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河南省乡村旅游现状及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迅速发展起来,依托农村优美的环境资源和传统的乡村文化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城市居民被休闲旅游和农业体验所吸引。以河南省为例,从乡村旅游的特点和分类出发,分析河南省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提出合理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河南省;乡村旅游;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6-0157-03
  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下,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居民渴望逃离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乡村旅游便顺势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成为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河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立足于城市发展的新形势,研究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相关概述
  (一)乡村旅游
  在国内,有很多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何景明先生和李立华先生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发生在乡村地区;其次,乡村作为主要的旅游区,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西班牙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是农民为游客提供住宿、休闲和餐饮的一种旅游形式,可以让游客在农田、农场或者牧场等农村环境中享受各种休闲参与活动。以色列和美国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时城市居民离开城市到农村进行休闲旅游的一系列活动。英国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是一个多方面的旅游活动,不仅包括各种农村生活经历和参观学习农村传统文化,还包括了解农村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一些旅游形式。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研究了乡村旅游的内涵,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现对本文中乡村旅游的定义进行总结:乡村旅游以近郊或者远郊乡村为主导因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户,以传统乡村环境、生产生活为主要游赏景点,以乡村特色村镇为旅游特色,集观光休闲、参与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形式。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1.乡村性。与现代城市景观和农业景观不同,乡村旅游的景区建设点要么围绕城市建设,要么在原有乡村基础上进行改造,其经营主体多为原乡居民,所以乡村旅游具有比较原始比较淳朴的乡村特色。乡村旅游给游客的是一种回归自然体验淳朴的感觉,无论是天然景区、人文风情还是独特的农家菜,都是城市所欠缺的特色。
  2.参与性。与单纯的观光购物型城市旅游不同,乡村旅游最大的特色就是吸引游客亲自参与,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到淳朴自然的乡村景观,还可以直接参加当地的农业劳动,如耕地种菜、农作物秋收、果蔬采摘等。在一些民俗风情、农村文化艺术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传统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当地的民俗风情,体验独特的乡村文化,这充分体现乡村旅游具有较强的参与性特征。
  3.差异性。由于地处不同的地域范围,以及季节变化的不同,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的地域范围和不同的人文风俗影响着的乡村,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观、气候温度和自然风情。例如,不同民族集聚区域之间的文化不同,使得城市亲自体验到与城市旅游和景区旅游不同的感受。当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天气影响下,乡村旅游中农耕和秋收体验,更能让游客有与众不同的体验。
  4.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随着城市扩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逐渐向往淳朴自然景观和朴实的乡村生活。因此,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放松精神和体验悠闲的优先选择。
  乡村旅游以自然的乡村景观和淳朴的民俗风情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资源,对城市旅游者,以及相同区域的农村其他地区有不同类型的吸引力,所以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城市居民和不同地域的游客。
  二、乡村旅游的分类
  (一)根据空间分布分类
  1.城市郊区型。城市郊区乡村旅游主要依托大中型城市,在周末或者节假日吸引城市居民进行短途休闲旅游,或者带孩子进行“亲子一日游”。随着乡村振兴的理念逐渐深入,城市周边的乡村及时得到了最早的发展机遇,随着土地整合和道路修设,发展速度迅猛,不仅接收了现代文明的发展,也保留了乡村最传统的民俗风情和最自然的田园风光。此外,由于城郊区离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短途的回归淳樸享受自然风情的休闲需求。
  2.景区环绕型。环绕在风景名胜区的乡村旅游大部分是依赖与景区,主要是景区的游客为客源,还有路过景区的短途游客。我们国家的大部分风景名胜区都在乡村边缘,有些村镇就是景区的一部分或者相邻很近,这些地区也就成了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和发展比较成熟的村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较好。
  3.偏远区域型。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和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引领下,偏远地区乡村旅游近些年陆陆续续发展起来,晚于其他类型的乡村旅游。偏远区域大部分是山村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这些地方保留着传统的民俗风情、自然的农耕景观和淳朴的农业文化。正是有这些资源作为支撑,形成了农业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的独特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域,吸引了长期居住在城市的游客。
  (二)根据乡村旅游的内容分类
  1.休闲度假型。城市居民选择乡村旅游,目的是在休闲度假过程中享受淳朴自然的民俗风情,参与体验农耕、播种、施肥和秋收等各种农作物生产过程,观赏各种奇花异草的别样情趣,欣赏会发光的虫鱼植物的独特乐趣,参观学习不同年代不同建筑风格的历史文物和古迹。
  2.参与体验型。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让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能近距离沟通交流,举行乡村所特有的民俗风情庆典活动,以及传统的节日表演传统娱乐项目,让城市居民能亲自体验乡村的传统习俗,进一步了解乡村的生活。还可以开展一些春耕秋收活动,以城市中青少年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机会亲自参与,深化对农民农村情况和农业生产的了解。   3.农业产品型。乡村旅游不仅包括优美的自然风光、传统的民风风情,并且农业文化又是一种不同于景观民生的乡村旅游资源。同时,农业文化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丰富和发展,是自然环境建设的传承和延续,是传统历史文化的丰富,是开发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在城市居民休闲游赏过程中,农民以特色农产品的形式提供给游客,让游客直接体验消费,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新型手段。
  三、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善。目前来说,河南省乡村旅游主要发展在城市的近郊和远郊地区,以及风景名胜区周边区域,在服务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不管是靠近城市中心区还是依靠风景名胜区的乡村旅游区域,都只是注重经济收益或者是作为城市中心区和景区的附属产品,基础设施和环境营造都没有完善。在公共服务和公共卫生方面,大部分采用的是家庭式民宿的服务标准,消防设计和卫生条件不达标,只是在价格上稍微便宜,安全卫生都没有很好的保障,某种程度会影响城市居民的体验感。
  第二,对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河南省乡村旅游起步晚,发展比较缓慢。从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节奏来看,大部分的乡村旅游仅仅停留在表层,只是生搬硬套地在住宿和餐饮的低水平进行服务,旅游项目毫无特色,基本不注重提升农村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建设,不从当地的特色景观资源优势进行挖掘,不考虑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农业文化的优势,整体缺乏地域特色和农业文化内涵。
  第三,农产品单一,特色开发不够,品牌意识不强。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较晚,目前存在的共同性问题是产品类型单一,没有地域特色,没有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主要以家庭式民宿休闲和农家乐为主,缺少创新性设计和文化层次的挖掘。这种乡村旅游形象不能让城市游客有深度体验和特色性体验,也影响着乡村旅游的特色吸引力和游客的回访率。同时,乡村旅游中农户的营销意识和营销手段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售后服务不尽人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乡村旅游自身的发展。
  第四,市场运作不完善,经济效益不够。河南省地域跨度较大,地域性比较明显,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和乡村旅游业态。但在各地,目前的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过于相似,大部分都是采摘、农耕参与,没有新意。某些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不考虑自身特色和地域特点,照搬其他地区发展模式,没有真正结合自身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未能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有时,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破坏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物古迹,也会导致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停滞或者下降。
  四、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首先需要科学的指导和统一规划,其次需要政府和村镇的共同协调经营,以实现自然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任何忽视科学规划的乡村旅旅游盲目发展,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阻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规划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定要在政策的指导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利用生态资源,顺应市场规律,避免急于追求经济利益的盲目发展。
  第二,传承历史,科学合理追求效益。目前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有专家学者认为,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对当地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有一定的破坏性。但实际案例表明,在乡村旅游开发以前,很多乡村有比较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值得保护的文物古迹,破败不堪无人管理,未能体现其价值;正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为这些傳统文化和文物古迹带来了宣传性和保护性措施,通过提高当地居民的专业认识,开发中进行完善的修复保护,让这些传统文化和文物古迹延续下来,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第三,政府主导,政府引导市场稳步发展。早期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发展,政府及相关专家没有给予科学的指导,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缓慢,形式单一。国内外很多案例和研究表明,没有政府的指导,乡村旅游在发展初期很容易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对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造成过度破坏,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引导市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模式,公平竞争,营造健康合理的发展秩序。
  第四,完善管理,平衡经济效益。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有很多开发模式,比如政府对道路进行维修,企业对房屋进行改造,村部进行基础设施营造,农户进行经营,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几家投资者利益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是利益均衡的重要力量。首先,乡村旅游开发之前,政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如道路、垃圾处理和雨污排泄等建设,然后进行充分调研做好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在市场上引导下,多方位进行旅游开发,避免相同地区出现相同的旅游项目,重复开发影响经济收入。其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监管体制,政府、市场和经营者互相监督,能建立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乡村旅游市场环境。
  第五,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在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总体落后的状态。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中,政府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完善监管制度,避免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已经建好的基础设施,要注意完善监管制度,保证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提供最大的服务价值。
  “基础是生态,内涵是文化,关键在服务。”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要务,要在服务下功夫,政府要对服务者进行综合培训,如餐饮卫生、住宿安全和接待礼仪等,还要对各项质量和安全进行指导监督,将乡村旅游的有关从业人员培养成有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五、结语
  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非常迅速,不同区域的乡村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各种类型资源的特点,都研究出具有地域特性的发展道路,并在国家提倡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文化旅游是乡村旅游的的热点类型,依赖现代观光农业、自然环境、历史古迹和传统地域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一些意见和措施,通过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效益互动、完善产业体系、重构生活空间,进而实现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宁泽群.农业产业转型与乡村旅游发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
  [2]  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4).
  [3]  徐福英.山东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3).
  [4]  宋子千.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事物——旅游合作社[N].中国旅游报,2009-02.
  [5]  李祥林.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6]  王晓南.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3).
  [7]  马勇,赵蕾,梁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07,(2).
  [8]  范黎丽.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演进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9]  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15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