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谁来审计审计部门”的制度困惑
近年来,审计部门以其雷厉风行的作风和迅猛有力的“审计风暴”,几乎赢得了众口一词的尊重和追捧。然而,个别审计部门的“不争气”行为也严重透支着公众的信任。如今,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员办事处的低价豪华别墅事件,再度将审计部门推向火山口,也再度引发网民追问:谁来审计审计部门?
网民之所以困惑、失望乃至不满,恰恰出于一种忧虑和焦虑,如果连口碑颇佳的审计部门都丑闻频仍,还有何值得寄望?由此,不禁让人想到了香港廉政公署。1974年2月15日香港廉政公署正式成立,自此香港开始逐渐进入廉洁的黄金时代。香港廉政公署权力极大,某些时候甚至享有“特权”,廉政专员直接对香港特区政府最高首长负责,同时也只向他一人负责。但为何罕见廉政公署官员中箭落马的例子呢?这就得益于严密的监督,耐人寻味的是这种监督更多的是借助公众来监督。香港特区政府为了保证廉政公署的廉洁,委任了四个独立的咨询委员会对廉政公署进行监督,委员会的成员由行政长官委任,都来自社会各阶层。香港还设有独立的“廉政公署事宜投诉委员会”,市民如果对廉政公署或公署人员有意见,可向这个委员会投诉,同时,廉政公署内部还设有调查单位,负责监察职员的廉洁和诚信。一旦查出职员的廉洁和诚信有问题,其工作合约会立即解除。
当然,审计部门并非拒绝外部监督,审计署原署长李金华曾指出,如果没有外部监督,可能会形成“灯下黑”。如何回应“谁来审计审计部门”的制度困惑?审计部门在严肃处理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不妨在制度上发力,向香港廉政公署取经,在制度建设上构筑让公众监督的平台。
喜见政府为垃圾向居民道歉
最近,北京朝阳区政府就卫生垃圾场的臭味影响居民健康,公开向居民道歉,并承诺该问题力争20天内有明显好转,2012年内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政府就环境问题公开向居民道歉,算是一件新鲜事,值得肯定,也值得期待。
朝阳区垃圾臭味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有时候,臭味能够飘到几公里之外,让人浑身难受,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首都的环境和形象。这个问题,经过居民的有序反映、舆论监督和上级领导的重视,如今终于有了明确的回音,令人欣慰。
政府向居民道歉,是执政为民的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的彰显。我们习惯了感谢政府,习惯了对各级官员说好话,其实是一种偏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宗旨,人民通过民主和法制的程序选出了各级政府,就是要求各级政府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什么把官员叫做“人民公仆”呢?就是明确了官员与人民群众的真正关系。倘若官员把自己称为“父母官”,就是颠倒了关系,把自己凌驾于人民之上。
政府向居民道歉,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批评和舆论的监督,而是必须出于真心、真情。人民的政府是责任政府,责任不可推卸,责任重于泰山。经常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和漏洞,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把纠错的成本降到最低的水平,这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好处。如果平时官气十足,对百姓的困难豪不动情,对群众的利益麻木不仁,出了问题后即便“道歉”,也往往是一种“姿态”,很难让群众相信其真情。这样的“道歉”就需要上级和媒体等不间断的监督,别让道歉成为某些官员的挡箭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55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