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能源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龙

  [摘要]深刻理解我国能源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立足国情,找准问题,制定对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尽快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关键词]能源;对外贸易;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160-01
  
  1 我国能源对外贸易形势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急剧增长,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日益严峻,国际市场能源与重要原材料的价格全面大幅上涨,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对外贸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量总量达28.9亿吨标准煤,中国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一半,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十五”时期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1.3%,这是改革开放后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时期,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能源消费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5.3%和16.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达1.5和1.59,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两个年份。通过能源净出口,我国已成为间接能源供应大国。中国一方面是能源资源需求大国,另一方面也间接充当了能源出口大国的角色。受国际分工、产业转移等影响,我国近年来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更是趋于盲目发展。从我国能源工业总体看,我国出口的“两高一资”类产品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价格相比则显低廉,出口“两高一资”产品,实际上是在变相出口能源资源。
  
  2 我国能源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2.1能源经济运行问题突出
  首先,中国的能源需求将长期持续增长。目前中国能源消费量达到22亿吨,已面临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在今后15年内增加十几亿吨的一次能源供应,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中国必须进一步寻求可持续的能源消费和供应途径。其次,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中国不但要争取国民收入的快速平稳增长,更要考虑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再次,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中国发展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今后,全国总人口将控制在13亿人,耕地保有量保持1.3亿公顷,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
  
  2.2中国的能源需求结构
  讨论中国的能源需求结构问题,首先要关注的是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偏重于重工业的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使能源供给日益紧张,环境问题越发突出。其次,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均衡。能源生产集中于西北地区,消费集中于整个东部和华北、东北一些省份,不仅带来大规模、长距离的能源输送负担,而且引发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一,调整现有产业结构,特别是加速发展服务业。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所占比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方面的增长潜力很大。第二,要实现以开源节流为特点的能源发展目标,还必须解决一系列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在可再生能源等新的能源利用技术研究中,我国已取得可喜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少能源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靠进口。要缩小差距,我国还需要加倍努力。
  
  2.3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对能源需求的大量增加。2000-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了能源生产量,能源供应出现了缺口。从能源消费内部结构看,工业部门是能源消费大户,其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特别是最近几年,工业消费能源的比重逐步提高,2009年工业能源消费量达到13.68亿吨标准煤,占当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9%,其中,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的能源消费量占整个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6.4%、9.5%和0.5%,化工、造纸的能耗比重则分别下降2.4%和0.8%。几个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75.6%上升到2009年的82.3%,重化工业特征在能源消费方面表现得较明显。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时更加大了对能源的需求。从纵向比较看,虽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是朝着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强度更低的方向发展,但是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我国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此决定了能源消耗强度还比较高。
  
  3 我国能源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增长及进出口结构的变化,实质上是国内产业结构与国际产业结构相互关联、资源配置相互影响的表现和结果。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已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较快,但观察能源及主要耗能产品进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正经历着重化工业迅猛发展的工业化阶段。2009年的进口量与2000年相比:煤炭是10倍、原油17倍、燃料油21倍、钢材(包括钢铁丝)21倍、铜和铜合金16倍、铝及铝合金22倍、烧碱近31倍;与同期进口量相比,煤4.7倍、焦炭15.9倍、铜材9倍、铝材12倍、锌及锌合金79倍、纸及制板7倍。对此应作如何评判?应该定义为石油消费的高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之前的消费基数较小。对国外市场依存度的提高,也应辩证地看。
  
  4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协调发展的建议
  
  4.1建立节约型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
  从经济发展阶段和趋势看,我国不能跨越能源消耗量大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因此,必须树立新的产业结构调整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较多产业中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些重要条件已开始具备,最近几年有可能成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较快提升的转折点。
  
  4.3以市场为基础手段,更多地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避免低水平简单重复建设,特别是要运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改变人为压低能源价格、造成严重浪费和低效的现象。另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是片面追求产值、数量、规模、速度,而不考虑成本、消耗、污染等因素,必须注重产品的质量、品种、效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5 结论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无不以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子孙后代的福祉为主旨,美国封存本国的石油资源,日本从1960年即开始购买国外煤炭沉海建矿。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是以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性透支为代价的,不能一味追求速度,盲目跟进,要防止以扩大内需为名,出现第二次环境资源破坏和气候压力。所以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我国能源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方向以及产业结构的选择至关重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9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