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活动现状,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问题的多方因素,并根据女性创业活动特点,分析探讨教育机构如何引导女大学生在性别差异方面扬长避短,培养她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选择发挥性别优势或其他优势的创业定位、创业模式、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
【关键词】女大学生;创业;教育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改变就业观念,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自主创业,使大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实践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鼓励高校毕业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以创业带动就业。近年来,女性创业研究也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作为女性创业群体中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探究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制约因素,寻找对策,努力探求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对当前各高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女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为了解掌握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以及她们的需求和期望,2009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持开展了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创业面临三大困难依次是:缺少经验(28.2%)、缺少社会资源(22.3%)、压力大(18.3%)。需要政府提供的帮助:政策支持、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女大学生就业、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健全法制。除此之外,全国各省市不同也展开了对不同地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情况调查,个别地区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创业培训班的女大学毕业生实现创业的仅占2.9%,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业意愿不强。女大学生有的满足于生活现状,有的怕承担风险;有的贪图安逸,缺少创业的欲望和冲动,与男性相比,她们更难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二是缺乏创业资金。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除非家庭条件特别优越的同学,一般大学生创业都需要贷款,而贷款手续繁琐,担保困难,不容易办成,这让许多女大学生望而却步。
三是缺乏合适的创业项目。很多女大学生都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却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对项目的选择也缺乏深入地调查研究,激情创业的多,对项目的风险考虑得少,导致整个创业成功率极低。
四是社会经验、实践经验不足。大学毕业生创业很容易眼高手低,过去总是把创业想得很简单,创业开始后才发现自己一点社会经验都没有,难度远非想像,据调查,全国真正创业成功的比例还不到1%。
二、女性创业活动特征及分析
大量的研究则显示男女企业家创业有来自性别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她们的创业活动有显著的影响,性别特征对女性创业活动和创业行为的影响更是备受关注。
从创业动机方面来分析,女性要么是基于现实或自身的某种困境而被动地被“推”向创业,要么是被创业过程或创业结果所吸引而被“拉”进创业行列。女性创业动机中“推”的因素主要被认为源于“性别的类型化”;婚姻状态、年龄以及可支配资源被认为与女性的创业动机关系密切;价值观对女性职业生涯选择的影响远比对她们商业策略选择的影响大得多,“对男人,成为企业家是一种商业策略:对女人,这是一种生活策略。”
从创业资本方面来分析,在人力资本方面,一般认为男女企业家在受教育程度上差别不大,但女性普遍主修文科,而男性更多主修商科或技术学科。这种非商业背景和有限的管理经验对女性的创业活动有较大影响;男女企业家都将融资列为自己最差的商业能力,在EU的大部分国家,女性更面临缺乏融资和管理能力,女企业家也普遍觉得缺乏商业能力甚至对自己的融资能力给予负面的评价;从创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绩效方面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创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且规模较小,女性很少同时拥有多个企业,她们更喜欢选择独立拥有作为优先的商业结构形式,即使合作创业通常也只有一个合作伙伴;女性企业的经营模式呈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在资源利用上,女性视角更长期、更深层次,个人承诺度更高;在组织结构方面,女性视角更开放、更少秘密、更扁平以及更强调相互联系:在决策控制系统方面,女性企业更开放、更少明确的边界,更强调分享和高度的广泛参与,更依赖直觉和情感,决策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法律是女性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调解失败后最后的诉诸手段(男性组织中法律是解决矛盾冲突的主要手段);女性企业相对较不正规,只有10%的企业有正式章程和/或书面人事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女性企业较为节约,一个员工担当其他组织中两个或更多人的责任;女性经营的商业零售企业特别适合“满足任何顾客在任何时间想要的任何东西”的“不规则”商业策略;随着女性组织年龄的增长,重“亲和”使雇佣置换率较低,从而使女性企业缺少多样性的积累和更异质性的机会。
在创业绩效方面,一般认为女性企业的产业利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企业成长意愿低、发展速度慢或者根本不愿意扩张。但是如果年龄、工作经历和商业领域相同的话,男女企业的生存率没有明显的差别(女性的企业还可能有更高的生存率),而且如果规模相同、尤其是人口特征的差别因素(如性别歧视)得到控制,或将产出与投入联系起来,男女企业的平均销售额和总的绩效的差别都不明显,甚至在加入控制变量后,女性企业的绩效胜过男性的企业,男女企业家的差别不是能力而是投入的不同。在这一点上,中国女企业家的成绩更加骄人,2003年的数据显示,虽然中国工业企业的平均亏损率约为20%,但占中国企业家总数不到20%的女企业家掌管的企业却98%处于赢利状态。
三、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几点想法
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是一件影响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大事,对于促进女性自身的进步与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女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育教学计划,要将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专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以教育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该具备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进行着重测试和训练,以提高女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2.开设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来说,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即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在这三类知识中,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经营管理知识与能力,包括领导科学、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综合性知识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合作共事、公共关系、社情民意调查分析、信息获取、反馈调节等。创业前期商业背景和有限的管理经验对女性的创业活动有较大影响。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单纯的学科教学并不能全提供。要开设活动课程,围绕活动为学生提供同时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展示多方面才能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要强化创业实习和实践环节,鼓励支持校园创业,加强大学科技园等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鼓励与地方政府和创业共建创业实践基地,打造全方位的创业实践支撑平台。以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为手段,积极推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通过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为女大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创业咨询和就业服务,增加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实习的机会。通过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科技竞赛等活动,营造大家参与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氛围,并尽可能地将竞赛中选拔来的成果向应用端延伸,使学生的成果走向产业化。
(三)针对毕业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开展创业项目咨询,增加创业挫折教育指导等内容,有条件的高校要出台校内创业孵化政策和办法。高校可建立专门的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中心,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就业观念、求职技能和就业心态的培训。对女大学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和创业培训,开设各具特色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实践课程,增强其主动就业意识和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营造有利于女性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大男女平等等基本国策宣传力度,增加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要强化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等基本国策的主体行为。加强与新闻媒体部门的合作,建立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长效机制,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树立平等文明公正的社会风气,消除文化思想领域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加大对成功创业女大学生的宣传,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展示女大学生的优势。积极宣传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提高女大学生对政策的知晓率。
(五)引导女大学生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自我完善。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女大学生观念必须主动符合客观形势。一是女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要认清就业形势,客观定位、理性决策、转变观念、放宽眼界,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科学就业观。二是正确认识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可塑性好、忠诚度高、稳定性强、热情、细腻,这些都是女性自身好的物质,在就业、择业、创业时,女性应强化自我认知意识、打开视角、建立自信,努力适应社会环境,拓展就业创业的空间。充分发挥女性自身的优势,要将这些优势转化为职场上的胜势。三是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尤其要注意培养自信心,克服来自各种因素的干扰,尽量排除自卑畏怯、急功近利、依赖等不良情绪和心理,正确对待就业挫折,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彭钢,蔡守龙.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1992(1).
[2]梁保国,乐禄社.论创业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6).
作者简介:方芳(1974―),女 ,湖北麻城人,武汉纺织大学公共课部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7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