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寒冬论”背景下共享经济发展新方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共享经济诞生以来,其形式与规模都呈现出跳跃式发展。据报告显示,重要领域的共享行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引发了各界对共享经济行业的争议与质疑。文章从宏微观视角介绍了共享经济发展历程,对共享经济“寒冬”原因做出详细分析,从而探寻严峻形势下共享经济发展新方向,同时提出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共享经济;寒冬论;对策分析
   一、共享经济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2016年互联网迅速发展,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并获得了很多投资机构的青睐。共享经济应运而生,其商业运作本质是效率问题,盘活闲置资源,降低交易成本,为消费者和供应商创造额外价值。这种创新的浪潮动摇了传统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利润率。
   (一)共享经济发展阶段
   从发展趋势来看,共享经济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以ofo, Mobike为首的共享经济产业兴起萌芽阶段,因消费者的需求大且产品覆盖密度大和便捷程度高,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更容易让客户形成一种消费粘性,这种有需必应的自然和谐的商业生态关系让共享经济产业崭露头角。
   第二阶段为共享经济的快速成长期。共享经济的触角已经伸及市场的各个领域,这种商业模式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并借助高额资本快速扩张,市场迅速升温且融资规模也在一夕之间骤增,其变革的时间和速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第三阶段为共享经济的过度饱和乃至泛滥阶段,由于过度的商业模式裂变使整个行业迅速趋于饱和,各种共享产品层出不穷,共享产品从稀缺走向丰富再走向过剩,市场热度逐渐趋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很难再有质的飞跃。高投入的成本难以回收造成资金链中断,陷入尴尬的境地。
   第四阶段为共享经济的泡沫破裂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多家投身共享经济的企业相继宣告倒闭破产。艾媒网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倒闭或宣告终止服务企业中,排名前列的分别是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以及共享衣橱。盈利遥遥无期,热潮退却,既已“寒冬”,徒留一地鸡毛。
   (二)共享经济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共享经济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相关研究文献多以探究其商业模式、发展前景为主。大部分学者主要研究影响共享经济的风险因素。赵栓文等(2019)从外部环境(政治、经济市场、社会道德、技术研发)和内部风险(营运、战略、财务),使用风险矩阵量化评分的方法,归纳出经济、营运及战略风险是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董希淼(2019)提出经营不规范、押金管理不透明等问题。吴杰(2018)对共享经济风险管理和信用机制建设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法规制度缺失和监管缺位、信用缺失、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和信用信息共享存在壁垒,存在虚假信息和信息泄露风险是共享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理论与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本文深化共享经济与宏观环境的分析,基于共享经济发展阶段潜在威胁的讨论,从宏观视角剖析资本层面、社会层面、需求层面共享经济面临“寒冬”原因,对研究共享经济新方向做出重要补充。2. 针对共享经济现存问题现象,提出政府引导该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有助于启发创业者理性思考当前共享经济创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
   二、共享经济面临“寒冬”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资本层面
   共享经济虚拟泡沫与资本家为了超额利润铤而走险有关。共享经济初始发展时,对项目盈利的评估还未到位,资本的逐利性促使投资方紧跟市场趋势,导致资本快速膨脹,速度超出共享经济发展速度。同时资本流入的轮次间隔时间极短,金额数量超过其当时业务能力,共享经济凭借着资本的大量流入营造出一种繁荣发展的假象。在假象迷惑众人之时,共享经济变成了一种烧钱大战。
   这种烧钱大战使得共享经济变成资本的无底洞,其发展注定是不会长久的。共享模式已不再受到资本的青睐,融资规模和速度大不如前。没有了资本的支撑,共享经济失去了发展的血液,整个行业尽显疲态。
   (二)企业层面
   1. 企业利用价格策略不正当竞争
   尚不成熟的企业为了迅速占据市场,在资本的支持下玩起了价格战。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费者,但也使共享模式摇摆在市场当中。无法否认的是,价格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抢占市场,但这出现在盈利模式尚未完善的共享市场中,还为时尚早。
   2. 部分企业决策者失职
   “共享”是建立在经营者与消费者互相信任的情况下。然而,在资本不断“捧高”共享企业后,部分企业的决策者开始失去本心。资本的增加麻木了决策者,在无法保证产品品质的情况下,便开始扩大规模,为将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个人层面
   消费者-企业双向失信。第一,共享企业自身弊病百出,连锁反应不可避免发生。消费者接连遭遇押金无法退还的问题,权益得不到保护。一系列问题导致消费者大量退出,企业收入来源大规模缩减。第二,部分消费者素质低下,故意损坏产品或者将产品挪为己用,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产品维护费用。加之用户企业间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使共享企业不堪重负。双向的失信使得共享经济不断遭受打击,每况愈下。反映了共享经济发展弊病:企业缺乏对消费者的监督,同时用户也无法监视企业运营。
   三、 共享经济发展新方向及具体对策
   在各个主体皆对其丧失信心、存在疑虑之时,政府应主动支持部分共享经济产业发展,重新整合共享经济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优化共享经济服务多元化发展。根据文献综述以及实际情况,在无力依托于社会以及企业做出新改变的情况下,提出关于政府引导共享经济走出“寒冬”的新对策。
   政府外包或自主经营:对于利润微小,却有较大正外部性的共享经济行业,政府可以将其外包给社会企业或自主经营。部分资本难以支持的、体量过于小的分享经济行业、劳务分享企业、空间分享企业合作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政府可以支持国有企业与共享经济企业展开合作,共同为社会提供某一种共享产品或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既能降低共享企业风险,也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加强市场监督,完善法律体系:2018年11月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共享住宿服务规范》,然而其他相关企业的法律文本却还处于空缺状态。法律上的奖惩还未完善,使得部分共享经济领域处于“灰色地带”。并且部分规章制度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在共享经济还在发展的阶段,不难理解法律因为缺少先例而无法完善。因此需要加强市场监督,规范共享企业经营;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共享市场发展;让共享经济多一层法律的束缚,以保证更多主体的权益。
   (一)政府特有的利用财政促进经济发展职能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中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直接融资规模同比下降23.2%,在这种严峻挑战下,如何迅速重建民众及市场对共享经济的信心和信任、充分发挥共享经济应有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政府作为重要经济主体,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时,能够依靠国家财政盘活共享经济市场,带动共享行业发展。
   (二)政府的威信力与号召力
   民众信任是影响共享经济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政府作为国家机关,在国民经济管控中深得民众信任。在政府主导下发展共享经济,能够显著降低其生存风险,势必能使该行业重新获得信任。
   (三)政府完善国民信用体系
   信用问题常常存在于供求双方,供给方希望通过违信行为获得额外收入,而需求方倾向于违信逃避支出,但共享企业即共享平台难以构建起切实可行的模式对双方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政府作为社会信息的监控者,构建起具有普适性和借鉴意义的国民信用体系,有效避免不完全信息下的背德行为,保护双方权益。
   (四)政府对资本的约束力
   共享经济“寒冬论”的出现,与其背后的资本历程休戚相关。过于迅速的扩张使新型共享经济行业严重缺乏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用户培育等方面的升级与完善,最终呈现出“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体征而变得不堪一击。政府的介入能形成对资本行为的约束,抑制资本天性,寻求双方协同,从而使共享企业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正常发展,最终创造共享经济良性循环。
   推动发展共享经济对我国意义重大:在国家层面,共享经济发展能够推动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带动服务业更快增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社会层面,共享经济能够推动消费方式转变,通过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拉动就业,以低价优质的商品服务促进消费。个人层面,共享经济的发展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金砖国家数字经济研究中心.金砖国家数字研究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7(09).
   [2]项子颖,赵黎明.共享经济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7).
   [3] 张禄学.共享经济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区域与城市经济,2019(06).
   [4]戴穩胜.“共享神话”的困境与再造:共享经济背后的资本与政府[J].国家治理,2018(34).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蒋茵为通讯作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29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