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当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属于确保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行政管理工作的范围以及方向。为了更好地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本文简要探讨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2-0090-02
   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也在对应的发展,但整体而言还是有着不少问题与不足,比较典型的不足就是财务管理问题,导致工商行政管理的资金存在流转率低的情况,严重的还会阻碍工商部门的正常运作。所以,研究工商行政管理的财务管理具有现实价值。
   一、工商行政管理中财务管理的特征
   首先,对于财务管理的技术要求较高。在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的改革对于部门的领导、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工作能力、管理技术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1]从资金层面上来看,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统一、共享以及实时性,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许多的新要求,例如电算化,此时会涉及许多的新财务软件,工作的专业性更加突出;其次,财务管理更加复杂。伴随着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以及国库集中性支付、采购等措施的落实,行政事业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2]会计核算期间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这也促使工商行政部门的内部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要求更高,所有过程都要求财务管理提供的财务信息更加准确、简捷,规避财务信息的误差风险,提高财务信息应用价值。
   二、工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缺陷
   目前的财务管理工作,其主要是为工商部门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可以更好的从工商部门行政管理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决策结果更符合工商部门的实际情况,从而保障工商部门的良性发展。[3]对于工商行政管理而言,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在于财务的分析、资金的管理以及风险的管控,财务方面主要是以业务财务的信息整合、分析以及应用为主,实现部门之间的紧密沟通。资金的管理属于工商部门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在不断地提高资金管理综合效益的同时,才可以更好地实现资金方面的持续性发展,更好地强化工商部门内部的资金运营效益。对此,借助合理的财务管理措施,可以更好地改善资金的流转效率,并实现综合效益的持续提升。
   在财务管理期间,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风险方面的防控,风险管理属于在市场环境有所变化的时候,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财务工作,并且通过相应的改进方式来对风险有所降低或者规避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但是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的每个环节之中都增强了竞争力的元素,但是在制度上并没有体现,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第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认知不明确,从而导致他们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之中缺少了必不可少的严肃性以及刚性;第二,部门财务管理工作本身缺少连贯性。部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虽然构建了关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或政策,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效益方面并不理想,制度本身不适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从整体层面上来看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脱节问题,照搬现象也比较普遍,从而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很难有效的满足工商部门的管理要求;第三,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差。有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虽然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但管理人员不要求部门执行,许多部门或工作人员也无视制度的存在,使会计控制度流为一种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形式。
   三、工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发展对策
   (一)强化财务管理综合意识
   加强财务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以及财务管理认知,在任何与资金相关的行为工作中都应当保持高度财务管理意识,为工商部门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5]另外,对于工商行政管理管理人员而言,需要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责任意识,督促财务工作人员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并以责任制的方式落实工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责任体系,对于财务风险或者是资金风险都需要做好责任人的追责,尽可能保障所有财务相关工作者都能够认真对待财务管理工作,认真分析财务管理工作期间的各种风险因素,同时定期围绕工商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现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整体质量。另外,在管理期间需要有意识的提高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需要针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清查,每年一次,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查明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在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的同时,需要及时构建完善的国有资产登记体系,并进一步提升资产的购置、转让以及应用等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高度重视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并以相关会计工作制度为核心,构建符合工商部门实际行政管理体系以及业务特征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一定要能够落实到实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这些管理制度一定要覆盖面,不仅仅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投资筹资等,还需要对于成本核算、税务筹划以及信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财务管理行为有所管理,从而保证所有的经济行为都在有效的管控之下,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制度体系方面加入激励的因素,通过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来执行激励,以确保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落实到实处。
   (三)改进财务管理新环境技术
   虽然近些年财务管理工作向着信息化方向持续发展,但是在具体的软件应用上主要还是核算型软件,其本身的监督核算作用相对较强,可决策与信息支持上的效果却并不尽人意。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以核算型软件为基础,不断开发管理性软件,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共享有效的数据,还能够切实把控好成本,减少软件的应用难度。    (四)提高财务人员软件应用能力
   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讲,其管理能力应不断提高,尤其应对财务工作人员在软件的应用能力上进行着重培养,从而能够保证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五)完善財务管理内部环境
   要持续性的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经济发展,就必须从评价激励方面提供相应的保障,从工商部门的内部保障控制体系合理控制。首先,需要从组织架构方面进行创新,明确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并根据组织架构形式围绕工商部门的行政管理成果以及控制效果做出综合性的分析判断。按照岗位之间的相互分离以及相互制衡的基础性原则,构建一个协调性运转、相互之间有效控制以及权责明确的基础性工作模式。保障工商部门的持续性发展过程中有良好的内部会计管理体系进行维持。其次,需要及时明确管理的科学性、权责分明的重要性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效性,根据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构建,保障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合理落实。在此,需要做好相关考核以及奖励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按照不同的会计管理工作效益做好相应的奖励,奖励应当以物质奖励为主,根据违章违规行为或者是导致重大财务风险、资金损失的责任人则应当严格根据规定进行处理,以达到制度的有效执行。最后,还需要确保组织结构本身的合理性以及在工商部门内部应用的适应性,做好信息化的交流沟通,保障不同主管人员都能够承担相应的职责与任务,并根据环境的改变相应调整其组织架构。
   四、结语
   基于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怎样有效提升工商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对工商行政管理行政能力与市场经济发展等均有着较为突出的影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应积极解决结算效率低、信息数据应用水平不高与信息交易不够安全等问题,更好地促进工商行政管理的长远发展,持续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财务管理整体工作质量,持续优化财务管理的模式与方法,进而促进工商行政管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甲.基于绩效管理角度下工商行政管理会计考核体系的建构[J].商情,2017,13(6):182-183.
  [2] 吴霞春.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策略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31(24):311-312.
  [3] 姜伟军.“管家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4(15):31-32.
  [4] 张 腾.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7):274-275.
  [5] 覃月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山西农经,2019,242(2):164-165.
  [责任编辑:庞 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5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