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IMS的长江航运电话自动交换网改造应用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邢宇鹏

  摘 要:为解决长江航运电话自动交换网故障频发、技术制约、拓展性不强等问题,适应未来长江水上交通安全信息业务发展需求,采用IMS技术对现网进行升级改造。结合长江沿线航运管理部门分布特点,提出了“三级部署、两级管理”的IMS网络布局规划,并对IMS组网架构、核心网元设置、VPN设置、双归属容灾等关键技术给出了实现方案,支撑长江航运电话自动交换网向下一代网络平滑演进。
  关键词:长江航运;IMS;组网技术;双归属
  中图分类号:TN91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10-0063-03
  长江航运电话自动交换网采用电路交换技术,业务方面主要承载了长航系统内部通话、专网长途电话、长江沿线VHF联播、长航公安110联动通信以及海事12395水上遇险报警等业务;地理范围覆盖长江沿线从泸州至上海整个区域,所涉及的站点机构为长江沿线36个通信信息中心及32个远端用户站点。
  目前该网络已投入运行近20年,部分程控交换设备超期运行,故障频发,严重威胁水上交通安全通信保障;程控交换网络也难以承载视频通话、统一通信等多媒体增强业务,无法与长航其它网络及信息系统实现融合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协同办公效率,尤其制约了移动执法、协同监管、应急指挥等工作的联动开展。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IMS技术对现网进行升级改造,推动长航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技术演进与服务升级。
  1 IMS系統概述
  IMS(IP Multimedia 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最初由3GPP在R5版本中提出,3GPP所定义的IMS是由提供IP多媒体业务(如话音、视频、文本、聊天等)的所有构架在分组传送网上的核心网元构成[1]。IMS体系架构采用分层设计的思想,将业务应用、呼叫控制、传输承载进行分离,主要优势在于:引入应用、控制与传输分开的分层架构;与接入无关,便于固网与移动网的融合;提供标准的业务开放接口,业务部署方便;数据库集中管理;支持完善的QOS控制机制和网络安全机制;可逐步部署,原有网络中的接入资源、应用和用户可以继续利用。
  2 长航电话自动交换网概况
  2.1现网网络架构
  长航电话自动交换网目前共有37座程控交换机,均与当地公用网(PSTN)交换机实现自动联网。全网采用三级网络结构,武汉为一级通信枢纽,重庆、宜昌、芜湖、南京、上海为二级通信枢纽,万州和九江为辅助二级通信枢纽,其他为三级通信枢纽。
  2.2业务承载分析
  长航电话自动交换网采用电路交换模式,仅能够提供基本的语音传输服务,不具备IP多媒体资源共享能力。随着“数字长江”“数字通航”等在长航系统陆续应用,各中心及站点日常业务工作对多媒体信息的需求日益明显。升级改造后的电话交换网除需具备语音通信的基本功能外,还需支持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宽带业务通信,具备与无线宽带网络移动通信业务对接融合的能力,见表1。
  3 IMS网络布局规划
  长江沿线水上管理机构众多,具有“点多、线长”的分布特点。在现网站点布局基础上,综合考虑行政区划设置、网络可靠性、管理便捷性、投入成本等因素,采用“三级部署、两级管理”的站点布局,即“核心层控制中心—接入层节点—远端用户节点”的三级部署架构和“核心层控制中心—接入层节点”的两级扁平化管理架构。
  设置重庆、宜昌、武汉、南京等4个IMS控制中心;在长江海事局信息中心部署远程网管和计费终端,作为整个长航电话自动交换网的监控中心;将36个通信信息中心改造为IMS接入节点;对现网32个用户远端进行改造,作为远端用户节点下挂到上级接入站点;网络的管理和计费采用各中心集中部署、各站点本地管理的模式。
  4 IMS网络改造关键技术方案
  4.1 IMS网络架构设计
  IMS交换网应具备容灾和扁平化网络架构。现有长航数据通信网为多环+星型拓扑结构,包括5个汇聚层节点及43个接入层节点,并在重庆至武汉间租用电信运营商155Mbps数字电路进行备份,完整覆盖了重庆至武汉沿江各节点,能够满足IMS交换网架构要求。
  4.1.1承载网架构
  IMS承载网络架构见图1。承载网所有PE设备具备均支持ISIS和MPLS VPN部署能力,其中,PE设备部署ISIS路由协议,采用MPLS VPN区分IMS业务。
  图2中每套IMS系统配置两台组网交换机用于IMS系统内部组网,一台组网交换机汇聚所有IMS设备的主用端口,另一台组网交换机汇聚所有IMS设备的备用端口。IMS设备经过IMS组网交换机汇聚后,分别上行至本节点的两台IMS CE设备。IMS CE设备保护采用增强型VRRP技术实现快速切换。当链路正常时,流量直接由CE1至PE1,当CE1至PE1的链路断开,数据路由变为CE1-CE2-PE2-PE1,实现对CE-PE之间的链路保护。同时,考虑到CE互联链路承载多种重要数据,如CE、SBC、核心网元等设备的心跳报文传输,汇聚层节点1机房的IMS CE与汇聚层节点2机房的IMS CE设备互联链路采用两条不同路由的物理链路进行捆绑保护。
  4.1.2汇聚与接入
  汇聚层包括武汉、南京、重庆、宜昌、万州等5个节点,本次IMS网络部署在武汉、南京、重庆、宜昌等4个节点,每个节点均部署有2台互备的PE设备。其中,武汉节点和南京节点IMS核心网互为备份,重庆和宜昌节点IMS核心网互为备份。每节点新增或利旧2台CE设备,上联至本节点的2台PE设备,并与互备节点的CE设备互连。
  接入层包括43个节点,大多数具备1台PE设备。考虑减少接入设备对PE设备的端口需求,每个接入层节点新增或利旧1台汇聚交换机作为CE设备,对接入层节点的IMS接入设备(IM-MGW等)进行汇聚,上联接入PE设备。   4.2 IMS网元设置
  控制中心层面部署S/P/I-CSCF、HSS、ENUM/DNS、MGCF、MRFC、AGCF、IM-MGW、SBC等网元以及网管、计费等业务平台,见图2。因各接入站点需保留原有与公网运营商的互联出口,故IM-MGW需下沉至接入站点层面部署,实现域外数据流就近出局,减轻传输网带宽压力;同时,考虑长航系统内用户大部分为可信任终端,其媒体流和信令流无需经过SBC进行处理,少量非可信任终端的媒体流对传输网带宽影响不大,故SBC网元仅在控制中心层面部署,可节省建设成本[2]。
  4.3 IMS VPN设计
  IMS交换网采用MPLS VPN方式实现不同业务在数据通信网上的隔离,通过新增IMS VPN实现端到端承载IMS媒体和信令信息。在控制中心PE和接入站点PE上,通过配置路由策略,匹配各域非可信终端地址,控制各域接入侧非可信终端仅能访问SBC设备,保证核心网设备的安全。IMS VPN部署方案见图3。
  4.3.1承载网接入
  各控制中心部署的IMS、SBC等设备,在控制中心PE设备上接入到IMS VPN内。为保证IMS系统不受端口扫描、蠕虫病毒等可能的攻击,在接入时与其它信息VPN分离,整套系统独立运行在IMS VPN内。
  4.3.2终端用户接入
  在接入交换机上将语音业务划到IMS VLAN内,接入交换机根据不同业务VLAN将IMS业务上传至IMS业务汇聚交换机,汇聚交换机透传数据,同时在出接口剥除VLAN标签,在接入站点PE设备处接入IMS VPN内。
  4.4双归属容灾设计
  IMS网络故障点按照影响程度,其相应的容灾解决方案可以划分为板卡级容灾、网元级容灾和平面级容灾[3]。本次4个IMS控制中心采用平面级容灾,相邻中心之间采用双归属机制容灾备份,即重庆与宜昌控制中心互备,南京与武汉控制中心互备。
  IMS网络中容灾主要通过网元之间的协议传送心跳实现,一旦网元之间心跳异常,则一方网元即认为链路或对端网元出现了问题,容灾机制启动,一方网元将和对端备份网元进行联系。在IMS网络中,心跳分为应用层心跳和传送层心跳两种。网元间的应用层消息包括SIP、H.248、Diameter和DNS/ENUM协议,其各自可启用心跳机制;网元间也可以通过传送层的TCP/SCTP链路检测机制完成故障检测。本次IMS核心设备网元之间容灾方式见表2。
  5 结论
  构建基于IMS技术的下一代长江航运通信网络,是推动长江航运业务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基础,为未来长江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创新应用提供了一个开放、标准、功能强大的支撑平台。升级改造后的IMS交换网,将有效解决现网设备和技术架构瓶颈问题,为后续长航船岸无线宽带网融合接入、航运信息系统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另外,本研究提出的IMS组网关键技术实现方案,可为其他跨地域集团单位行政办公网络的升级改造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TS 23.002 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S].3GPP
  [2]张阁,王晓东,尤天晴等.电力系统IMS核心网关键网元设置方式[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大连,2019:199-206.
  [3]王丽瑛.IMS网络容灾实现方案研究[J].电信技术,2014(S1):146-150.
  [4]長江通信管理局.长江航运通信网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R].武汉:长江通信管理局,2015.
  [5]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长江航运电话自动交换网升级改造工程初步设计[R].北京: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62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