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利率“两轨合一轨”的必要性与路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双轨制利率格局在过于一段时间里为我国市场经济稳定发展和逐步开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双轨制利率对于利率传导和资源配置产生的阻滞越发明显,解决双轨制带来的弊端,推动利率“两轨合一轨”,是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旋律。文章从双轨制利率的弊端出发分析利率并轨的必要性,结合利率并轨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对利率平稳并轨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利率并轨;货币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6.039 2019年央行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合一轨’,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双轨制弊端已经显现,利率并轨势在必行。因此,此时研究长期以来双轨制下出现的问题,以及当前市场中利率并轨可能面临的挑战,分析如何更好推进利率并轨进程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 双轨制利率的弊端
  当前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无风险利率并行的利率格局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了诸多阻滞,进而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影响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1.1 中小企业融资难
  双轨制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阻滞会影响到其调控实体经济的效果,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带来较大影响。一方面,货币总量的调控无法产生结构性影响,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基准利率的存在,利率双轨制下银行贷款部门更倾向于选择国有企业或地方平台等风险较低的部门作为贷款对象,中小企业较难在银行部门获得低成本融资,进而转向高利率水平的非银行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较高。
  1.2 银行风控能力与定价能力不足
  基准利率的存在,导致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定价体系,定价能力不足,同时忽视对于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总体风控能力不足。另外,双轨制利率可能导致资金流出到商业银行体系外,存在着较大的利率寻租空间。
  1.3 影子银行体系膨胀
  当商业银行银行存款利率与市场无风险利率存在差异时,存款资金必然流向收益率更高的理财、基金等领域。此外,双轨制下中小银行存贷息差收入减少,同业业务占比提高,进而导致金融脱媒现象加剧,影子银行体系不断膨胀,越来越多的高杠杆高风险产品加剧了整体的金融风险,同时削弱了资金价格对市场的调节作用。
  1.4 货币政策效果削弱
  当前我国利率格局尚处于双轨制下,基准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具有显著的区别,这一区别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于实体经济的调节效果,同时加大了利率预期的难度。
  2 利率并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金融市场向无风险市场利率机制转移的趋势,各类市场化定价金融产品越加丰富,利率“两轨合一轨”是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势所趋和最关键一步。但利率并轨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过程会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资产端与负债端市场化进程存在差异
  存贷息差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利率并轨进程中资产端与负债端市场化的差异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利率“两轨合一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商业银行负债端具有较强的刚性,在面对理财产品或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等竞争时,不得不增加结构性存款产品,负债成本增加。与此同时,利率并轨过程中贷款利率随市场利率下行,存贷息差空间被挤压;另一方面,负债端采用市场利率定价,如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DR007),而负债端采用LPR定价,通常情况下LPR的调整要滞后于DR007,基准利率的调整可能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加。
  2.2 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难度增加
  双轨制下,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直接对实体经济进行调解。但利率并轨后货币政策则由直接调节变为间接影响,货币当局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工具调整货币市场利率,进而作用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更加复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般性存款占比较高,市场化程度较低,因此通过货币市场利率影响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效果有限。此外,当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存在较大的波动幅度,对于企业融资造成较大影响,这也是利率并轨进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3 商业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意愿与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基本趋同,存款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基本一致,商业银行在资产定价方面的竞争意愿和能力有待提高。地方法人机构金融市场参与度不足,依赖基准利率,利率定价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较难适应利率并轨后对于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提出的要求。
  2.4 市场退出机制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破产清算制度尚未建立,我国长期以来大量资本流向地方融资平台或国有大型企业,商业银行对此类贷款风险认识不足,不仅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市场效率,影响结构调整,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同时给自身带来潜在风险。利率并轨后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中小银行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定价方式或出现过度追逐风险而导致损失甚至破产清算的案例,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保证经济平稳运行,是利率并轨进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3 推进利率“两轨合一轨”的路径建议
  3.1 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完善利率走廊机制
  我国目前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尚不完善,例如Shibor及LPR等利率对于市场的反应仍然不够充分及时,货币市场利率浮动较大。因此,一方面央行应尽快确定新的利率锚,并完善利率走廊机制,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提高未来市场基准利率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应着力减少传统存贷利率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减少对于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干预,尽快建立起稳健完善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3.2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提高资金定价能力
  伴随着利率并轨的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世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金融机构资金定价将面临愈加复杂的外部环境,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必须要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不断地优化内部定价模型和风控系统,特别是对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债务方面提高利率敏感性。
  3.3 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破产清算机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特别是利率并轨后,部分风险防控能力较弱的金融机构将出现损失甚至走向破产的情况,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破产清算机制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处置相关法律体系势在必行。
  3.4 强化中央银行引导作用,明确利率并轨改革时间表
  强化中央银行的引导作用有利于鼓勵商业银行完善定价和风控系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银行市场化定价能力。制定中央银行利率并轨改革时间表有利于商业银行有序进行内部系统调整,为最终实现利率并轨打好基础。
  4 结论
  利率并轨已经提上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程上,未来我国利率格局中传统存贷款基准利率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央银行应尽快完善利率走廊等机制,为利率并轨过程中打好坚实的制度基础。各金融机构应加紧修炼内功,完善自身风控与定价体系。利率“两轨合一轨”后货币市场利率将进一步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范宪忠,岳永丽.利率并轨进程中的主体建设[J].中国金融,2019(1):37-38.
  [2]巴曙松,王月香.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应是促进双轨制利率体制的平稳渐进并轨[J].中国农村金融,2011(24):2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6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