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内部评级体系 支持价值创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新宇,杨华
摘 要:商业银行当前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贷款向大客户聚集和部分非中心城市行信贷业务发展滞后的两种倾向。这两种发展倾向如进一步加深可能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收益水平和渠道建设,进而对银行未来的价值创造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结合实际工作体会,简要分析了商业银行现行内部评级体系对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倾向所产生到影响。最后从支持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就改进内部评级体系提出了加重管理者的经验判断、细化内部评级系统设计、对特定信贷事项评级等思路。
关键词:内部评级;信贷管理;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F2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134-02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倾向及其影响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两类倾向
1.非中心城市行信贷业务发展滞后。从实施“中心城市行优先发展战略”以来,商业银行中心城市行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在中心城市范围内,商业银行在业务规模、经营效益、资产质量、市场份额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与同业比较,商业银行各项资产负债业务、盈利水平均名列前茅。然而与中心城市行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相对应,非中心城市行信贷业务多年来却发展缓慢,有些行甚至趋于萎缩。
2.贷款向大客户聚集。自“双大”战略以来,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主要围绕着“优质大客户”做文章。“中心城市行优先发展战略” 实施后,商业银行针对“优质大客户”的信贷业务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优质大客户”是大型商业银行的重点客户,对商业银行在较短时间内提升信贷资产质量,扩大市场份额意义重大。“确保服务于大中型企业的优势地位”成为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战略导向。在战略的指导下,商业银行各项政策指标也体现了投向大客户的牵引作用,在此导向下,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主要集中投向于大型客户。
(二)信贷业务当前发展倾向对商业银行未来的影响
1.对信贷资产收益的影响。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优质大客户”这块金融市场,一方面,始终处于“白热化”的竞争状态,优质大客户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重点对象,大客户对贷款的议价谈判能力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大型客户的资金自给能力增强,对商业银行贷款的需求将日益下降。即使其有资金需求,大客户也会利用资本市场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品获得低成本的融资,“脱媒”现象日益突出。从客户角度出发,多与一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就多拥有一条融资、结算或理财的金融渠道,还可以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寻价,获得更多收益。与多家金融机构发展合作关系是大客户的基本策略。在此情形下,“让利”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竞争大客户信贷业务的重要手段。信贷资源集中投向优质大客户,不可避免的带来资产收益率不理想的局面。
2.对服务能力的影响。对于服务行业而言,渠道建设往往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成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金融服务能力,其中网络渠道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大型商业银行的服务渠道资源是很重要的竞争壁垒。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在短期内很难具备成规模的全国性服务渠道,从而决定了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市场竞争的局限性。通过多年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建成了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点,占据了成熟的经营口岸;建立了全国资金结算系统,保证了客户资金结算的安全、高效等等,这些网点和系统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服务渠道。保证商业银行服务渠道的健全、高效是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一些全国性的大型公司之所以选择与商业银行合作,在很大程度上看重的就是商业银行的网络渠道。双方成功合作,除了主办行的积极努力而外,协办行的大力配合功不可没。
在当前层级管理的体制下,各个分支行仍是独立考核单位。各分支机构KPI指标的完成情况,决定了全行员工的收入以及参与全行内部资源配置的能力。在信贷业务仍是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源和业务拓展重要手段的现实条件下,一些经济欠发达的非中心城市行信贷业务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该行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导致部分非中心城市行网点建设投入不足,员工士气和工作技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非中心城市行如果长期得不到良性发展,服务能力下降,将形成商业银行网络渠道中的服务“短板”,将使得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二、内部评级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影响
1.内部评级系统的指标设计较宽泛,用单一标准衡量各行业客户,评级结果的精确性不足。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评级系统从系统性风险、财务风险、信用记录和基本面风险等方面对公司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评价,其中,系统性风险评价包括区域风险。这些评级指标的设计实际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把全国各地的客户进行排队衡量。
由于设定了区域风险,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被赋予了较高的系统性风险,导致这些地区的所有客户信用评级结果整体低于其他地区。客户信用评级是信贷管理的基础,后续的信贷准入、授信审批、经济资本占用等都由此发展而来,如果在客户信用评级偏低的条件下拓展业务,一方面,需要提高贷款定价、增加贷款担保等合作条件来抵消较高的经济资本占用,不利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由于整体客户的信用评级偏低,在行内信贷资源分配中又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非中心城市行信贷业务发展滞后的局面,促使信贷投入的两极分化,在信贷资源的配置上容易出现“马太效应”。
2.信用等级与客户规模直接挂钩、基本面指标过于笼统等不利于客户细分。客户的规模是商业银行客户信用等级的一项重要要素。从一般意义上讲,“客户资产规模大相应的违约概率小”,这个命题基本成立,但其逆命题“违约概率小就必然资产规模大”是否成立就值得商榷了。受此规定影响,一些经营稳定,效益尚好的客户由于资产规模不够大,内部评级结果往往在A及以下等级。
另外,从理论上看,内部评级基本面分析是很重要的评级因素。基本面分析可以较好地体现客户自身的管理特质。但分析商业银行现行评级系统,其中的定性分析指标过于笼统,而且指标的选择缺乏统一的规范,随意性较强。从实际评级结果来看,定性分析对评级结果的影响程度较低。客户的财务指标分析对评级结果影响力相对更大,这种评级设计模糊了客户的特性,同样不利于了解客户,发现其经营亮点,改善其评级结果。
三、对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改进意见
1.辩证认识风险量化技术,重视管理者的经验。内部评级是数理统计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以往历史数据的分析来预测未来。受数理模型中变量有限、历史数据来源不足等等因素的制约,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内部评级我们应坚持辩证的态度,一方面,重视内部评级的合理成分。推行内部评级不仅是适应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量化风险,满足测算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推行内部评级可以统一全行的风险偏好,规范全行经营行为,牵引各级行执行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当前的内部评级还处于初级阶段,数理模型量化风险,准确反映现实风险的能力还有限,因此,不应将内部评级模型形成的结果绝对化,而应允许适当的修正。
2.树立“生态层”的观念,细化内部评级。现实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存在不同层次的经济主体,其间有特大型的企业,也有微小企业以及赤贫者,不同的经济主体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层”。不同层次的经济主体都有其特定的金融需求。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努斯领导的孟加拉“穷人银行”――格莱珉银行的“意外成功”说明,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每个经济层次都有市场机会。商业银行与那一层次的经济主体进行业务合作取决于这家银行的战略定位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倾向于发展中心城市和大客户这些经济社会的“高端生态层”的根本原因还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
从实际情况看,能够与大客户打交道的毕竟只有一部分分支机构。商业银行大部分的分支机构,尤其是非中心城市行在其经营区域内缺乏大客户资源,这些分支机构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做好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其市场机会在于“中层生态层”。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实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努力巩固、扩大大客户信贷市场的同时,应以前瞻性的眼光探寻不同经济区域的中小客户信贷市场的风险管理技术,为以后的发展培育新的价值增长点。一方面需要我们调整信贷业务的发展策略,调整业务流程,另一方面需要我们改进内部评级体系等风险管理工具,建立中小企业的评价体系,客观认识中小企业的真实风险,把握不同“生态层”的风险特点,为信贷业务拓展提供技术支持。“锦上添花”相对容易,而“沙里淘金”则需要高超的技能了。
3.建立对特别事项的评级机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类交易活动千差万别,商业银行按部就班的信贷管理流程有时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需要。商业银行现行的管理制度适用面较宽泛,关注了客户的共性,却没有细分不同客户的特性,执行中没有余地,既影响了效率,又容易丧失商机。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审视自身的信贷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手段。落实到内部评级,商业银行目前的内部评级只能满足通常情况下基于客户本身资信能力开展的传统信贷业务,而对于基于特定经济活动产生的融资需要,现行的评级方法就无“用武之地”。从“违约概率”的本意出发,我们能否建立一套评级机制,通过分析计量借款人的特定的经济活动,来判断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贷款本息或履行相关义务的可能性,从而得出评级结果。如果能够建立这种机制,将有助于商业银行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促进公司业务转型。
参考文献:
[1]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 武剑.内部评级理论、方法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 才立忠.开展业务创新 增强市场竞争力[N].建设银行报,第2277期.
[4] 孙淑丽,宋久明.加快战略转型 发展对公业务[N].建设银行报,第2308期.
[5] 陈小宪.风险资本市值――中国商业银行实现飞跃的核心问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6] 田玲.德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 吴明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1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