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嵌入区块链思维 优化财务共享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企业管理需求的升级促进了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使企业进一步改善了运营现状,降低了运营成本。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业务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特别是岗位虚拟化和众包业务的出现,这给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对终端业务的管控。而区块链的分散化特点刚好可以化解财务共享模式集中化的不足,因此文章将区块链技术嵌入财务共享,探讨区块链技术下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化及优点。
  【关键词】   区块链;财务共享;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20)10-0103-03
  一、引言
  在传统财务模式下,许多企业集团都采用“各子企业独立核算,期末母企业汇总核算”的管理模式。但是伴随经济的壮大,机会与挑战瞬息万变,企业必须及时掌握自身的经营财务状况以把握企业的方向。而传统的层层审批、级级上报的金字塔型财务核算模式显然不再适合企业的管理需求。管理者需要的是一个扁平化、能够省去很多中间流程的财务核算系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的所有业务交易凭证被扫描成电子数据直接传输至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处理流程被拆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分工明确的财务人员进行流水线式的财务操作。财务处理模式的扁平化有三个优点,一是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顺应了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趋势,使基础核算向决策支持过渡;二是企业可以利用财务共享中心给各子企业实时把脉,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三是统一规范的核算标准提高了各子企业财务业绩的可比性,调动了各子企业的竞争意识。
  二、财务共享模式面临的问题
  (一)业务端与共享端审核工作重复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业务端的财务人员将业务的所有原始凭证扫描传输至其上级主管,审核后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上传至共享端,共享端对上述单据审核无误后再做账务处理。从这一处理流程来看,业务端和共享端的审核工作重复,况且审核不通过时退回单据重新审核的情况时常发生,特别是在费用报销类业务中。这样就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了运营成本,繁复的审核工作也暴露出财务共享模式的信任问题。
  (二)业务端信息可查证性低
  由于企业的交易信息以各种原始凭证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而交易流程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难以考证,这给业务端财务人员篡改原始数据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一些外包出去的业务,由于空间上的不可及性造成企业难以实施有效的监控,还有一些虚拟化的岗位导致企业无从管控。还有一些与业务端有密切联系的信息,企业共享端无法及时捕获,也就无法对其做出恰当的统筹安排。比如与业务端税务相关的事宜,其与业务所在地有密切的关系,业务端财务人员有获取这类信息的便利性,却没有获取这些信息的积极主动性;共享端有获取这类信息的需求,却没有获取这类信息的能力,这就导致财务共享中心无法及时规避税务风险,无法合理把握税收优惠政策。
  (三)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低
  信息的安全性体现在信息流通的整个过程中。首先财务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是信息安全性的系统风险,财务信息系统一旦有漏洞或者出现故障,将会给信息安全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其次由于财务共享中心存储着整个企业集团的所有信息,一旦出现信息泄露现象,将会对整个企业集团造成致命的损害。最后共享端的财务人员权限过多,导致篡改数据更容易。
  (四)财务人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业务端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单一,他们仅仅需要将各交易的原始单据通过信息系统传输给上级主管,工作简单、重复而枯燥,使业务端财务人员没有学习提高机会,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而共享端财务人员执行的也是大量而单一的流水线财务操作,为了追求效率,财务人员只需要干好本职操作,不需要关心整个财务流程,也不需要为工作决策的合理性等提供个人意见,这使财务人员所学的财务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也没有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务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区块链思维下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化步骤
  有别于原有数据库,优化后的数据库中每个节点都有更新和确认信息的均等权力,可以说,该新数据库相当于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当一个节点输入信息时,信息并不会立即生成,而是需要征得其他节点的同意,这时信息是预备信息,只有其他节点认为该节点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才会给出同意意见,待该信息得到所有节点通过后,方可成为真正的信息,这才完成信息的更新。由于只有得到全部节点的一致通过,信息生成才能够发生,这降低了信息杜撰的可能性。鉴于区块链思维的种种优势,我们可以将区块链技术和财务共享中心结合起来,利用区块链思维的优势弥补财务共享中心的劣势,解决财务共享中心面临的重复审核、信息安全以及管控问题。区块链思维下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化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一)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区块链网络
  一个企业集团首先需要梳理清楚纳入合并范围的会计主体有哪些,与这些企业有关联的供应商和客户有哪些,与企业税负相关的各地税务局有哪些,与企业存贷业务有关系的银行或者非金融机构有哪些,这些与企业有勾稽关系的主体都应纳入企业的区块链中。纳入区块链中的参与者分成两类:有记账权的参与者和没有记账权的参与者。有记账权的参与者我们称之为主节点,这类参与者是纳入企业合并范围的会计主体,其业务是集团业务的组成部分,这些参与者不仅可以参与验证其他节点信息的有效性,而且还可以参与记账。其他没有记账权的参与者我们称之为次节点,这些节点不构成企业的业务,但是它们可以参与验证主节点信息的有效性。主节点构成企业的链,次节点构成企业的联盟链。
  而将区块链嵌入财务共享中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还是一个思维变革的问题,只有每位参与者对区块链思维达成共识,才能保证新信息系统的顺利构建和实施。   (二)区块链各节点业务的代码化
  由于财务共享中心和区块链的运行,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信息技术是由代码构成的,况且信息的存储和传输也都离不开代码,因此代码成了区块链思维下财务共享中心的通用语言。如同组织设计中的岗位设计一般,在区块链中也需要用代码语言对各节点业务进行规定。每个纳入区块链的会计主体之间都有一套严谨的运作程序和规则,企业应该首先将这些程序和规则协议化。每个协议中包括了某个节点的岗位要求,还包括了其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系,协议就代表了各个参与者在现实世界中的运作规则。然而在区块链中,要让各节点也按照这个协议运作起来,企业就需要将这个协议翻译成区块链能够识别的语言——代码语言。协议代码化是给这个区块链的运作安排了一套规则,只有遵守区块链运行规则的节点才可以顺利开展业务,一旦某个参与者不严格履行节点规则,在严格执行代码的作用下,参与者就会被其他参与者揭发出来,造成以后难以开展业务,其信用等级也会受到影响。
  代码是区块链的运行规则,将协议翻译成唯一的代码可以避免文字协议的多意性,代码的高速运行可以保证业务的开展效率,而且代码的执行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将相关约定协议进行代码化,不仅可以减少财务共享中心财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而且还使得业务前端得到更为严格的管控。用“代码治”代替“人治”,实行代码至上,一切按照代码运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财务管理上的不规范行为。
  (三)区块链与财务共享中心的链接
  在财务共享中心中嵌入区块链的初衷是解决财务共享中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业务端交易信息的真实性问题、重复审核问题以及数据安全问题。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思维与财务共享中心的集权化思维互相矛盾,因此要在财务共享中心中嵌入区块链思维,就必须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将两者有效地链接起来,使它们可以有效融合、优势互补。
  结合点之前是区块链,它可以保证终端业务信息的真实有效;结合点之后是财务共享中心,它可以实现集团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标准化。由于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端和共享端存在重复审核的问题,而区块链各节点的相互验证可以有效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了后期繁复的审核工作,因此可以将财务共享模式下所有的审核业务(包括业务端领导的审核和共享端财务人员的审核)以及之前的信息扫描业务归置到结合点之前的区块链上,剩余业务仍然保留在财务共享中心。
  将区块链和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界限划分清楚以后,还需要将两者有效地链接起来,使这两者能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本文举实例来解释说明区块链和财务共享中心的链接机制。如某仓库需要更新一条出库信息,参与者首先录入此信息生成一个预备区块并向其他所有节点广播,接收到广播信号的其他节点会去验证此区块信息的真实完整性,特别是销售部和物流部根据自己的销售订单和发货单分别予以确认,等所有节点一致认证后,这个预备信息才会被盖上时间戳并被主区块链所接受,至此由区块链负责的各项工作运行完毕。财务共享中心需要做的是从主区块链上提取该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并做账务处理。见上页图。
  一些中小企业,它们具有业务规模小、业务范围窄、投资少利润低等特点,没有必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特别是一些私人企业,它们的财务工作可能只涉及资金交易的核算以及纳税申报等简单的基础性业务,可以将其会计业务外包出去。委托记账企业的业务信息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经过提交、广播、确认、记录四个步骤并入到代理记账企业分配给该企业的区块中,代理记账企业通过秘钥进入对应区块,共享企业的交易信息,并通过专业的会計信息系统完成该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再将结果并入到信息区块中。代理记账企业还可以给企业提供监督控制、税务核算、纳税申报、工商登记、风险预警、资金预测、银行开户等服务。
  四、嵌入区块链技术的财务共享中心的优点
  (一)组织流程进一步简化
  财务共享模式下,交易信息被扫描成业务单据,首先要取得终端业务领导的审核才能传输至共享端,共享端财务人员还要进一步对这些已经被审核的业务单据进行再审核,甚至退回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单据。这样一来,业务终端和共享端存在着重复审计、反复审计的弊端。而区块链各节点数据相互验证、互相对照的特点,可以解放审计人员的时间,减少冗余的审计工作。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不仅解决了原始财务共享中心中重复审核的弊端,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业务信息的审核模式,变事后审核为事中验证,使企业的组织流程得到了进一步简化。存在不可记账节点的区块链(联盟链),企业可以直接从供应商和客户处提取相关交易信息,这样可以省略很多中间环节,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二)业务终端信息可追溯验证
  原始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单据承载着交易流程留下的全部业务信息,由于交易流程不可再现,交易信息不可追溯,导致业务单据很可能被篡改。而区块链思维下的节点广播机制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避免了业务终端信息被篡改或伪造。而且即使要修改某一信息,也要得到区块链上所有节点的一致通过,这种验证机制也从根本上杜绝了财务造假现象。主区块链上各区块都盖有时间戳且呈链式结构排列,使得业务终端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三)数据安全性提高
  区块链技术下的财务共享中心采用的是分布式账本,每个节点都有备份企业的全部财务信息,这样即使哪个节点的信息丢失,其他节点都存有集团完整的信息链条,不会影响整个企业财务信息的完整性,这种分布存储的思维对数据的存储安全提供了保证。另外,区块链采用“公私钥”结合的方式,即公钥和私钥结合分别负责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公钥是公开的,这就相当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为数据上了锁头,只有拥有私匙的真正数据接收者才可以获取真正的财务数据信息,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泄露,为数据的安全性保驾护航。总之,区块链技术的代码化思维为数据流通的各个环节都实施了保护措施。
  (四)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缓解
  区块链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纳入链中构成联盟链,各报表使用者可以利用秘钥进入企业的区块,共享企业的信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现状进行全面的监控和了解,这不仅大大减少了企业披露财务信息的工作量,而且也降低了各利益相关者搜集企业信息的成本,各利益主体不再需要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只需要通过公钥验证即可获取与企业有关的所有信息。区块链技术的引用大大提高了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有效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各企业的信息可比性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舞弊等不规范行为得到有效抑制,这样企业的精力都将集中在核心业务上,而不是市场的预期上。
  五、展望
  近年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已经被中兴通讯等多家企业采用,随着应用的不断完善,一些大型建筑企业也开始引用该模式,但还没有出现企业之间的共享中心。首先,客观来讲,各个企业的经营模式、战略目标和制度规则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使得各个企业失去信息共享的意愿。其次,出于安全性的考量,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商业运营模式,如果加入财务共享中心,其商业模式很快被其他企业学习超越,这是每个企业所不愿看到的景象。最后,由于该模式自带很多缺陷和漏洞,还需要不断的转型升级。随着区块链思维和技术的出现,财务共享模式不断完善,“双链模式——以企业内部区块链为节点的嵌套式区块链”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曹翠珍,郭宏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审计行业发展研究[J].商业会计,2019,(10).
  [2] 陈小君,石子薇.区块链技术嵌入财务共享服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优化支付业务的视角[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51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