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红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体系也在逐步健全、完善,高等教育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高校的办学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遇到了不少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对高校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体制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得到了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入,高校的办学环境也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经济活动多样化,经费矛盾问题更加突出。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资源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培养更多的社会适用人才以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已经成为各高校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所有者缺位”。高校出资人主要是政府,政府是高校净资产的终极所有者,政府将这些资产交给高校自行经营和管理,并不要求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政府对其投资,但并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造成所有者缺位。
   2.在资产管理方面,重钱不重物,国有资产的损失浪费严重。不少学校的管理者,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收支严格,保管妥善,出了差错及时查找纠正,但对经营性、非经营性固定资产都不计提折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只重视价值管理,忽视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不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造成财务账务上只有价值总额,而没有资产的名称、数量、使用年限。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求大求新、重复购置资产、购入资产闲置不用、使用效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实验材料等低值易耗品采购分散,库存管理无科学性等。
  3.经济责任尚未落到实处。校内各岗位的经济责任在相当一部分学校中的规定并不具体明确,内部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和完善,一旦出现投资失误或资金流失,校长、副校长和财务处长、基建处长、资产处长等谁应负什么责任,谁是第一责任人,往往难以界定。经济责任不落实,归根结底是作为法人代表的校长和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领导的责任不落实。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对所属二级单位未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未能明确划分校内各单位在财务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
  4.财务监督难以体现。虽然《会计法》强调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财务监督体系,但是单位内部监督是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财务监督的主体往往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承担着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双重任务,而会计人员的自身的利益是与其所属部门结合在一起的,当学校利益与所属部门利益发生矛盾时,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可能只维护部门利益,靠各部门的会计监督显然是十分有限的。
  5.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伴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高校财务活动的空间不断拓展,财务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长期以来,高校在强调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同时,忽视了财务管理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有的高校将一些不具备财务管理知识的人安排在高校财务管理领导岗位,而专业财务人员往往只是高校的记账员、出纳员,外行领导内行、外行管理内行。同时,高校财务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职业判断、沟通协调能力差,更谈不上运用新技术、方法去分析判断,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和进行财务管理创新。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高校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但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而且高校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财务管理的弹性相当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
  2.体制方面的原因。为什么学校会有固定资产没入账,会有投资项目账上没有反映?这不仅仅是疏忽或技术上的问题。校办产业、总务后勤及基建等二级财务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学校内财务、基建、资产、投资之间管理脱节,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原因。
  3.领导者财务管理意识较差。长期的上拨下用、多拨多用、少拨少用的财务核算和经费分配管理习惯,仍深深地影响着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许多高校领导,非常注重教学和科研,注重争取上级教学科研拨款和学生收费工作,但往往忽略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许多高校虽设有财务管理科,但财务管理人员很少,仅为会计人员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三、解决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国民对教育的投入成本日益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问题日益重要,这就要求高校对财务管理要有新思考,要通过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管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1.加强政府对公办高校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了解高校资金的使用情况,从当前高校的行政化管理现状看,仅仅依靠高校自身加强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管,是难以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的。只有在更严密的监督之下,高校才能有意识地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科学管理、依法管理,也才能有效防范大额资金流失的风险。
  2.完善学校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有效遏制资源配置浪费和防范高校对外投资贷款出现的风险隐患等问题。在财务、资产、基建、后勤等诸多经济活动管理部门形成一个有机体,使之紧密联系、相互制约;重视财务基础性工作,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运用市场机制,对闲置资产进行市场评估,以确定处理价值,防止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加大对专利、信誉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学校资产购入管理,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审计后付款,减少资金流失。
  3.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制,在统一领导下进行适当财权分配,明确各权力主体的责任,把权、责、利结合起来,促进高校对资源的二次分配和管理。根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把收入分配与创收相结合,把经费使用与办事效益相结合,把落实自主权与履行经济责任相结合,增强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财经工作运行机制;根据合法性、实用性、导向性原则,确定高校每一层次每一岗位相衔接的责任目标体系,责任目标要体现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财务管理的水平、效益,考核指标既要可行,又要有一定的高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创造性;加大经济责任考核力度,在坚持财务公开、发挥群众监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审计和社会中介组织等专业技术力量,加强对权力主体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奖优罚劣,并把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高校经济工作良性循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与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而且将长期存在。因此,高等学校需要得到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的经费投入,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与此同时,作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工作者,也要面对新形势积极进取、努力工作,认真地抓好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高校成为一个资源配置合理、资源充分利用的节约型、效益型高校,为提高教育质量、办成高水平的大学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洪珍.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2,6:136-137.
  [2]杨良超,刘飚,高敏.高校经济责任制下的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4,1:39-43.
  [3]朱一新.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4,9:118-120.
  [4]黄力.高校财务管理应对发展新趋势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4:5:48-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5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