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电商发展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业电子商务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电商和农村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休闲农业等领域的相互促进作用,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业电商的主要障碍。为此,要大力规范农业电商的相关规章制度,优化农业电商融资模式,完善农业电商人才培训教育方式,充实农业电商基础设施,稳步破解农业电商发展中的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电商;发展策略
  0 引言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推动深入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农业产业机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国务院的相关文件指出,农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有利于激发农村市场的活力,推动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农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广大农村积极响应国家双创号召,推进“互联网+农业”,大力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电商发展迅猛,有利于优化、完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1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电商融合发展的重要价值
  首先,农业电商能够大力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教育等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农业电商可以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使休闲农业升级转型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化方式,可见借助农业电商可稳步增强休闲农业的服务能力。
  其次,农业电商可以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农业电商能够促使当地农民转变自身的职业角色,提高经济收入,以农业电商吸引更多周边村民就业。当然,农业电商也能够拓展农产品加工种植的生态化科技化。农业电商可以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依托电商服务平台,建设“企业—村民—村委会”的日常管理服务系统,集中处置线上线下的各种事物,提升民主管理水平。
  再次,农业电商可以促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特色小镇,农业电商可以从文化内涵、产业定位、社区特征、旅游功能等方面,促进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一些特色小镇打造“创业孵化中心”等电商平台,深入挖掘小镇的文化内涵或者从事新植入的农业工作,吸引外出农民工和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
  最后,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能够与农业电商融合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休闲农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制定和实施相关配套政策,吸收返乡创业者和当地农民参与到农业电商发展中来,他们为发展农业电商带来了更多空间和平台,农产品可以借助电商平台有效地销售和推广。而且,電商可以有效提升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配套信息化技术,稳步提升和强化农民综合技能和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互联网销售生产能力,不仅增加收入还改善了管理方式。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业电商的主要障碍
  2.1 缺乏充足的资金保障
  农业电商必须要落地实施,但缺乏充足的资金保障始终是农民群众、参与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最棘手问题。首先,地方政府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无法为电商行业特别是农业电商主体提供较多的财政补贴。其次,向银行直接融资会面临较高的融资门槛,不少农业电商主体都属于小微企业,缺乏良好的信贷记录或者信用证明,无法顺利贷到款。大型商业银行、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缺乏支持农业电商的信贷品种顶层设计和开发,承贷组织或者企业的担保措施和贷款准入要求非常高。最后,不少民间资本对发展农业电商存有顾虑。综合上述因素,很多民间资本仍处观望状态,实际投入的金融资源比较少,影响着农业电商的健康发展。
  2.2 农业电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
  我国从2019年元旦开始实施《电商法》以来,稳步提升农业电商的规范化发展,规范农业电商市场的秩序,然而农业电商中依旧缺乏非常完善的配套性法律法规,具体执行层面的要求和规定比较宽泛,不能有效地保障农业电商的服务、产品质量、自主知识产权等。行业监管不够有力,电商平台交易中频频出现恶意盗用、泄露用户信息,刷好评、交易合同虚假、欺诈,虚拟交易等问题,不能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加以应对。这些都影响了农业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2.3 严重短缺专业化农业电商人才
  从事农业电商的大部分人员都是周边村民、当地农民、返乡农民工等。他们缺乏较高的文化水平,不能娴熟地使用计算机技术,不能熟练地操作电商平台系统,缺乏农业电商的信息化技能和知识储备。此外,不具备较多的电商职业技能,不清楚电商企业的网络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不能及时响应社会热点来进行网络营销。同时,缺乏高端的农业电商人才,比如无法熟练地运作和推广农业电商品牌,不能有效地培育市场行业,缺乏带动当地特色产业集聚的高端人才。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农业电商的稳步发展。
  2.4 农业电商没有获得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
  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三农领域的电商发展。但是,农业电商领域中物流运输行业的物流园区、道路设施覆盖等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大部分物流配送只能覆盖到乡镇,无法配送到具体的村庄。另一方面,农业电商缺乏较高水平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虽然农村智能手机得到了广泛普及,但是不少人对农业电商的认知、理解和运用比较初级。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农业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力促进农业电商发展的策略
  3.1 规范农业电商的相关规章制度
  首先,我国要以《电商法》的实施为基础,抓住难得的契机维护农业电商的市场秩序,为农业电商行业确立规范化的规章制度,拟订和落实《农业电商行业规范意见》明确要求电商服务、产品的质量标准、个人隐私保护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的规定,强化信用可维护性以及市场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要求落实这些方面的章程和规范。其次,应该以《电商法》为基础,颁布实施《农业电商平台运营标准》,缺乏电商平台向各位意向电商的商务认证以及准入标准等。最后,应该搭建区域性农业电商行业协会,组织以及协调本地区电商战略发展规划,拟订常规性的议事机制等。   3.2 优化农业电商融资模式
  (1)要组建依托企业法人的电商组织,农户把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当作股份,采取“电商企业+农户”或者“合作社+农户+电商企业”的模式。(2)形成利益联结制度,银行借助企业法人发放涉农贷款,为农户增收提供间接的金融支持。(3)强化风险控制,争取政府部门的产业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或者电商企业以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获得担保公司或者国有担保公司的保证担保。例如,在“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通”等合作业务中,实施“两权”抵质押,积极探索私募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证券化(ABS)等融资方式。(4)尝试信用担保体系。在农业电商交易中将拥有的各种优质产品当作担保,获取所需要的资金,进而促进新品研发,促进农业电商市场的健康发展,拓展农业电商的综合影响力。
  3.3 完善农业电商人才培训教育方式
  要从本地农业电商队伍中选择和重点培养若干电商从业者,即选择文化素养高、发展前景好、学习能力强的电商从业者,搭建电商创新学习团队,积极探索农业电商的相关路径创新、促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休闲农业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地方政府应该聘请大型电商平台、电商科研创新协会、科研院所、职能部门,为农业电商企业或者组织提供交流、教育、培训的机会和平台,组织本地区的农业电商从业者接受集中培训以及在线教育等,打造农业电商人才储备库。此外,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系统外单位调入、招考等方式,积极引入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电商人才,发挥这些专业化人才的技术优势,有效指导、协助和推动农业电商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休闲农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3.4 充实农业电商基础设施
  首先,大力完善和豐富农业电商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农业电商的基础设施,强化实施区域的地下综合管廊、土地、路网水网、供气供电供水、房屋与文化、环境卫生等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其次,大力建设农业电商领域的信息类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县域、乡镇建设用于中转、配送的信息物流中心,提升覆盖主要村庄、乡镇、县域物流信息的基础设施水平。最后,支持农业电商以及农业现代化契合发展的农业类基建。密切联系农业电商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的特点,稳步促进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绿色高效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推广等现代农业的丰富内容。
  4 结语
  稳步推动农业电商领域的发展壮大,有利于促进和实现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充分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良好契机,积极地破除约束农村电商发展壮大的相关桎梏,补齐农村电商基建领域的短板。另一方面,大力培训农业电商人才,强化普惠性金融支持农村电商融资的力度。同时,不断完善农业电商的运作策略、实施办法,用好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技术,让国内农业乘坐信息化的快车,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卖出更多优质农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与农业相关的服务,进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慈,陈俊红,龚晶,等.当前农业新业态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01):48-56.
  [2]何苗.农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及相关建议[J].农业工程,2018,8(01):128-129.
  [3]张炳达.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与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8(11):139-140.
  [4]刘其强,丁斌.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J].中国国情国力,2016(01):22-23.
  [5]苏奎,何凡,刘玉洋.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个案研究及其启示[J].创新,2018(01):22-32.
  [6]汪向东,王昕天.电子商务与信息扶贫:互联网时代扶贫工作的新特点[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4):98-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43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