解决跨境电子商务通关便利化的焦點,但当前监管和通关仍落后于跨境电商发展的需要,口岸单一窗口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据统计,目前我国政府参与跨境电商管理的部门有16个之多,彼此各建数据库与监测系统,监管体系间缺乏沟通,管理分散;涉及到海关、国检、国税、外管局等,存在多政府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情况,企业无所适从。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通关效率低,运作成本相对较高。标准规范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市场秩序处于混乱状态。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
  跨境电商是商业模式的变革,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对我国传统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在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和收付汇等方面仍然沿用传统贸易方式的法律法规,无法满足跨境电商的需要。跨境电商信用评价体系缺失,诸如在通关方面的法律条文规定不规范,交易环节操作普遍缺乏合同文本、购物凭证或服务单据,这很容易引发纠纷问题。而一些法律条文又没能与发达国家接轨,往往导致监管难度加大。从当前跨境电商的法律问题看,最突出的仍然是涉及商品质量的监督和维权问题,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往往导致跨境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一些网络欺诈、假冒伪劣的交易行为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跨境消费权益,严重影响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声誉。
  (三)跨境物流滞后
  对于跨境电商发展来说,物流是保证商品在全球市场自由流通的前提。目前我国的跨境物流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成本高。我国物流成本一直占GDP总量的15%以上,相比于发达国家的10%以下,这个数据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成为跨境交易面临的最大“瓶颈”问题。其次,跨境物流系统不发达,没有形成完善的电商物流供应链体系。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用户流等整个供应链体系中,跨境物流处于核心环节,但现实是物流并没有融入到整个体系之中,甚至与其他环节是割裂的。目前,我国跨境物流多以第三方物流模式为主,528%的商户要依赖于国外的物流分配中心,零售商品的物流多以小包业务靠邮政渠道和依赖国际上的快递公司来实现。这些公司占据了70%的国际快递市场份额。国际物流业正向着信息化、综合型和一体化方向发展,但我国物流业目前却存在着成本高,效率低及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四)跨境电商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不强
  2014年以来,跨境电商进入30时代。在这个时期,虽然网络渠道和网络营销推广依然重要,但结合传统资源,从柔性供应链和多渠道运营状况看,品牌国际化战略深入到跨境电商各系统中已是必然趋势,实施品牌战略将成为跨境电商的新起点。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在市场、体制方面的不断成熟与完善,红利期“卖什么都赚钱”的时代不会再现。未来跨境电商的发展,只有品牌与服务才是王道,归根结底未来的跨境电商竞争仍然是品牌之争。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虽然积极参与跨境国际分工,但仍然处于分工中的下端,产品品牌认知度低,无品牌资质,又找不到品牌授权,这已经成为我国跨境电商中小卖家普遍面临的难题。
  三、创新建议
  (一)从政策及管理层面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和规范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在跨境电商发展方面政府政策支持的最好注脚。强调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和监管体系建设,鼓励企业间贸易尽快实现全程在线交易,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企业积极走出去,明确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发展目标,特别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品牌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并通过强化海关、检验检疫监管、进出口税收政策、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管理、财政金融支持等配套措施实现跨境电商政策支持的一体化管理,这些政策的出台十分利好跨境电商的发展。   在做好政策积极扶持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做好监管工作。在跨境电商监管中,首先,要强化规范制约作用。在经营主体准入、商品准入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相应规则和措施,促使跨境电商健康发展。其次,是针对各参与经济体特点进行分类监管。对于自营类电商、平台类电商及境外网站应针对其特点,采取更科学的分类监管模式。
  (二)完善和优化跨境电子支付、结汇等服务支撑体系
  跨境电商支付是重要的環节,但一直以来存在着支付国际化程度较低、跨境结算服务能力较弱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应鼓励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支付服务,从政策、人才、基础建设方面提供支持,发展跨境电子收付汇和结售汇业务。政策方面,应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支付、清算、结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当然,跨境电商市场面临着电子支付风险的问题。从制度上,应借鉴欧美关于电子支付的一些法律法规的成功做法,同时结合我国电子支付的服务实践,制定相应法律,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尽量简化管理环节,便利跨境贸易。
  (三)提升质量、打造品牌,更好拓展跨境电商业务
  企业要做大做强,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商品品质和走品牌道路。企业应在战略管理上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中国品牌国际化,积极融入跨境电商的全球产业体系之中。当前跨境电商商品的品牌认知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虽然为其跨国贸易提供了更低的门槛、更少交易环节以及更低交易成本,但要寻找到更好的市场机会,必须调整传统经营模式,走产品品牌化之路,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追求产品多样性赢得消费者的信赖。除自我提升外,企业还要积极借助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加快打造跨境线上品牌,比拼服务和商品质量,鼓励跨境网络零售平台向国际一流服务商看齐,提升品牌形象,增强竞争优势。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体系
  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特点,也是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优势。跨境电商要符合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的需要,就必须适应国际物流体系的效率、服务到位的质量要求,加快对传统物流在理念、管理模式上的改造,整合物流资源,形成规模效益。首先,政府在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上应积极有为,全局规划、统筹部署,完善物流基础体系建设,并通过税收、资金等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物流企业,支持其做大做强。其次,企业应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物流资源,通过建海外仓储基地、边境仓、集货物流、自贸区或保税区物流、国际物流专线等方式,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再次,还应提高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协同水平,通过提高自身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在战略、资源、供应链等多个方面实现更好地融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流通效率。
  四、结语
  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现状研究,从中分析跨境电商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把握好“一带一路”便利政策,优化跨境电商的管理模式,全方位推进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Guy H Gessner,Coral R Snodgrass Designing e-commerce cross-bord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 enterprises incorporating Canadian and US trade incentive programs[J].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 Management,2015,16(01).
  [2]Ziliang Deng,Zeyu WangEarly-mover advantages at cross-border business-to-business e-commerce portal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12).
  [3]Reinhard SteennotRules of jurisdiction and conflict rules relating to online cross-border contracts concerning touristic services provided to consumers[J].Computer Law &Security Review: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Law and Practice,2016,32(03).
  [4]Ewout KeuleersFrom Gambelli to Placanica to a European framework for remote gaming[J].Computer Law and Security Review: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Practice,2005,210(05).
  [5]Wendolyne Nava González,Jorge Antonio Breceda PérezMéxico en el contexto internacional de solución de controversias en línea de comercio electrónico[J].Anuario Mexicano de Derecho Internacional,2015,15(01).
  [6]Zheng TangAn effective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nsumer contracts[J].Computer Law and Security Review: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Practice,2006,23(01).
  [7]Harry GrubertSource Rules,Trade and Income Taxes,and Electronic Commerce: Designing Rules for the Taxation of Cross-Border Income[J].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2003,33(02).
  [8]Alois Paulin,Tatjana WelzerA universal system for fair non-repudiable certified e-mail without a trusted third party[J].Computers &Security,2013,32(01).
  (闫永军,南昌理工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90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