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江南播种农具的演变及其对中外农业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古代传统播种农具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时期。播种农具在农业文明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江南地区耧车的出现、发展与演变无不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汗水,是其智慧的结晶,不仅在农业生产力发展史上有着突出贡献,也为后来西方条播机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现代播种机的鼻祖。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耧车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但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耧车不仅是其文化变迁的见证,更是华夏民族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迹。
  关键词:江南;耧车;演变;传承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3-0022-02
  一、耧车的定义及说明
  耧车是由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的播种农具,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四大主要部分组成,其功用是将开沟、播种、覆土等系列操作一次性完成。因此,只能开沟或是不能进行连续作业的农具都不能称为耧车,以上是对耧车这一传统播种农具的说明与基本定义。
  二、江南播种农具的演变
  (一)演变概述
  人类农耕文化演变至原始种植农业,播种农具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汉代时耧车已初具雏形,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完全成熟。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衍生出独脚耧车、二脚耧车、三脚耧车,甚至还有四腿耧车。这一过程中,山西地区使用耧车播种非常普遍。农村根据所种植作物不同对耧车做了改动,锯掉中间耧脚,适应宽行作业。更有甚将其改装为粪耧,下粪耧种,实行中耕追肥,在其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加了施肥功能,实现了开沟、播种、复土、施肥一体化流程,是耧车升级重要的一步。
  (二)历史上人口大迁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魏晋时期、唐代及南宋三次人口技術大迁徙直接推动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使得农业产量提高。
  1.晋室南渡。晋室南渡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活动,政权在南方的确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扩大,给南方注入了新活力,助力推动江南由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粮食产量。三国时期长江下游仍用二牛耕田,谓之“耦犁”,以二牛抬杠为主。据《三国志》记载:“是时,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权报曰:“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
  2.衣冠南渡。第二次人口迁徙为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衣冠南渡,远离政乱中心、相对稳定祥和的南方寻找驻地,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时期。这次人口迁移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里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这次迁徙不仅是人口的迁移,也为江南地区带来了中原的各种生产技术,其中包括为其服务的各类农具。南方经济在东晋南朝和隋唐前期发展的基础上增加了数百万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北方移民,加上相对和平的环境,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朝廷财赋收入和粮食供给只能仰仗东南八道(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赋税与人口的增加迫使南方地区改进并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3.宋室南渡。靖康之变导致的的宋室南渡掀起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未经开垦的土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希望宁静生活的人民,上至皇宫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纷纷涌向南方荆湖、两浙等地,归于南宋。“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几千万人”,“建炎(1127—1130年)之后,江浙湘湖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北方劳动力和垦殖技术的南移,原本“蛮荒之地”逐渐发展演变成了“鱼米之乡”,风俗习惯上和饮食结构上南北方互相融合,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
  (三)宋元时期耧车的演变及特点
  宋代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重要特点是出现了系统描绘农业耕作生产全过程的《耕织图》。究其缘由,主要系王莽之乱、黄巾起义、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等一些列主要发生于北方的战乱迫使大量北人南迁。随着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完成,南方地区早已不是汉代时期“地广人稀”“丈夫早夭”的局面。
  宋、元时期,该时期的农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超过了前代。北魏《齐民要术》里记载了30多种农具,宋元时出现的耧锄就是直接由耧车发展而来的。《农书》第13卷引《种莳直说》中描述这种农具:“号曰耧锄,耧车制颇同,独无耧斗……其深痛过锄力3倍。所办之田,日不啻20亩。”为适应江南水田耕作,后由耧锄演变出耘荡。元代发明了耘荡在稻株间除草松土,不仅减轻农民的劳苦,且能提高效率,增加稻谷产量。
  在元代农学家王祯之前,没有人对于耧车的详细结构以及使用方法有过总结,也没有发现过完整的实物,所见到的所有耧车相关资料除了唐代李寿墓中的耧播图以外,宋代的唯一形象资料就是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耧播图”。这两幅画不能具体说明耧车的结构及使用方式,而王祯所著的《王祯农书》不仅为耧车绘制了比较精确的立体图,同时编写了详细的文字介绍。
  元代学者王祯在《农书·耒耜门》一书中对当时中国普遍使用的两脚耧具体结构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述:“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耧车是中国传统农具中一项十分伟大的发明创造,自定型后,两千多年来原理和结构基本上再没有大的变化,成为中国大地上最基本、最常用的播种农具[1]。直至今日,耧车的形制仍与当年基本无异,分行栽培与耧车的组合还为畜力中耕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耧车除了改进为耧锄之外,更演变出施肥的新功能,可完成下粪耧种复合作业。下粪耧种,在原来播种用的耧车上外加斗,斗中装有筛过的细粪或拌过的蚕沙,完成开沟后,播种时随种而下,将肥料均匀覆盖在种子上,取到施肥的作用,使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一次完成,提高工作效率,为现代的机械化农业设计提供了思路。元代王祯的《农书》中记载:“近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现有依据表明,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北宋人韩琦在《祀坟马上》诗中提到“雨过谁家用粪耧”,诗中所指粪耧就是耧车演变而来的下粪耧种。   (四)明清时期耧车的演变及特点
  农具发展到明清时期,演变速度开始放缓,只在农具的基础上进行细微改进,反映了农业开始向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钢铁冶铸技术对农具部件的改造有很大帮助。
  细数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众多农具,其中闪耀着古代农民智慧的结晶。随着時代的发展及技术进步,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也会逐渐被淘汰,人们的智慧却是源源不断,永不枯竭,每一个传统的农具都有其代表的某个时代的特点。
  (五)近现代耧车的演变及特点
  直至今日,耧车现在已经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仅北方少部分农村仍在使用,但其发展至今,许多功能已融入现代工艺,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农作机器。例如现代播种机和联合作业机,在条播机上增设肥箱、排肥器和输肥管道,播种的同时可施肥。与土壤耕作、除莠剂、铺塑料薄膜等项作业联合组成的联合作业机,能一次性完成耕地、施肥、消毒、开沟、播种、施虫剂和除莠剂等多项劳动工作。耧车并没有没落在农业历史上,其工作原理被今天的现代机器所继承,其提高功效,节省人力的理念也将不断传承发展下去。
  三、江南播种农具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耧车作为一种将开沟与播种合而为一的较为复杂的农具,其造型与工艺主要是根据其功能的变化而演变的。
  耧与犁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战国时期已广泛使用由耕牛牵引的铁制犁,并发明了专门的播种工具。连续开沟农具与连续播种农具结合起来,耧车便随之诞生了。此外,耧车这一新型农具的出现与分行栽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广西桂平县先后发现了铸造于青铜鼓上的立体饰造型,为研究楼车播种工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形象资料,也为演化为立体式工具的按车提供了根据。
  (一)对西方农业发展的影响
  直至公元16世纪,西方还未出现条播机,种子主要依靠点播,不仅造成了浪费,且需要把当年收成的一半谷物留作于来年播种,用于撒播的种子。发芽后长成植株时,聚集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而且还有个无法克服的难题,那就是没有办法进行除草。
  西方第一部种子条播机的发明就是受到我国播种机启示而制造完成的。
  耧车多用于北方,远离来往贸易的南方港口,西方人看到的只是关于耧车概括描述,无法充分地了解其构造,只能重新创制机器。也正因如此,西方种子条播机的原理不同于中国,属于“刺激性传播”,不一定伴随结构的细节。于此,西方制造了自己的条播机,欧洲第一部真正条播机是杰思罗·塔尔发明的。
  (二)对国内农业发展的影响
  进步入 21 世纪后,全齐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明显,新环境为各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可贵的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当代农业已经与原始人力畜力的耕作方式和地域自给自足的状态脱离,进入了商品化农业经济时代。
  传统的农具逐渐退出了市场经济农业主导的舞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但我们仍可以在当下使用的高科技农业开垦播种机器中窥见其身影,它们并没有消失,也未走远,而是以全新的面貌更好地迎接全球化、国际化、商品化的新世纪农业。
  参考文献:
  [1]  周昕.中国农具通史[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2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