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岳梦
浙江省新昌县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农村文明建设成绩卓著:硬件设施逐步改善、活动载体丰富多彩、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农村文明不断进步。但是,在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阵地建设滞后。当前,全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除了小将镇、回山镇、沙溪镇、儒岙镇、澄潭镇、东茗乡、城南乡这7个乡镇外,没有乡镇综合性的文化中心;在农村,约250个村没有文化室,占全县村庄数的60%。在现有文化室、活动室中,设施不齐、设备老化、不对外开放或文化设施被挪用的现象比较普遍,种种原因导致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缺少文化阵地。
二、精神生活贫乏。现在农村物质生活日益改善,但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枯燥贫乏,精神食粮偏少、文化活动不多、文化消费偏低。据调查,有38%的农户近lO年没有买书订报,9%的农户没有看过影碟、听过歌碟。农村量大、面广、线长,
“三下乡”成了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村里集体订的报刊,一般都放在村干部的家里,有的农民一年到头看不到报纸。剩下的渠道只有电视,但电视针对群众急需的农业生产技术、群众渴求的文化生活类的节目很少。因此,很多农民形容自己的生活是“白天忙发财,晚上忙打牌”。
三、陈规陋习泛起。目前全县一些地方的农民生产水平虽然提高了,但一些陈规陋习也沉渣泛起。如红、白喜事讲排场,对老人重葬轻养的不良现象;重男轻女、打架斗殴、修庙敬神的歪风邪气等。经抽样调查显示封建迷信盛行高达45%。
四、“脏乱差”现象严重。“门内三尺有变化,门外三尺脏乱差”是当前农村的普遍写照。农民房前屋后遍布垃圾,公共场所成为垃圾场,禽畜放养随意,乱搭乱挂、乱贴乱画等陋习比较严重。村镇建设无序,村庄布局分散凌乱,农民建房随意而为,“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非常普遍。
综上所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资金投入空泛化。新昌县经济薄弱村面广量大,万元以下的有200个村,1万~3万元的有94个村,村委会连日常支出都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建设各类文化设施了。资金投入的空泛化还使不少农村原本通过多方努力建立起来的阵地、设施因无法维护、更新而陷入自然消亡的状态。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实力,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已是当务之急。
二、思想认识欠到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一些基层干部做事过于讲究回报率,对投资大、期限长、回报率不明显的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部分干部甚至还存在只要经济发展了,精神自然会文明的想法,在实际工作中口号多,落实少。殊不知,正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迫切地需要克服经济因素给人带来的内心和灵魂的冲击。
三、工作方式墨守成规。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普遍存在着“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的困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体分众化、需求分层化但形式与内容单一化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提高农民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度,是摆在每一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四、队伍建设缺人才。人才缺乏是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一是镇乡宣传干部缺位,多数忙于临时性、应急性的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性不高,时间也没有保证。二是乡土人才的流失,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乡土人才更是流失严重,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常常陷于无人组织、无人参与的局面。三是农村难以留住人才,即使花大价钱引进了外来人才,也很难留住,造成了一些村庄无人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5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