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析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之一,每年毕业很多学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信息人才的需求。但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岗位竞争激烈是不争的事实。为缓解就业压力,推进高校改革,国家职能部门出台很多文件,支持校企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现状;解决途径
  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推进高校改革,解决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才的矛盾,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与此同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积极组织有关企业,支持高校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给协同育人工作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提高认识,做好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工作研究,及时发现与解决协同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该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
  一、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现状分析
  协同育人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尤其在国家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得到很大的改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协同育人机会并不均等
  众所周知,在协同育人活动中实现共赢是高职院校以及企业共同追求的。但共赢必然存在着相互选择问题,企业更加倾向于与高职院校的强势专业共同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因此,对高职信息技术专业而言,其面临的协同育人机会是不均等的。只有那些知名度较高的高职院校或以信息技术专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才有更多的机会开展协同育人工作。从这一点来看,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活动开展的并不均衡。多数高职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在自谋生路。
  (二)协同育人多集中于大企业
  协同育人活动中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在选择企业时也会进行对比与筛选。就目前协同育人开展情况来看,一些大的企业常被高职信息技术专业选择为合作对象。一来大的企业能够提升院校知名度,并且通过与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无形之中增加本院校学生的就业机会,降低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二来,在协同育人中院校、企业共同承担着育人的责任,一些企业会向院校注入资金,这对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对于一些实力一般的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而言,往往较多的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
  (三)任课教师专业水平待提高
  协同育人活动中信息技术专业的任课教师仅仅注重理论知识讲解是不行的。另外,开展实践活动时也不能闭门造车,防止与企业的要求脱节。研究发现,高职信息技术专业任课教师水平与企业的育人要求存在不匹配情况。其一,信息技术专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任课教师不学习新知识,不关注新技术,讲解的知识在企业中或许已被淘汰。其二,虽然为迎合企业需要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已比较重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因缺乏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布置的实践项目深度不够,导致学生积累的经验无法在企业中应用。
  (四)企业的育人时间有待延长
  高职信息技术协同育人工作中,需要协调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时间关系。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需要开展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育人上的精力、时间投入是有限的。另外,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学生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用于基础知识学习。这种情况导致协同育人的时间并不长。研究发现,一些高职院校仅在学生放假或企业用人紧张的情况下输送学生到企业中实践、锻炼,接受教育,其余大多数时间学生仍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协同育人时间不够充分,必然影响协同育人效果。
  二、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解决途径
  针对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无论学校还是企业均应提高认识,共同努力与协商,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保证协同育人工作的高效、稳步推进。
  (一)做好协同育人引导,均衡企业资源
  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活动中,高职院校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努力,吸引更多企业的关注与合作。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根据信息技术专业实际增加师资力量投入,既要严把教师招聘关,招聘更多高水平的教师,又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信息技术专业整体教学水平,争取将该专业打造成品牌专业,在与企业一起协同育人活动中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在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式上,应积极向有实力的院校学习,弥补信息技术专业短板。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应面向全国企业,做好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的推介,向企业介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的优势、教学中取得的成绩、未来的发展布局等。同时,可通过给予一些企业投资上的政策支持,使企业享受到优惠,更加积极的与当地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开展协同育人工作。
  (二)科学评估自身实力,选择适合企业
  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开展协同育人活动时为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发生,应做好自身实力的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企业,保证协同育人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其一,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做好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了解该专业在社会上的口碑,对该专业进行正确、合理的定位,选择与该专业实力相匹配的企业进行合作。其二,积极响应政府职能部门号召,将协同育人作为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育人模式,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发展战略布局上引起足够重视,明确协同育人长期与短期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针对不同企业签订对应的合作协议,如针对外地有实力的企业,可适当降低其在协同育人活动中的各项投入比例,以增强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吸引力。另外,高职院校还应注重放下身段,将本地的企业资源利用起来,积极签订协同育人合作协议。
  (三)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为提高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质量,实现学校与企业育人工作的良好对接,应积极鼓励该专业任课教师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一方面,应认识到信息技术专业的特殊性,无论在教材的选取还是知识的讲解,应选择最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为学生深入讲解,使学生牢固掌握。同时,关注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通过上网或订阅相关资料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将更多的时间应用在新信息技術讲解上。另外,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合作企业应用的信息技术知识,将其纳入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中,应注重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企业所做的项目,结合学生所学模仿企业项目设计相关的实践任务,使学生通过实践不仅巩固所学,而且掌握企业所需的重要技能,积累丰富的经验。
  (四)注重协同育人协调,延长育人时间
  高职信息技术协同育人活动中应结合信息技术专业特点,与企业进行积极的探讨,合理分配学生在学校学习以及在企业学习的时间,制定合理的协同育人实施方案,对学生在企业中的学习时间适当延长。其一,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在学校中的时间,苦练基本功,牢固掌握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分批次的派学生到企业中学习,使学生充分利用日常在校的零碎时间到企业中学习,使其尽快将学习的理论转化为能力。同时,定期邀请企业人员到校开展专业知识讲座活动,讲解企业所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为其理论的学习指明方向。其二,与合作企业积极协调,可适当将所做的项目交给在校学生完成,企业则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到校讲解相关知识,并给予相关指导,如此即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又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三、总结
  对高职信息技术专业而言,开展协同育人活动是提高育人水平,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思路,因此,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应做好国家相关文件内容解读,把握趋势,积极尝试,认真分析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他人经验,总结协同育人教训,寻找针对性措施,解决协同育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婷婷.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论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391-392.
  [2]刘芬.基于合作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8):189-190.
  [3]丁馨.高职早期教育专业“政校企园”协同育人模式路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6):20-22.
  [4]何芳.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福建茶叶,2019,41(12):267.
  [5]陈意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专业协同育人体系的障碍及路径[J].河北职业教育,2019,3(6):15-18.
  [6]吴俊君.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3):92-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04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