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居民金融素养调查结果定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 2018年乐山市居民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现探究了乐山市不同群体的金融素养现状,定性分析了居民的金融素养差异,其中调查结果定性分析包括居民行为分析;居民金融知识水平分析;金融技能分析;态度分析等,并提出进一步提升居民金融素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1-0114-04
一、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居民的金融素养是影响一国经济、金融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将其定义为居民对金融概念和风险的认知、理解以及应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在不断的丰富,居民面对的金融环境也随之复杂,居民拥有良好的金融素养水平,有利于做出适当正确的金融决策,在提高自身金融福利的同时,降低社会整体的金融风险。
现有的研究都为金融素养的重要性予以证明,金融素养水平与各种个人或家庭金融行为产出是正相关的。Campbell(2006)、Stango等(2009)、Huston等(2012)、尹志超等(2014)、曾志耕等(2015)、吴卫星等(2018)大量中外学者的研究都支持相似或相同的结论,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个人或家庭金融行为决策的优化、降低金融行为决策的盲目性、降低金融风险。基于基本一致的认知,对影响金融素养的因素做出分析以及研究,如何提高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就成为一个合乎逻辑的研究方向了。罗靳雯和澎湃(2016)、廖理和张金宝(2011)、吴卫星等(2010)国内学者以相关数据库为依托,对国内居民金融素养水平的研究证明,虽然这个研究方向的结论存在差异,但共识仍是存在的,性别、年龄、收入、教育背景等个体差异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实证研究离不开相关数据的支持,国内层面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依赖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研究中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CHFS)”数据库,进行全国层面的研究,如俞梦巧和董致臻(2017)。另一类是针对区域的调查研究,比如王宇熹和范洁(2015)对上海市的调查研究。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也发布了《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报告》。
金融素养影响因子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决定,需要做更细化的区域调查研究,现研究意義就在于通过对乐山市次级区域的调查,更为细致的刻画乐山市的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可以更精确的为乐山市居民金融消费者进行画像。
二、调查样本结构
课题小组于2018年12月,在乐山市内开展居民金融素养问卷调查,根据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线上线下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56份。样本基本涵盖了不同年龄阶段、学历层次和家庭收入的居民。样本基本信息的综合描述见表1。
三、调查结果定性分析
(一)居民行为分析
表2给出了此次调查的居民相关金融行为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自己未来养老支出有一定的计划,大部分居民在选择投资时,基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较为合理,对金融纠纷的投诉途径有一定的了解。
居民养老支出来源呈现多元化态势,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选择最多的三项为依靠“养老保险”(43.2%)、依靠“退休金”(21.7%)和“日常固定规划盒储蓄”(11.2%)。在投资的风险偏好中,选择最多的是“略高风险或略高回报项目”(56.8%),只有占比很少的一部分能够接受高风险、高收益(4.4%),大部分居民还是会选择风险偏低或保本型的投资。居民在申请贷款前衡量的因素中,有接近半数的居民未申请过贷款(45.2%),申请过贷款的居民中,会认真比较不同银行贷款产品的比例最高(31.6%),没有进行比对的占比14.3%,少部分居民是在同家银行比对不同类型的产品(9%)。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首先,居民们最关心“是否为保本产品”(41.80%),这点与上面的风险偏好相呼应,在做理财时,不愿意去承受更多的风险来获得高收益。其次,“要看清产品是银行自发还是代销”(39.00%),银行代销产品相对于银行自发的,可能会使投资者承担预期之外的收益风险。最后,“募集资金的投资方向”(19.20%)这一部分居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经济动向,能够较为准确的掌握投资趋势。
当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发生纠纷时(见图1),调查结果显示有25.20%的居民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行投诉,24.50%的居民利用“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投诉,有22.80%的居民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11.50%向当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9.70%的居民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3.1%的居民向家人和朋友求助,另有3.2%的消费者不知如何投诉。
(二)居民金融知识水平分析
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见表3)。居民对银行卡和价格指数以及金融时讯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了解程度高于对投资的了解程度,远高于对储蓄的了解。平均正确率仅35.9%,居民金融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关于储蓄知识的调查包括两个问题。当问到目前我国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为多少时,只有13.6%的居民选择正确。另外一个问题,一笔价值为10 000元的存款为期两年,利率10%,利息按复利每年支付一次,该笔存款到期时为多少?有14.5%的居民选择正确。投资知识调查包括两个问题。当让消费者从银行存款、理财产品、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人寿保险和期货中选择风险最大的投资产品时,调查结果有25.4%的居民回答正确,选择了“期货”。当问到居民“股市市盈率是越高越好吗”时,只有28.9%的人选择正确。
当询问消费者是否知道信用卡、借记卡和储值卡的区别时,66.2%的消费者知道两者的区别。当问到“如果您工资上涨了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70上升到77,您认为您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吗?”,有53.7%的居民选择正确,选择了“没有提高”。当问到居民对最近的几个大事件(资管新政、结构性存款、存款保险制度、深港通、人民币国际化)的了解时,了解其中一个及以上的居民占到了49.1%。 (三)金融技能分析
居民在金融产品决策时注重的还是保本,在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时,主要是靠自己,对假币也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见表4)。首先,居民在选择金融产品时考虑最多的还是产品的保本性(17.70%),其次是手续费的高低(15.90%)、产品的收益率(14.10%),金融产品期限与收益率相差很近(14.80%),再次是产品种类(11.50%),购买产品时的服务质量(10.60%)和企业知名度(10.30%)。最后,另有5.10%的居民有其他的原因。当询问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主要依靠的途径时,47.8%的居民主要根据自己的金融知识和所获得的信息独立选择,11%依赖银行员工的推介,9.2%来自朋友或亲戚的推荐,少部分居民依靠非银行销售人员的推介(3.5%),和所在工作单位的推荐(2.9%),还有25.7%的居民无金融产品或服务购买经历。
当询问居民如何辨别2005版100元纸币真伪时,调查结果有 26.70%的消费者选择了“凹凸图文和手感线”,22.10%的消费者选择了“水印”,15.30% 的消费者选择了“安全线”,14.30%的消费者选择了“隐形面额数字”,12.40%的消费者选择了“光变油墨面额数字”,还有9.30%的消费者不知道如何辨别。
(四)态度分析
当询问消费者对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的重要性时(见表5),34.90%的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普及“非常重要”,40.8%的居民认为“重要”,有16.9%的居民认为“一般重要”,另有7.4%的居民认为“不重要”或者“无所谓”。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同意在银行A的不良信用记录,不会对从银行B申请贷款产生负面影响时,调查结果显示,有42.3%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不同意”。
当询问居民哪种方式最能有效地帮助其了解所需要的金融知识时(图2),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通过金融机构网点发放宣传资料”“通过互联网” “通过电视宣传”“通过短信、微信等手机信息”和“通过报刊、杂志宣传”,选择上述方式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20.20%、20.20%、13.10%、10.00%和9.60%。
四、结论
从目前得到的乐山市样本数据中可知,乐山市居民整体的金融能力不高,人们已经对常识性的金融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新型金融知识是现阶段居民最需要的,所以可以就金融技能、行为方面向居民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教育。鉴于金融扫盲的重要性,金融宣传必须改变做法,将金融知识的传播与金融技能的发展结合起来,不仅使消费者了解金融知识和概念,还能在了解的基础上实际运用。要重视金融素养的弱势群体,低学历者、老年人、低收入人群都是宣传的重点对象,还要重视不同群体居民的消费诉求,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行宣传。要将金融教育的落实放在战略性高度来看待,才能扭转金融知识在居民心中分量过轻的现实情况,只有进一步落实金融教育在地区的开展,而非将其看作是一项短暂的、间断性的工作,才能在未来出现更多具备高水平金融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Campbell J Y. Household Finance[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6(4):1553-1604.
[2] Huston S J , Finke M S,Smith H.A financial sophistication proxy for the 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J].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12(13):1275-1278.
[3] Stango V, Zinman J. Exponential Growth Bias and Household Finance[J]. Journal of Finance, 2009(6):2807-2849.
[4] 曾志耕,何 青,吳 雨,等. 金融知识与家庭投资组合多样性[J].经济学家,2015(6):86-94.
[5] 廖 理,张金宝.城市家庭的经济条件、理财意识和投资借贷行为——来自全国24个城市的消费金融调查[J].经济研究,2011(s1):17-29.
[6] 罗靳雯,彭 湃.教育水平、认知能力和金融投资收益——来自CHFS的证据[J].教育与经济,2016(6):77-85.
[7] 王宇熹,范 洁.消费者金融素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地区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3):70-75.
[8] 吴卫星,易尽然,郑建明.中国居民家庭投资结构:基于生命周期、财富和住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s1):72-82.
[9] 尹志超,宋全云,吴 雨.金融知识、投资经验与家庭资产选择[J].经济研究,2014(4):62-75.
[10] 俞梦巧,董致臻.收入、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基于CHFS(2011)的经验证据[J].特区经济,2017(12):109-111.
[责任编辑:王功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0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