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方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培明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财务信息化也从单机版、局域网版向着互联网方向发展。针对目前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重业务轻服务、开发程度低、数据共享程度低的问题,指出财务信息化建设要以提高用户满意度,适合个性化需要及为学校决策提供重要支撑为目标,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财务;信息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高校对内涵式发展的重视不断增强,高校教学、科研、行政等各项业务工作发展迅速,资金往来逐年增多,会计核算工作日益繁重。出于财务管理工作自身的需要以及对部用户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随之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发展,即由通过单机版会计软件来实现记账凭证的录入、制单和会计报表的汇总打印等功能的会计电算化迈向以会计核算为基础、财务管理为中心、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系统的业务处理范围覆盖了高校日常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包括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管理、资产管理、信息查詢、辅助账系统、个人收入管理、学生收费管理、校园一卡通等方面,并实现与财政国库、银行支付的直连。高校财务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打造智慧校园、提升内涵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内因外因共同作用,拉动高校财务信息化迅速发展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建设由基础设施投入逐步转向应用系统投入,财务管理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强管理水平、改善服务条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内部治理,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另一方面,专业的财务软件供应商与知名高校合作,围绕高校各项业务开发出全系列的信息化产品,为各类高校打造适合自身实际需求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提供了足够的选择空间。同时,各类金融机构出于业务拓展的需要,普遍选择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与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二)由局域网走向互联网,财务信息化达到一定水平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高校财务信息化基本已经完成从单机版、局域网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发展,部分领先高校已经走向云计算、移动互联技术,甚至尝试人工智能的引入。普遍来说,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基本已经拥有较为成熟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满足财务工作日常需求,能够为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具备一定质量的会计辅助信息。通过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通过引入第三方服务,打破局域网的限制,扩大服务半径,财务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立足管理放眼服务,信息化业务系统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基本围绕财务管理业务展开,以财务核算系统为中心进行搭建,覆盖预算管理、账务核算、网上报销、资金结算、财务查询、收费管理、个人收入、科研经费、税务、资产管理等业务。财务信息系统与银行支付系统、国库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纸化、无现金交易。在信息化服务方面,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建成校园一卡通系统、建立了基于支付宝、微信的支付渠道,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建设存在重业务、轻服务的倾向
   财务信息化以会计电算化为起点,起步时间早,发展时间长。据统计,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水平仅次于教务管理系统。但是,受到繁重的财务管理工作与财务工作中服务意识薄弱的影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心不可避免地偏向了财务管理相关业务工作。同时考虑到财务工作环环相扣的因素,各类业务子系统的开发相互促进,业务管理系统相对成熟完善。而在服务环节,一些传统的服务手段还在使用,没有进行信息化改造,或者使用较为原始的信息化服务手段,对新技术、新渠道的使用不充分。例如学生收费管理方面,虽然几大主流软件供应商都可以提供缴费平台类系统模块,但因开发时间较早,技术陈旧,没有结合移动支付技术的兴起进行本质上的升级改造,特别是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移动支付手段相比较,师生员工的用户体验明显不佳。同时,随着高校业务类型越来越多样化,费用收缴类型越来越丰富,从单纯的学费收缴扩展到培训、考试、服务、各类代收等,用户群体也呈现多样化,从校内师生扩大到社会服务,缴费平台的功能也略显单一,不能完全满足当前高校缴费工作的需求。同时,相当部分直接面向用户的系统模块,专业化程度高,界面设计不够友好,字段安排杂乱,显示信息过多,给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一定不便。
   (二)建设水平受软硬件开发程度制约
   当前绝大多数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要依靠软件供应商开展。一方面是受自身能力限制。由于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开发需要既精通计算机技术,又了解熟悉会计核算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而财务部门作为一个业务单位,对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存在引进难、培养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普通院校无论是业务复杂程度,还是管理要求方面与一流高校相比都相对较低。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财务信息化产品基本可以满足需求。
   目前国内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中,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主要有上海复翼、天大天财等系统。由于财务管理系统使用后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且相关辅助系统、新增功能模块也会选择同一公司产品。在市场占有情况相对稳定,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软件供应商进一步优化产品,拓展功能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系统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对二次开发也带来不小的难度。因此普通院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停留在一个相对平均的水平。
   此外,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校园网络建设由网络中心统一负责,实行集中化管理。因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制于学校网络建设水平。
   (三)数据共享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突出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基本形成以账务系统为核心,以预算管理系统、报销签批系统、薪酬管理系统、科研经费管理等为衔接的高校财务信息系统,并且能够实现与银行、国库支付的互联。财务信息流的交互传递共享基础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
   但是,当前大多数国内高校对财务数据的挖掘使用还存在较大的欠缺,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即使一些高校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开始构建对学校各类业务信息数据进行集成管理的数据仓库、数据中心,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共享中存在的问题。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因素导致。
   一方面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伊始就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期,信息化建设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将工作重心侧重于以硬件为主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全校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以教务、学工、科研、人事、财务为代表的业务信息化系统一般都由部门为主展开初期的信息化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已经相对稳定完善,能够满足自身业务需求,且围绕业务信息化系统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流程与习惯。但由于建设初期忽视了与其他系统的有效对接,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数据发掘与共享的需求日益广泛,各类日常业务信息化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日显突出。各类业务系统之间缺少统一的数据接口、统一的信息编码、统一的规范标准,难以有效打通各类业务系统,各个部门的数据采集与處理口径也不一致,导致数据难以共享,整个学校的业务管理系统不能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有效的融合,无法实现更高层次的数据挖掘与共享,给高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对数据发掘与共享形成一定的阻碍。高校的财务信息涉及学校的办学核心秘密,管理者历来将财务数据视为保密信息,无论是面对校内部门、员工还是校外单位都坚持保密原则。对外只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对内则由校级领导掌握,各类财务信息公开则具有较强的概括性。这种保密原则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范围,尺度把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同时长期的保密思维深入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当中,这都对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与学校其他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形成数据深层次挖掘与共享造成主观上、观念上的阻碍。同时,网络安全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在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发掘共享方面的另一个担忧。信息化对财务工作效率提升、管理功能的强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但是随着财务信息化建设由单机版会计软件迈向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时,财务系统、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已经凸现,这也成为打破信息孤岛、推进数据共享的顾虑和阻滞。
   三、高校财务信息未来发展方向
   高校财务信息化由单机版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到局域网、互联网为载体的综合管理系统。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以及突破物理界限的网络空间,给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与可能。
   (一)更多面向服务对象的信息化项目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发展至今,以业务为对象的预算、核算、支付等核心财务管理系统已经相对成熟完善,以用户为对象的缴费、查询、网上报销等辅助系统也已经建立使用,但总体来看存在技术落后、界面不友好、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对财务服务水平的提升存在一定影响。因此,在今后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中,要重视服务理念的植入,通过信息化建设拓展财务工作的服务属性。
   首先需要对现有业务模块进行优化升级。特别是面向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服务的辅助系统,需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系统入口、操作界面、术语描述等进行全面优化,力争达到用户使用简单服务功能能够一目了然、自主操作,使用专业服务功能可以根据通俗易懂的说明实行自主操作。
   其次完善系统建设,补足短板,填补空白,打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各环节,实现财务数据流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畅通流转,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方便用户。加强面向用户服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如网上申报预算、网上预约报销、网上报销签批、物流式报账系统,无现金报账系统等,使得财务处对外服务中工作量最大最频繁的日常报销业务通过信息化系统形成闭环,提高网络化、自动化程度,师生员工在办公室中就可办理各类财务业务,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最后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畅通服务渠道。随着高校经济业务的多样化,各类财务问题涌现,用户往往需要及时明确的咨询答复,财务部门也需要精准发布各项财务资讯,财务在线服务成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收费缴费业务也亟需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展渠道,顺应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实现随时随地的交费功能,既方便业务办理,也对收费缴费工作中的资金安全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二)加强人才培养,增强自主开发能力
   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所使用的财务信息化产品基本上都是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标准化产品,其中可以适应本校财务管理实际情况的个性化配置内容极少,信息化手段在财务管理与服务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财务信息化系统高校财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积聚、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不断增强二次开发、独立开发的能力,对财务信息化系统做出更多符合本校实际和工作需求的个性化改造,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手段在财务管理与服务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既通晓财务核算、管理业务,又能够熟练使用各类软件开发工具的复合型人才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财务部门,尤其是普通高校财务部门,要重视此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方式不断优化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扩大财务信息化专业人员在会计队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建立矩阵式组织,如财务信息化建设小组等形式,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研优势,吸纳包括信息中心、计算机学科、合作企业等有关方面技术力量,不断增强财务部门的自我开发能力。
   其次,要摆脱对财务信息化软件供应商的依赖,包括产品方面及心理方面的依赖。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软件,只能是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标准化产品。每所学校对经济业务的核算方式不尽相同,内部流程也都具有自身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在日常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针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且能够提出适合自身需求的改进办法。要积极研究财务工作、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主动发现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引领用户需求,促进工作效率与用户满意度的进一步提高。
   (三)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业财融合,提供决策支撑
   2019年1月,全国范围内各行政事业单位正式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引入了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对高校运行成本控制及绩效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各项管理决策工作必须更加客观科学,亟需得到有力的数据支撑。
   首先,财务数据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经济运行状况,财务信息化建设要立即着手,打破信息孤岛的存在,加速数据标准统一规范,通过与校内其他系统的直接对接,或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的形式等,尽可能地实现财务数据与学校其他管理业务数据的共享融合。
   其次,基于预算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网上报销系统、收支管理系统等功能模块,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呈现等技术,将单调枯燥、难以理解的业务数据转变为简洁明了的可视化数据,将零星分散的数据转变为可以按需调取、组合应用的决策数据,供全校各级管理层作为决策参考。
   最后,在数据共享、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引进AI(人工智能)技术,利用预算法的优势,能够更大程度上避免人的主观判断失误,实现对数据的最优分析及决策判断。
   参考文献:
   [1]王文壮.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7).
   [2]王元武.浅谈信息化技术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A].吉林省财政学会.财金观察(2019年第1辑)[C].吉林省财政学会: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2019.
   [3]刘亚玲.信息化时代下高校财务分析问题的探讨[J].会计师,2019(12).
   [4]陈晓红.浅谈信息化建设在财务共享中心规划中的引领作用[J].当代会计,2019(07).
   [5]蔡雪辉.大智移云时代高校财务工作的挑战与创新[J].会计之友,2018(24).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65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