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皖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由于区域及历史原因,皖北地区产业发展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随着支持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及省级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皖北地区应抓住创新驱动战略契机,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产业发展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皖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皖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SKY2001ZD)
   中图分类号:F1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2月4日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是世界各国依托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结果,是各国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举措,旨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皖北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研究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内涵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重大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均实施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举措。全面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实现经济振兴,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对比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外溢性强等特征,对传统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可以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由于有高新技术支持,产品体现出集成创新和技术突破,市场竞争力强。基于以上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各国的重大战略性抉择。根据国家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精神,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在重大科技突破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可以界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及测度指标的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体系是个复杂系统,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由于新兴产业发展采用的新技术具有累积性,产业转型发展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可从不同维度理解,涵盖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等各个方面。技术创新更多地体现在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应用,属于技术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在全球化背景下,组织架构创新的关键是产业链网络化格局建立,形成利益共享的合作共赢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管理创新,需要通过计划、控制、反馈等手段,集成信息化引领的各类生产要素。根据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投入及产出、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设计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在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如下评价指标:研发及产品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保障能力、组织及管理创新能力等五个一级指标。
   二、皖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现状
   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导致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素一定程度上供给不足。需要分析目前皖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皖北地区实施赶超战略,促进发展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实现皖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长期形成的观念保守、竞争意识不强等经营理念落后的现实,使得皖北地区企业家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抢占新市场的思路和能力不足,这严重制约皖北地区企业创新的提高。尽管随着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皖北地区立足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数量和产值也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長。但是,目前皖北地区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规模体量不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原因主要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基于高新技术创新,在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具有技术突破。多年来形成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创新型人才缺乏、资金支持不够等约束,导致皖北地区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困难。
   (二)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系统较为复杂,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均需要给予大力支持。目前,皖北地区发展尚存在传统产业发展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选择,原有产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从政策导向、资金投入支持角度看,支持力度不大。人才和资金也是制约皖北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因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以满足其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与发达地区相比,皖北地区科研人才相对匮乏,研发人员数量和专利申请等核心创新指标,难以形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资金需求量较大。随着皖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财政实力有力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财政资金支持远远满足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因此,需要用好财政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建立健全信息产业创新风险分担机制。皖北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数量不多,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科技创新基础不够扎实,科技及企业融合不强,创新动力不足。
   三、皖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国家和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在中部崛起、皖北地区崛起及长江经济带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导下,皖北地区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抢占产业发展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皖北地区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足,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国家层面要通过财税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革,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新经济业态发展。企业要不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与科研机构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形成高效的技术转化机制。依托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专业扩散的耦合,培育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地。充分发挥技术联盟、技术信息、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密切联系现代物流业、大数据产业、智能服务业等新兴经济业态,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增加。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属于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强合作,需要整合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协同创新,形成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力。因此,构建高效配置、创新协同、反应及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二)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如何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模式中选择需要慎重考量。皖北地区本来科技创新能力就弱,创新能力和水平落后,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原始创新难度较大。建议皖北地区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为皖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条件。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结合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在皖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统筹行业发展实际,避免同质化发展和重复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共同合作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兼顾了政府扶持和市场自发的优势,有利于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简化审批程序,集聚各类创新发展要素,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政府要完善组织领导和利益协同机制,加强对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考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运營环境;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构建多元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体系。通过政府协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不断实现区域新兴产业联合创新发展模式。
   (三)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在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指引下,皖北地区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布局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以视为集成创新,需要布局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着力推动本地区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链和创新链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平台。政府不能干预新兴产业发展,但可以在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方面给予大力扶植。政府优化产业政策,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平台。引导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的投入创新平台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聚集科技孵化器、知识产业运营等科技服务,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建设要遵循开放和和合作精神,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形成多元化,不断加大国家和省市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平台建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
   (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关键。目前,皖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加快技术的转移扩散速度和质量。为此,要综合考虑国内外需求、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居民消费水平等多种因素,制定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格局。在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指引下,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建设一批符合皖北地区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技术、项目、人才和资金,形成创新能力突出、要素聚集、配套齐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升皖北地区产业竞争力。皖北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培育过程中,要做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坚持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此外,还有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当务之急是完善适应皖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技术转让等服务体系,构建有利于研发创新能力的技术支持平台,鼓励高新技术孵化器建设。整合产业集群信息平台,加强产业集群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企业、政府及民间研发机构等的协同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营商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鸿,吕璇.经济新常态下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探索[J].科学管理研究,2018(8).
  [2]刘晖,刘轶芳,乔晗,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9).
  [3]董岗,傅铅生.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4(5).
  [4]施卓宏,朱海玲.基于钻石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4(10).
  [5]杨芳,易静华,赵功强.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J].中国科业,2013(2).
  [6]王文霞.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29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