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宝珍
摘要:高校数字图书馆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思想认识不统一,导致数字图书馆建设理念的矛盾;其次是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形成资金困难但项目内容却在不断重复的怪圈;三是目前的馆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水平,馆员的信息素质亟待提高。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观念之争;管理体制;馆员素质
数字图书馆的发达程度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主要方面之一,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的数字图书馆事业近年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新生事物,国内外可资借鉴的成熟经验还不多,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还欠发达,但又有着丰富文化宝藏的国家,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并有着自己特色的数字图书馆之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从当前来看,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一、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不统一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来自美国,其建设速度和水平也居世界前列,欧盟、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一些经济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紧跟其后,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有奋起直追之势。不过,对数字图书馆是什么、它与传统图书馆有何区别与联系,具体怎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数字图书馆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① 该观点的核心是:数字图书馆必须借助于传统的图书资源,数字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虽然它还有诸多别的方面。另一观点则认为,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将图书资源数字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数字图书馆并不是在原来图书馆基础上数字化,而是一种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数据中心技术。② 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更多的是后一观点的支持者,并从内涵和外延上大大拓展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他认为,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是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也可以是一次文化的数字勘探。如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能够描绘人类的“生物基因图谱”一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现代文化和人类学家能够描绘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图谱”。数字图书馆是通过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库”。数字图书馆工程实际上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评估和重组的过程,是传统文化的再生。[1]
上述两种认识的不同,首先来源于思想观念的差异,但它体现的不仅是建设思路的窄与宽,而且还有着较为复杂的背景。在较长时期中,后一种观点实际属于主导性观点,并得到国务院和各个部委的支持,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原本就是其成果之一。但逐渐地,两种观点的裂痕变大,并演变为广为人知的“联席会议”和“863计划战略小组”之
争。实践中运作的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超星数字图书馆、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一些地方性数字图书馆基本是沿着第一种观点进行的,对他们而言,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它遵从着市场价值取向。而第二种观点的宏伟设想和蓝图布局则带有明显的学者氛围和理想性,实际转而成为味道较浓的民间观点。
认识上的不统一,导致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缺乏权威的领导、指挥和协调机构,存在犹豫和徘徊心理,无法真正将数字图书馆建设落实到位,从而出现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中寻找网上中文图书比在国内更丰富和更便捷的不正常现象,从而在新世纪加深而不是减轻了已经客观存在的国家和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和“信息殖民主义”,前景令人堪忧。
二、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程度的盲目性
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资金巨大,根据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小组的估计,2001年全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费用达到36亿元,200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拨给国家图书馆数字化改造工程的专项资金就超过11亿元。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用于图书购买的支出为660万元,其中数字化类图书近三成,从采购量来看,数字化类图书约占四成。从微观上看,这些支出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严重不足的,但如果从全国一体来看,却又是十分不合理的。仅就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其数量就超过千家,校内各院系还设置有众多的基层资料室,估计超过6000个,再加上中小学、科研机构、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图书馆和资料室,总数量惊人,他们也同样在积极进行着文献的数字化工作。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小组副组长鄂云龙认为,这其中有90%是重复的。[2]
建设的盲目性不仅是思想认识不统一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所造成的。我国图书馆管理仍是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社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和新兴的网络图书馆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大系统,有公益性性的,有商业性的,如何建设则是各自的事情。分部门管理的图书馆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一定障碍,突出表现在对既有图书资源的重组、数字化的规范、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投资体制问题也是制约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它还进一步决定着图书馆建设能否在更大的范围和力度上引入文化产业的概念,将文化的公益性和数据的商业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笔者的考虑是,应当将完全公益性、半公益性和完全的商业性区别开来,对目前由各级文化部门管理的各级政府图书馆加以改造,成为完全的公益性图书馆。精简队伍,不必在每一个市地设立分级图书馆,而按照文化、地域和原有优势组建几个大区特色性的图书馆,形成“国家图书馆 + 大区特色图书馆”的格局,在网络技术下实现彻底的资源共享。其建设的资金直接来源于政府拨款,但应引入科学的投资评估机制,提高投资的社会效益。对大学和科研机构这类为事业单位所有的数量巨大的图书馆,国家应当采取政策引导的方针,从其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以及知识创造这方面来说,它应当以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若服务于社会和企业,则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因而从整体上看,这类图书馆具有半公益性。同样,对这类半公益性图书馆,政府也应当通过科学管理实施监督,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周期进行的学校尤其是高校的合格和水平评估中,将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重要的办学条件之一纳入测评指标体系中去。应逐步改变目前只考察纸介质图书文献的做法,更多地关注专业文献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将资源和网络共享状态和程度考虑进去,引导各学校尽量减少重复建设,尤其是文化和基础类文献严重重复的现状,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对那些完全商业化的网络图书馆,则主要是提供合理的政策框架,引入竞争,让他们在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范围内按市场规则自由经营。
三、馆员的素质与数字图书馆的要求相差较远
传统图书馆要求馆员更多的成为工匠,他们在图书的采编和流通中不仅具有专门知识,而且技能娴熟,手工操作成为主要的形式,和读者的关系也更多的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网络意义的数字图书馆则完全不同,基于信息技术使它具有全新的内涵。首先,图书和文献信息由传统的纸介质形式演变为以光电介质为主体,如电子出版物、电子信函和各种形式的BBS站等。其次,工作内容和范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数字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成为社会和企业的信息平台,这无疑将包含着大量的商用数据库,而非传统的比较纯粹的以文字和符号为主的文献资料形式。而且,如何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去筛选和甄别有价值的信息,不仅成为数字图书馆馆员工作中崭新的内容和新课题,而且要求他们成为知识丰富的人,甚至是专家。最后,用户群整体信息素质的提高和多元化的出现,使得过去那种简单的和机械的流通形式完全不能适应这一新要求,它要求馆员既要较熟练掌握IT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能对专业软件达到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服务的过程中随时解决用户遇到的各种困难。这点对于那些完全商业化的网络图书馆馆员来说更显重要,因为,服务体贴化是市场价值的主要源头之一。
因此,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注意馆员队伍的建设,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应改变现有的馆员队伍结构,充实IT技术和专家型人才。从我国目前来看,图书馆馆员队伍中具备较广博和深厚专业知识的人员比例低下,通晓IT和数字图书馆技术者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流通中的一线人员,相当一部分还是传统的工人身份,只是停留在图书资料的借还等较简单的工作流程上,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甚至成为教工家属和子弟的栖息之地。二是积极进行岗位培训和达标工作,推进馆员素质特别是其信息素质的迅速提高。根据馆员的原有基础、知识和年龄结构的不同开展层次性的和有针对性的IT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教育,传授网络条件下信息采编、检索和服务的技能,进行专业演示,提出达标的合理时间表,对其进行业务水平评估,实施执政上岗制度。三是形成馆员终身学习的氛围和平台。信息技术不仅是动态的,并且是一日千里的,它每一次的变化都会带来信息检索技术的飞跃发展,甚至出现全新的技术方式和实现手段,这无疑是对馆员的一大挑战。因此,终身学习就成为对馆员的必然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从制度上保证终身学习能成为现实,推动馆员个人业务培训的常规化和周期化,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数字图书馆知识和技能等有关讲座,鼓励馆员参与信息服务和情报研究的过程,从本质上提高馆员的信息素质和水平。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基传.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数字勘探[N].光明日报,2002-07-17.
[2]王宏亮,那佳.国家数字图书馆迷雾重重[N].经济观察报,2002-06-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5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