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现状及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农业经济日趋市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应运而生,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文章以苏州市东山镇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运作不规范、人才短缺、营销能力不够等问题及原因,并针对上述情况提出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重視专业人才培养、拓宽农产品营销思路等多种解决方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现状;启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土地制度逐渐完善,农业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并日渐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其以农民为基础,通过对个体小农户的整合,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加上其专业的营销手段,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利润,成为推动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形式。也为新时代下农村经济在瓶颈中寻求突破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我国农村实行了合作化道路,农民专业合作社也经历了从自发形成、探索发展到规范化发展的几个阶段。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行业分布广泛、组织主体多元化、服务功能多样、跨区域及联合趋势明显的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了农民抵抗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农民自主组织的能力,也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苏州市东山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苏州市东山镇位于太湖南岸,农产品种类不仅丰富,并且有着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兴起,《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东山镇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越来越多的农户带头人和企业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来,农民在生产经营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由此带来的工作热情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经济基础,将农业经济作物集合起来共同推向市场,为农民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受到农民的欢迎,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近十年中,东山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总体数量上也有了明显的增长,从2005年的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截止至2016年3月,东山镇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共有57家。早期,合作社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种植业和生态养殖业,农产品的销售模式比较单一。近几年,该镇的合作社发展已经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农林技术、劳务合作服务以及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服务等领域。从服务内容来看,目前合作社所提供的服务大多是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生产、收购、仓储、运销、农产品加工及其他相关服务。在全镇5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从事劳务合作服务的有6家,约占合作社总数的10.5%;从事种植食用农产品并销售的有15家,约占合作社总数的26.3%;从事水产养殖并销售水产品的有14家,约占合作社总数的24.6%;从事种植销售茶叶、果品等农产品的有15家,约占合作社总数的26.3%;从事生态农业观光服务的有7家,约占合作社总数的12.2%。可见,东山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领域十分丰富,类型多样化,但是主要还是以种植茶树果品和养殖水产品为重心。
  二、东山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类型及特色
  东山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多样,大多数主要以当地的特产农产品为经营对象,以经营茶叶果蔬和水产占绝大多数,其几种营销类型颇具特色。
  一是“社企连接”型合作社。该类型合作社由东山镇龙头企业带动发起,主要是通过企业与合作社深度合作,构建由龙头企业主导,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农民集体合作模式的合作社。如苏州市东山农夫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苏州市东山镇东山茶厂发起,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周边400多农户与该合作社建立了关系紧密的合作关系。东山茶厂在“社企连接”的模式中起到了领头推动的作用。茶厂直接供应给合作社在生产中所需的农业生产物资,聘用茶叶种植能手和茶叶种植技术人员直接管理和控制生产基地,从生产源头上把控茶叶质量和产量,确保生产的安全运行和产品质量的可靠。这一模式的实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中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农户的生产风险,增加合作社全体成员的收入。不仅提高了合作社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自身与个体农民三者的共赢局面。
  二是“社户连接”型合作社。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想要进入市场,主要的途径之一便是联合小规模经营的农户,以“合作社+农户”的发展形式进行生产。合作社联合农户的模式由养殖加工专业大户的管理、技术经验的带动,资金链和销售渠道等有效优势的推动,充分发挥农产品的品牌效益。通过生产技术的培训、农产品的质量把关、统一定价等方面的协调,解决了以往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如苏州香雪养蜂专业合作社就是“社户连接”型合作社的典型。合作社创始人于1998年开始投资蜜蜂养殖业,2011年联合沿太湖一带养蜂人成立了香雪养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2015年销售蜂蜜及蜂产品约160吨,年利润达到300万。这类以个人牵头带领农户参与,带动农户全面致富的做法,如今发展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合作社形式。
  三是“社超对接”型合作社。该类合作社通过在超市市场上的销售,取消了传统中间收购商的差价利润,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提高了合作社和社员的利润效益和收入。如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雨花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就颇具代表性。该社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苏州市农业职业技术学校、苏州市蔬菜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利用政府的销售渠道并结合农技站为农产品的生产提供的技术支持,在生产中做到种植品种、农资供应、生产运营、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规范管理,通过统一的“东山雨花绿”品牌以及标准的包装,由专门配送销售渠道入驻苏州当地实体超市,逐步发挥龙头、品牌作用,实现订单农业。
  四是“社店结合”电子商务型合作社。“合作社+专营店”直接面对消费者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反馈农产品在消费者群体中所产生的效应。合作社通过直营店获取第一手回馈信息,及时掌握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方便对生产和销售的统一管理,减少环节消耗成本,取消中间代理商,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合作社+专营店”的营销模式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合作社在各种环节的自主化,在自己的利润除去生产成本外所余利润都是归合作社所有。该类型合作社的缺点是成本较高,实体专营店需要租用或购买装修店面,初期投入费用较高,加上水电费、员工工资、物业管理费等费用,如果经济效益不理想,会影响到整个合作社的经营状况。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该类型的合作社又迅速转型为“合作社+网店”的电子商务型合作社,合作社拉近了与企业、厂家、合作社的距离。如苏州市东山农夫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在2013年入驻淘宝天猫商城,开设天猫旗舰店——“碧螺旗舰店”,由苏州市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直接进行品牌直销。通过不断的广告宣传和营销策略实施后,订单数逐渐上升,网店效益也日益增加。当然,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物流系统规范与及时性是影响这类合作社运营的重要因素。
  三、东山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组织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困境。本文作者对当地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东山镇各村村民、合作社社员以及合作社管理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东山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合作社经营管理不规范。东山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东山镇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但在合作社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规范管理却没有及时跟上。调查发现,有部分合作社管理不太规范。大多合作社的章程不明确,流于形式。有的专业合作社只设置了财务部门,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监督部门缺失,如有的合作社即使设置了管理监督部门,实际上也并没有发挥作用。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由村中能人或者专业大户带头组建,在合作社日常管理中随意性很强,合作社领头人或出资大户说了算的现象普遍,“人治”而非“法制”,导致普通社员参与度不高。
  财务明细透明是每一个企业、经济组织的工作之重心,但是没有健全的财务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的约束,就无法公平公正的处理合作社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从东山镇现有的5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抽取了20家合作社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财务账目记录混乱、收支报账不严格不规范,甚至出现“打白条”的情况。由于财务审计人员的财务能力比较弱,财务账目的不清晰,导致社员内部之间互相不信任,影响到合作社的良性发展。
  2. 社员与组织间缺乏凝聚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社员的相互协作,通过合作发展推动合作社和社员农户的双赢局面。但由于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缺乏凝聚力,合作社的发展受到阻碍。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如东山镇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截止至2016年,入股社员有101户, 60%左右的社员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总体的文化素养较低就导致了合作社内技术专业水平低下,严重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其次,合作社社员与组织之间缺乏凝聚力,合作意识不强。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合作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度只有38.3%。
  3. 专业型人才短缺。人才构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竞争力, 是合作社组织内部的重要发展因素。合作社的经营发展状况与合作社内部的人才资源配置结构直接正相关。制约合作社发展的人才问题有:一是多数农民合作社领头人素质不高、专业能力差。二是缺少技术型、管理类复合型人才。三是缺乏人才激励机制与品牌意识。东山镇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现阶段对品牌效益的作用认识十分不够,导致产品的附加值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措施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加强对合作社的规范与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政府对引导与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扶持时,要充分了解當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与问题,结合实际问题,以有效合理的方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法。同时,在为合作社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督,规范市场秩序与规则。
  要加快完善农村金融组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为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资金的充足是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得以平稳发展的必要因素。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财务方面的问题。要完善相关农村金融组织的章程及法规。政府应结合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提供在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指导,促进合作社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规范发展。
  2. 充分发挥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效应。政府部门要对带头示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资金扶持,并鼓励经济效益一般的合作社努力发展,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引导合作社实现均衡性全面发展。在资金扶持上,要改变以往只是对合作社提供的资金、减税优惠的方式,转向为专业合作社进行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指导、对重点生产环节的人员开展培训管理。同时还要重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合作社稳步有序的发展。
  3. 加大对现有社员的培训力度。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注重实践与学习相结合。通过对农民和合作社社员定期进行管理和技术知识的培训,开拓农民的视野;开办农民远程网络培训课堂,通过授课的方式传授农民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还要加强对相关的经济和商业知识、领导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要形成人才激励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要通过建立人才长效激励机制鼓励人才投入到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和发展中。要按照每个人的特长所在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中,才能让其最大化的发挥出才干。
  4. 加强合作社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将先进的品牌建设理念运用到合作社农产品品牌化的管理中,通过对自身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上竞争力的提高。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合作社安全市场准入规则,并严格要求按实际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大力支持合作社的农产品申请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认证和产品质量QS认证和ISO9000认证体系,大力支持注册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注册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强化品牌营销。
  总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处在上升期,由于组建的时间比较短,合作社还普遍存在规模比较小、管理程序不完善、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政府的引导、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以及合作社自身的改革和努力,才能使这一新生事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案例评析[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徐旭初,吴彬.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05).
  [3]郑丹,王伟.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1(02).
  [4]高钰玲.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5]马文芳,王韶华,夏敏敏.我国合作社的发展之路[J].经济视野,2013(09).
  [6]樊玉娣.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0).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7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