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双创孵化平台建设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满亮

  摘 要: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创孵化平台建设现状,然后提出了双创孵化平台建设思路,并构建了“三阶段、四模块”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学中创、创中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得出高职院校双创孵化平台建设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必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水平,搭建实践平台,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孵化平台;模式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我区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1 高职院校双创孵化平台建设现状
  1.1 创新创业教育意识薄弱
  經调研,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制定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但多数只流于形式,且相关负责人不调研不创新不作为,“闭门造车”,导致其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有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较好,但是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过于注重双创比赛成绩,导致双创项目沦为获奖工具,在完成比赛拿完奖项之后该项目被束之高阁,而并没有持续推进和孵化。存在这些现象归根结底为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意识,没有认识其重要的意义。
  1.2 管理过程存在偏差
  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首先,仍没处理好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导致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其次,校内教学资源和要素整合力度不够,创业教育管理机构松散乏力,在课程建设、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缺乏系统性推进。
  1.3 课程体系不完善
  多数高职院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存在“照猫画虎”现象。首先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课程,但是由于定位“选修”课程,经调研发现,受选修课班容量限制和授课形式不同的影响,选课呈现“抢课”现象。据调查,仅有约30%的学生可以“抢”到此类选修课程,且大部分同学并非基于创业热情而是只为修够“学分”。并且,部分选修课程只侧重“模拟训练”,而不是实战过程,缺少将创新创业理论转化为实际创业能力的课程载体。其次,各专业课程体系中也仅安排了《创新创业基础》《高职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2~3门相关创新创业类课程,导致学生所学的创业实践教育课程不能够形成体系,教学效果不佳,从而无法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4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利用率不高
  校内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并非是仅解决场地等硬件设施的问题,而是要跟进政策、资金、导师等配套设施,使其能够成为模拟创业环节的商业实践场地,让学生走近市场,获得技术支持与政策指导,并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实现自主创办、经营企业的重要场所。有些高职院校在政策推动下投资大笔金钱来打造校内“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但是做完几场培训以及上完几节实训课以后就成为摆设,浪费资源。
  1.5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在选聘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时还存在坚持“唯职称论”“关系户”的思路,并且很多院校由本校辅导员或就业处的老师来担任创新创业课程教师,教师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授课效果不尽人意。
  2 高职院校双创孵化平台建设思路及措施
  高职院校双创孵化平台建设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必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水平,搭建实践平台,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2.1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构建“专创融合”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具体可以采用“项目+”的模式,即以项目为载体,以专业为依托,通过导师组建学生社团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可以遴选好的项目作为“种子”来培养,参加全国“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目标。
  2.2 构建“三阶段、四模块”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全覆盖并个性化的“三阶段、四模块”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阶段”: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等“通识性”课程,旨在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创新创业素质;结合专业课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融入性”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促进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特长,组建由跨专业跨年级学生组成的创新创业社团,以“小班”形式开设“模拟+真实性”创新创业整合教育课程,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四模块”:第一,项目驱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首先要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参与实践,因此选择适合学生的模拟创业项目或真实创业项目。第二,师生共创。老师也要参与创业项目中,如果老师本身为公司老板,那么授课效果会更好。第三,建立基地。创建创业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此环境中体验创业。第四,企业参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要参与项目指导,让学生真正体验企业实际运营过程。
  2.3 构建“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要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必须精心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聘的“双导师”高水平教学团队。一方面,培养在校青年骨干教师,组建校内专职教师队伍。鼓励创业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考取创业教育讲师资格、“KAB创业培训师”等,提高教学水平。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成果转化,工厂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及创业教育水平。另一方面,选聘兼职教师。从本地政府或企业中聘请相关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专门从事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政府或者自治区团委负责大学生双创工作人员,对我国双创政策解读有丰富经验,为大学生提供咨询和融资服务。企业家可以为大学生讲解最新的管理理念与创业实践带入课堂。
  2.4 搭建“学中创、创中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打造“学中创、创中学”的创业实践孵化平台,避免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大多纸上谈兵的问题。一方面,整合校内各系部资源建成配套设施齐全的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内部设有创新创业认知教学区、创新创业基础教学区、企业模拟教学区、创业体验区、创业路演区、创业孵化区等多个功能区,开展“教、学、训、做、赛、投”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创业园”“实践实训基地”等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同时提供场地、资金、物料等支持,帮助大学生创办初创企业,由学生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切实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
  2.5 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一是成立各职能部门、处、室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决策和部署。二是积极推行学分替代与转换制度。出台《学分制实施办法》等,明确创新创业项目认定和转换学分的具体办法,经相关部门审核后,均可申请替代选修课程学分,并按照规定标准计算学分。三是建立创新创业服务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质性跟踪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应莉,周彩屏.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8,(29).
  [2]翁伟斌,杨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诉求与策略[J].职教论坛,2019,(09).
  [3]胡剑虹.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平台建设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8,(15).
  [4]陈卫莉.“三课堂”联动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6).
  [5]王勇,朱作付,王方杰.高职院校“三元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江苏地区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8,(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90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