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草原丝路”文物资源的内蒙古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因素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草原丝路”途径省区的内蒙古也应顺势而为,探寻发展契机。本文着眼于“草原丝路”文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对“草原丝路”在内蒙古地区途径区域分布及现状调查后,使用产业供求分析方法,重点对基于“草原丝路”文物资源的内蒙古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促进基于“草原丝路”文物资源的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内蒙古 草原丝路 乡村旅游产业
  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是非常重要的节点。它作为祖国的北大门,横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国境线长达 4221 公里,与蒙古国、俄罗斯均有接壤。草原丝路是古丝绸之路经济带之一,它东端的中心地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古代亚欧大陆的重要通道。曾经对东西方之间的商务贸易、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深入挖掘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功能与作用,对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内蒙古要发展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可凭借其丰富的地域资源与文化、良好的区位优势,重点铸造“草原丝绸之路”旅游带,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
  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及全国奋力推进以全域旅游引领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大背景,加之内蒙古地区草原丝路途经点大部分位于相对偏远的乡镇农村,为我区推进全域旅游提供良好契机。通过草原丝路途经点文物资源及遗址的开发维护,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文化旅游,打造“优势产业”,助推人民群众消费升級及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缩小我区城乡二元贫富差距。
  一、内蒙古地区旅游产业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深厚的草原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蒙古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淳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相结合,为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自2010年至2017年,内蒙古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基于草原丝路文物资源的内蒙古乡村旅游产业初始状态为替代品较多,消费者需求弹性也较大;供给少之又少,且缺乏弹性。这就导致均衡价格较高,均衡产量较少。从旅游业要素的布局情况看,目前内蒙古地区旅游要素仍主要集中在自治区东、南边缘沿中心城市(主要是盟市级别城市)地带,具有明显的沿中心城市地带发展特点。这就造成了目前内蒙古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不协调性与矛盾性,即:东南地区与西北地区旅游开发的不协调性;城市旅游业发展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差异性;草原旅游品牌的打造与旅游业态体系非草原集中区域(包括旅游服务业态)的矛盾性。二是监管力度欠缺。旅游过程强买强卖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导游基本素养、专业素质仍被诟病;景区基础设施仍需完善;游客安全仍需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以人为本的观念仍需夯实。三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在社会治理、生态保护及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行业旅游业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这些都成为限制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
  旅游作为资源损耗低、带动强度大、综合效益高的综合产业,已成为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可实现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直接相融。内蒙古地区经济要发展,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成为重点。
  二、内蒙古地区“草原丝路”古遗址空间分布调查
  从区域分布上看,内蒙古地区“草原丝绸之路”可分为西部段和东部段两部分。西部段以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为重要支点,向西经宁夏市、青海市与新疆丝绸之路相连;东部段由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等重要节点城市为依托,连接着俄罗斯、蒙古国,是通往欧洲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草原丝路沿线经过的内蒙古地区主要古代城市有:辽上京(今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元上都(今正蓝旗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北20公里处的闪电河北岸)、集宁路(今集宁路古城遗址,位于集宁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八音塔拉镇土城子村)、丰州(今呼和浩特白塔子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浄州路(今四子王旗净州路古城,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西北25公里城卜子村)、单于大都护府(故址在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北)等地。
  三、基于“草原丝路”文物资源的内蒙古地区旅游产业开发因素分析
  作为产业分析的主要方法,供求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供求因素的分析,探索市场背后供给与需求两大相对力量的基本状况。而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又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及企业或个人制定是否经营与投资的决策依据。所以,在基于“草原丝路”文物资源的内蒙古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本文从供求分析法入手,通过影响产业供求因素的分析,探索基于“草原丝路”文物资源的内蒙古地区旅游产业背后供给与需求两大相对力量的状况,预测产业市场结构及预期效益,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及企业或个人制定投资或经营决策提供理论基础,预期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见表1)。
  (一)需求因素分析
  基于“草原丝路”文物资源的内蒙古地区旅游产业需求状况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宏观基础环境,采用PEST经典分析方法(如表2)。二是从微观个体视角分析:游客个体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旅游意识上升,偏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相对其他相关产品价格低廉;消费者预期未来乡村旅游人数会大大增加,目前消费水平会有所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独具特色,吸引消费者等。
  (二)供给因素分析
  一是国家层面出台很多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政策。如:国土资源局和国家发改委出台乡村旅游用地政策支持;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等,激励地方政府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业。二是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趋势良好,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三是科学技术水平先进,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便利。四是在“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下,为内蒙古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与区位优势。   四、基于“草原丝路”文物资源的内蒙古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通过以上供求因素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宏观基础环境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微观个体需求拉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人口结构的变化、受教育程度水平的提升等因素既刺激了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新的、高标准要求。规范化、模式单一的景区观光已经不足以满足游客的欲望。
  国家政策方面已经从供给、需求方面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但要想破解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难题,减少需求显然不是良策,只能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只有增加有效供给,在均衡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均衡价格才会下降(抵消掉因为需求增加而导致的价格上升);市场结构才会由最初的寡头垄断结构逐步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过渡,垄断因素减少,竞争因素加强,经济效率得以提升。从经济效率角度分析,某乡村旅游产品价格下降,产量增加,说明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进行了帕累托改进,向帕累托最优靠近,经济效率高于初始状态,消费者受益的同时促进产业发展。所以,增加鄉村旅游的有效供给迫在眉睫。
  (一)坚持保护优先,主打民族特色
  保护是基于“草原丝路”文物资源的内蒙古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则。保护既有对文物资源的保护;又有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开发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保护。保护是旅游开发之本,旅游开发是基于文物资源保护的发展和延伸。务必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二者并非是矛盾或非此即彼的关系。文物资源作为文化的物质实体层面,毁坏后将无法恢复其真实性,这就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地区特色及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
  (二)秉持以人为本,提升产品质量
  以人为本,体现在:对内要以专业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对外要以游客满意为目标。通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理念认识,积极营造良好旅游环境氛围,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产品水平,带动产业发展。
  (三)着眼于产业链构建,增加有效供给
  要想增加有效供给,就要着眼于产业链的构建,拓宽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发挥产业联动效应,拓宽宣传及发展渠道。部分地区发展水平一般,政府资金扶持力度不大,在与金融业高度融合的同时,拓宽融资渠道成为关键。
  参考文献:
  [1]陶玉霞.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5,(7).
  [2]胡美娟,李在军,侯国林,李涛.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其多尺度特征[J].经济地理,2015,(6).
  [3]李莺莉,王灿.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5,(6).
  [4]刘传喜,唐代剑,常俊杰.杭州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与机理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5,(6).
  [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
  [6]柳百萍,胡文海,尹长丰,韦传慧.有效与困境: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辨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4,(5).
  [7]卢小丽,成宇行,王立伟.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J].资源科学,2014,(1).
  [8]邓爱民,黄鑫.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功能构建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3,(2).
  [9]张树民,钟林生,王灵恩.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地理研究,2012,(11).
  [10]张润.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唐昭陵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7.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7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