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泸州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将泸州规划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在该背景下,对泸州集疏运基础、物流园区及物流企业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通道建设、加快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加快供应链金融创新、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泸州物流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物流枢纽;泸州;物流产业;泸州港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2-0055-02
   泸州凭借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已经发展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成为连接成渝经济区、南贵昆经济区的主要通道和四川省重要的水运物流通道及西南出海通道。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背景下,泸州物流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泸州物流产业现状
   (一)物流集疏运基础现状
   1.水运现状。泸州目前正在建设航运“一横二纵五港区”体系,打造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泸州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四川唯一),以国际集装箱码头为核心,目前已建成6个3000吨级直立框架式泊位,拥有公用型保税仓库和出口配送型出口监管仓库7 500平万米、堆场面积达100万平方米,进港专用铁路已建成通车并直通港口堆场。长江航道(泸州段)目前为三级航道,枯水期1 000吨级和丰水期3 000—5 000吨级船舶可自由进,航运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2.公路运输现状。泸州高速公路已实现县县通,形成“一环六射一横”高速路网格局,主动融入成都2小时经济圈、重庆1小时经济圈;目前正按照“一环八射一横”进行规划建设,推进“一横”(叙永至威信高速公路),“二射”( 泸州至永川高速公路、G8515南泸渝高速公路)的建设,力求进一步打通出川大通道。
   3.铁路运输现状。泸州目前只有隆纳铁路一条铁路干线,隆黄铁路北起内江隆昌,南到贵州省黄桶,全长497.4公里,该铁路是攀西到六盘水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
   4.航空运输现状。2018年9月,按照4D标准、4E级、军用三级机场标准规划建设的泸州云龙机场正式运营,达到4D级飞行区等级,可辐射川南并兼顾黔北、渝西、滇东,将打造成为四川乃至西部重要的区域干线机场,形成区域性国际航空中心。
   (二)物流园区现状
   目前泸州物流园区主要有君安物流园区、隆盛物流园区等;物流中心主要有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鑫茂快运物流中心、川滇黔物流港合江配送中心等。泸州物流园区以企业自建为主,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布局,园区运营以低端机械化操作为主,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低。
   (三)物流企业现状
   泸州市物流企业已达1005家,A级物流企业22家(4A级1家,3A级10家,2A级9家),宏图、君安等第三方物流企业收入超亿元,其他中小物流企业,以快递、运输、配送、仓储等为主。
   二、泸州物流产业存在问题
   (一)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泸州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运输通道发展滞后,“水公铁”衔接性较差。目前泸州集疏运体系不完善,长江泸州段航道屬国家三级航道,每年有近五个月时间3 000及以上吨级的大型船舶需减载后才能到达泸州港,严重限制了长江航运潜能的发挥,增加了船舶运营成本,延长了水运时间。
   在道路交通系统中,公路运输网络结构不合理,出川通道受限,泸州—云南高速和纳黔高速路段有待完善;铁路运输线路有限,铁路等级不高,导致目前泸州运输以公路为主,运输成本较高。
   (二)物流园区建设滞后
   泸州市现有物流园区以企业自用物流园区为主,如宏图、诚通、华储等物流园区;隆盛物流园区是唯一的平台型物流园区,主要服务于城市配送,仓储面积仅1.8万平方米,不能满足泸州物流市场需求。目前泸州缺少支撑港口发展的交通枢纽型物流园区,如临港物流园区;缺少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难以为制造企业提供有效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导致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性不强。各物流园区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低,规模化平台化运营的优势没有体现。
   (三)缺乏地方龙头物流企业
   泸州物流产业缺乏具有带动效应的本地龙头企业,导致市场资源无法有效整合,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泸州物流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国家A级物流企业仅占2%,其余皆处于低附加值的供应链末端,物流服务专业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物流网络辐射范围有限。随着自贸区相关政策规划落地,国际贸易更加频繁,但泸州符合4A级条件,能够从事国际贸易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物流企业只有一家。大型物流龙头企业的缺乏,极大限制了泸州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四)物流企业融资困难
   泸州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资金是困扰企业的焦点问题,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目前泸州融资模式较为单一,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审核条件严苛,中小物流企业的资质和条件不满足相关规定,导致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非常困难。
   (五)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出台的政策对物流业扶持力度不够,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各项优惠政策尽管存在,但却没有充分落到实处。第二,帮助外地物流企业解决投资等困难的力度不够。
   三、泸州物流产业发展对策
   (一)推进多式联运发展
   泸州市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泸州港的战略纽带作用,突出黄金水道功能,围绕长江水道强化通道建设,增强港口集疏运能力和与腹地区域互联互通能力,加快构建和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将泸州港打造成区域物流交通枢纽。    加快打造沿江运输大通道,推进东西交流,为沿江区域协作和互动发展提供支撑。协调完善港口布局,推进深化沿江港口合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增强港口对长江上游广大腹地的辐射、服务和带动能力。尽快启动推进长江航道泸州段二级航道整治,尽快研究启动赤水河、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加快构建成都—泸州—云贵运输大通道,突出南北联通,推进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联动发展。
   (二)加快智慧化物流园区建设
   泸州应当抢抓机遇,加快建立布局合理、运营高效的智慧物流园区和仓储管理系统。按市场需求科学规划,建设有较强辐射能力、提供跨区域服务、信息化创新能力较强的智慧化物流园区;加快推进先进物流技术和装备在园区企业运营中的应用,通过业务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园区企业公平竞争和互相合作,提高园区物流服务整体水平。引进和鼓励物流企业发展自动化物流仓储中心,支持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订单运营、分拣加工、客户服务等功能,建立深度感知的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
   (三)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物流行业发展
   针对物流企业“小、散、弱”等现状,加快培育一批成长性较好、综合竞争力较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物流骨干企业和地方龙头企业。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整合资源与重点扶持相结合,强化扶优扶强政策导向,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方式,大力培育物流重点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促进泸州市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在财政和政策上取得国家和省级政府的支持,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建设资金,用好项目建设投融资政策,综合利用各类优惠政策加大分类培育力度。
   (四)拓宽物流企业融资渠道
   泸州市政府应鼓励融资模式创新,携手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通过引导金融机构提供特色化服务,开发适合泸州物流企业的金融产品,提供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提升仓储的抵押担保能力,积极引进和发展第三方仓储监管,建立抵押品合理估值平台,提升仓储业融资能力;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加快形成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的管理体制,为民营物流企业创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民营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落实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在财务预算中划拨物流专项资金,着重支持物流通道开通,物流节点建设,物流市场主体培育,物流运力及运输组织优化,各类物流人才培养等。对获得A级认证和每增加一级认证的物流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对纳入泸州市规模以上的物流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根据中央关于物流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泸州实际情况,建议落实相关物流优惠政策:一是利用增值税改革试点推动对物流企业的优惠政策;二是推动泸州市物流企业列入国家税收试点物流企业名单,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新建物流园区、新开业的物流企业,对符合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的,通过奖励或补贴政策给予扶持。
   2.加强监管与考核。完善监管与考核机制,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政府应转变工作思路,从事前管理,转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不仅提前做好政策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还需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并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考核,以确保落实到位,惠及企业,最大化发挥政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符 瑜.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物流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7(12).
  [2] 陈幸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背景下泸州港发展对策研究[J].酒城教育,2019(6).
  [3] 熊升银.构建泸州市物流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J].现代商业,2013(3).
  [4] 陈幸吉.跨境電商背景下海外仓运营模式选择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泸州电商企业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3).
  [5] 王洪禹.泸州港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联动发展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2017(7).
  [责任编辑:庞 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6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