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付一凡

  摘要:通过阐释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及二者的关系,采用SWOT分析方法论证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特征,探析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对中原经济区促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绿色持续创新 循环经济 SWOT分析 风险投资
  中图分类号:F0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142-02
  一、绿色持续创新的理论及其SWOT分析
  (一)创新的内涵
  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奠定他一生事业基础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 (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特别强调,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创新总是先由个别人进行的。但创新活动所得到的利润鼓励其他人模仿,形成创新浪潮,这时整个社会生产率提高,社会就进步了。
  (二)绿色持续创新的内涵、特征及评判准则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Enterprise's Green &Sustainable Innovation ,ESGI)是指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断地推出、实施旨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的绿色创新项目(如绿色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原材料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商业化,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的过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具有绿色性、时间持续性、经济效益增长持续性和企业发展持续性等基本特性。走绿色持续创新道路已成为一些优秀企业的首选。
  根据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基本特征,我们给出四个相应的基本评判准则:(1)绿色准则,即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实施的创新项目应具有制造过程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或降低、消除所提供产品的有害物含量或环境污染等绿色特性。(2)时间持续性准则,即企业的绿色持续创新过程应能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一般应在十年以上,至少五年。(3)利润增长持续性准则,即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应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4)企业发展持续性准则,根据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即意味着发展,因此,企业的绿色持续创新应能导致企业的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定义和评定准则,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界定所研究的具体企业的创新过程是否已经实现了企业绿色持续创新。
  二、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 SWOT分析
  SWOT分别代表: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SWOT分析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类似我们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权衡”思想。SWOT方法的基本点,就是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使其内部能力(强处和弱点)与外部环境(机遇和威胁)相适应,以获取经营的成功(表1)。
  
  
  
  
  
  
  
  
  
  
  
  二、循环经济的本质――绿色持续创新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循环经济”一词,循环经济立刻引起世界各国的热切关注。循环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有机结合与循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各种经济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其目的是通过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实质是通过物质资源的循环和集约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物质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均衡。
  (二)循环经济与持续创新的关系
  企业持续创新是微观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则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经济发展的路径,二者虽然视角不同,但殊途同归。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实现绿色持续创新,只有企业持续创新才能从总体上实现社会经济的循环发展,而循环经济的持续运行又从制度上保证了企业持续创新的推行。
  三、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必要性与路径探析
  (一)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中原经济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先天不足,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靠大量资源消耗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即高投入、低效益、重污染的模式。一方面,工业发展将增大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显现出了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我们明显地看到,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的背后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作为代价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就不可能持续进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却不断增长,如果这两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当,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走绿色持续创新之路,循环经济才能得到实现。
  2.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循环经济发展除了在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上具有积极作用外,其自身所要求的“再利用”、“再循环”必然需要一定的技术储备做支撑,从而推动我国政府和企业自觉地去采用先进技术,在整体上带动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实现持续创新提供一个缓冲空间,使我国经济不至于因增长模式的急剧变化而影响发展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外,更是在科技不能即刻取得飞速进步情况下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一种替代选择。
  3.只有绿色持续创新才能实现循环经济
  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企业自己没发明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但能成功地引进别人的新产品、新技术并将其产业化,也是一种创新。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这方面的成绩还能算差强人意,引进了不少新产品、新技术。目前的问题是,随着发达国家产业调整和向外转移传统制造业的过程逐步完成,而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新产品而迅速崛起的中国一般制造业逐步成熟,再靠引进就越来越难了,特别是关键的核心技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只有绿色持续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由于资源相对贫乏,中原经济区企业应该特别关注如何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的问题。从当前情况看,对我们这样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可是持续发展的大事。另外,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既包括改进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技术性工作,更包括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任务,尽管这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要走的路还很长。只有坚持绿色持续创新,才能把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二)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1.企业建立绿色持续创新体系
  企业必须制定和实施绿色持续创新战略,建立绿色持续创新体系,推动绿色持续创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要树立正确鲜明的绿色观,针对所处的生态环境,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和实施以科学为指引的绿色持续创新战略,并从宏观和微观出发,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绿色持续创新的内部动力机制、外部激励机制、信息传递机制等复合机制体系。
  2.政府的制度保障
  由于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是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和自上而下式制度变迁,所以,应增加政府有效的制度保障,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保护环境。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组成部分,因此,只有积极地绿色持续创新才能为循环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和激励。资源和环境问题植根于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当前,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社会转变:一是要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将环境代价计入发展的成本,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以真实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中原经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要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绿色持续创新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3.实现绿色持续创新的智力储备并实现绿色技术产业化
  企业应该在人才储备方面培养批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1)提倡有实力的企业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全面、扎实的专业化学习和研究;(2)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互补、紧密合作。两者紧密结合,既能吸引科研机构走向市场,推动科研机制改革,也能帮助企业攻克绿色技术创新难题,实现绿色技术产业化。
  4.借鉴国际研究成果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国外政府和企业交流合作,了解国外循环经济和持续创新理论的发展情况,学习国外的经验,特别是了解国外在生态环保技术上的研究成果。中原经济区应加快对循环经济理论和绿色持续创新理论的研究,政府及企业也应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
  5.拓展绿色持续创新的融资渠道
  发展风险投资,可考虑由政府引导商业银行、高新技术大企业等投资主体,建立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等风险投资机构,设立种子基金、创新基金等风险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1-06-18
  作者简介:付一凡(1982-),河南许昌人,硕士,助教,从事创新营销研究。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 向刚.企业持续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 薛进军,荒山裕行,彭近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第一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3-25.
  [责任编辑高惠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2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