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压能力弱、遇到困难习惯于逃避、纪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等心理特点。引导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辩证地看待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档案建档方式。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团队建设,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资团队,提高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和心理咨询技术。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改善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接触到的网络信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样化,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的新一代——“00后”,其心理特征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性格孤僻,自我封闭。有些大学生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性格过于内敛、孤僻,拒绝向他人敞开心扉;有些大学生因为学习困难,变得自卑、敏感,不愿与他人交往,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对自我缺乏正确认识;有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成就感、获得感较低,缺乏自信,对现实生活产生抵触情绪,沉溺网络。二是抗压能力弱,处事容易极端。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00 后”大学生处在一个较优越的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环境下,成长道路中缺少挫折,没有吃过苦。许多大学生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抗压能力,内心不够强大,遇到挫折,心理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容易产挫折,心理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容易产生极端思想,将自己封闭起来。
  一、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家长、社会三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国家教育部也对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知识传授,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大部分学校而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一道难题, 过于抽象的讲述以及枯燥的理论知识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对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品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目前一些学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存在应付教学、散漫教学问题,没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严重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使其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所以,只有大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对其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保证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构建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1.加强线上心理健康课程平台建设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翻转校园、微课、慕课等教学方式逐渐出现在课堂,大大提高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情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探知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学校——家庭”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建设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子女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是最为了解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高校应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地结合,共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学会接纳自我、取悦自我。通过家庭——学校公众平台,向家长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引导家长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及心理状况,注重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互动参与。通过设立网络心理论坛,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征文活动,制作心理健康宣传声像资料等系统性、周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激发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帮助大学生疏导心理疑惑。
  (二)加强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的建设
  1.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政策基础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方面的工作要求是“总结凝练实践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能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 ”;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分为九项,其中第五项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理性健康、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
  2.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是大学里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状况更加了解,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更加方便。大学生的心理特
  点伴有年级的差异,鉴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不同,可以学期为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通过主题班会、主题讲座、主题演讲、主题辩论、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等方式开展学生喜欢的、容易接受的心理辅导活动。 为了提高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可以对辅导员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帮助辅导员提高心理问题鉴别能力和心理咨询技术。
  三、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00 后”大学生,总体上心理状况是好的,但由于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补习班、辅导班,有很多同学缺乏对闲暇时间的管理,缺少对自我价值的思考,适应环境的能力弱;同时,“00后”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成长,受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影响,将“成功”定义为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对“精神粮食”缺乏追求,对生命价值缺少思考。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新时代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社会实践等,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我特点,逐渐树立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进而培养出健康、全面的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5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