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巧用“名言”,提高哲学课堂的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高中新课改的推进,哲学教材内容结构体系作了编排上的变化,用楷体字书写蓝色底纹框起来的名言特别醒目,预示它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针对现实哲学教学中存在淡化甚至遗忘名言的做法,本文结合哲学教学实践,提出从“研究教材,领会用意”、“突破难点,画龙点睛”等四个运用名言的方法,营造充满情趣,生机盎然的哲学课堂,提高哲学教学效益。
  关键词:名言;哲学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47-01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新教材文字分正文和辅助文。正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辅助文设三个栏目:“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和“名言”。“名言”与其他二者相比,用楷体字书写并专门用更大的蓝色底纹标注框起来,其具体内容更是用绿色底纹框刊出来,安置在相应正文教学内容的一侧,非常醒目和显眼。虽然所占教材的比重微乎其微,但它以丰富的内涵、发人深省的哲理,提高教学的可信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深入探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
  哲学是一门使人智慧的学科,更是一门德育课程,它不需要深邃的理论和教条,需要的是各种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实例,言简意赅的名言为上活哲学课,提高哲学教学实效提供重要途径。
  一、研究教材,领会用意
  名言作为教材的“新事物”,按内容和用意分为知识性名言、说理性名言、教育性名言、勉励性名言和警戒性名言等,是新教材不可多得的亮丽风景线。它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相关的思想家的言论,是对生活经验教训所提炼和总结的文化精粹。因此,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深入领会名言设置的用意,发挥它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如在讲马哲物质定义时,充分利用恩格斯的名言“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所揭示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是一般与个别的正确关系,把马哲与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区分开来。同时利用列宁名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所揭示的物质
  二、突破难点,画龙点睛
  哲学理论深奥难懂,抽象度高,将其进行具体形象的生活化处理,会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老师总是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术寻找课外教学资料进行精心预设和生成,虽能达到扩展视野、释疑解惑的教学效果,但会增加教学的负担,违背“用教材教”的新理念,更是与轻负高质的新课改背道而驰。因此,运用名言中名人对哲学的生活化形象比喻,能化抽象为具体,较好引起学生共鸣,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值得尝试。
  在突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教学难点时,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纯粹的逻辑演绎或者理论说教会扼杀哲学学科思辩的活力。毛泽东作为中国缔造者的传奇人物,历经苦难,对生活感悟其深,
  因此,在进行概念或原理阐述时,适时巧妙地运用名言,将深奥原理通俗化、形象化,能轻松化解教学难点,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实际功效。
  三、加深理解,提升素养
  名言是浓缩的语言精华,内涵丰富,往往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实现知识的迁移,不仅能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觉悟、培养习惯的教学目标,而且其特点鲜明的思想性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素养的提升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如在讲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个教学内容时,用多媒体呈现教材上的名人名言:爱因斯坦的“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韩愈的“不畏义死,不荣幸生”……面对这些熟悉的名句,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主动架构起学科间的联系,不仅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被名人的伟大情怀和高尚的情操的感染下洗礼灵魂,砥砺自我,起到“余音饶梁,三日而不绝的良好教育效果。
  因此,历经生活浪花洗礼的名言因饱含深刻哲理而绵远悠长,因生动形象而广为传唱,自然增加对古今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起着积极作用。
  四、立足高考,试题引领
  哲学教材中的名言经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虽能有理解,但对其的巩固需经过一定的试题训练。
  如何增强学生专注学习名言的认同感,高考真题的演绎更具有现实的说服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突破“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教学难点时,通过马克思名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划分的标准,通过恩格斯和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的名言来区分辩证唯物主义
  和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区分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时,对概念进行了“唯我论”和“客观精神论”的强化,在此基础上出示09年广东高考试题第25题,对于题意中考查的“苹果的形状就是我的存在在认识上属于哪一种”,仔细研究发现它是书本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具体演绎;再如10年江苏高考卷25题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是什么,其中四个题肢选项涉及书本的名人名言……以这样的高考试题呈现引领学生钻研高考试题,研究高考出题的规律,从而达到让学生自觉重视名言的学习并升华对其的认知。
  名言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使用名言进行哲学教学可以印证教材的观点,增强说理的可信度;同时名言所具有的简约而有力量的特点,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意注意,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诗画般的哲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哲学课堂的实效,
  起到其他教具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巧用名言,上活哲学课,能够让灵动的智慧在哲学课堂熠熠生辉,让学生在生命灵动的课堂焕发应有的活力,让名言教学实现不约而至的异样精彩。
   作者单位:浙江海宁紫微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姜根华.中学政治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要性及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2]李平.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初探[J].考试(教研版),2007,01.
  [3]宋运来.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8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