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国民消费观念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清志,王臻
摘要:完善国民消费观念是发展低碳经济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分析当前国民消费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国民低碳教育和强化人们能源意识,从根本上转变国民消费观念,树立低碳消费意识,构建低碳型社会。
关键词:低碳经济;消费观念;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013-03
引言
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1]中提出低碳经济以来,全球都在呼吁经济发展要向低碳经济转型。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的热点话题。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能源需求对低碳社会的构建提出巨大挑战。妥善处理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但从目前我国能源结构现状来看,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似乎可行性并不大,因为中国富煤少油的资源结构不可能短期改变。然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空间仍然很大,那就是改变国民消费观念。把低碳思想贯穿在每个公民的实际行动中,将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一、 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的提出最初是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需要降低碳排放来避免气候的急剧恶化。后来,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加深,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和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低碳经济的概念也相应延伸到节约能源,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低碳经济低排放、低能耗的特点不仅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与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结合,有利于降低能耗,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低污染的特点更是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提倡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造福当代人及后代人;低物耗要求人们培养节约意识,在经济、人口、资源、社会等方面达到全面协调。所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可持续发展将促进低碳经济的改革和实施。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人文水平和生活质量。要全面实施低碳经济需要各方面兼顾,最根本的是要改变国民消费观念,找出与发展低碳经济相悖的方面,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 国民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低碳经济的概念提得很响亮,但多数人对其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发展低碳主要是限制重工业的发展,与自身没有多大关系;认为一个社会的运转是需要重工业来保障的,大型的工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虽然高能耗,但也要鼓励发展,只是一些小型的工业,能源效率比较低的,是可以加以限制的。其实发展低碳并不是与个人自身没有关系,恰恰相反,低碳经济是点点滴滴汇集起来的,任何节能的、防治污染的、环境友善的行为,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所以,需要对国民消费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出错误的消费观念。
(一) 面子消费观念
中国人无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也不论贫穷与富裕、市民或农民,都有着很强的面子情结。在社会上,面子消费往往伴随着能源的高排放。这里以私家车的面子消费为例。
从统计局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逐年攀升,从2005年的1 848.7万辆到2009年的4 574.91万辆,其间每年都呈上升趋势。汽车虽然是人们的正常生活需要,但其中不乏面子消费在作怪,那就是“这年代,要是没有自己的车,怎么在社会上混”。特别是人们对大排量车的追求更是越显突出,人们普遍认为汽车的排量越大,说明车主越有消费能力,在社会上越有地位,导致同事间、朋友间相互攀比,本来是用小排量车的人也换成了大排量车。
汽车数量(特别是大排量车的使用)的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能源消耗的增加,汽油的需求量会因此急剧上升,汽车排放的尾气会使大气污染更加严重,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会因此与日剧增。另外,汽车数量的增加还会造成城市的交通堵塞。交通堵塞造成的危害除了表面上的时间浪费外,还隐藏着能源浪费,因为汽车在拥堵的道路上时停时走对汽油的消耗更高,造成相当可观的经济损失,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称,我国每年因为交通堵塞造成的损失达到了GDP的5%~8%。
(二)注重商品过度包装
近年来,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消费标准也开始发生着质的变化,追逐高品质、注重包装的观念比较严重。厂商为了顺应人们的消费心理,对商品包装也进行了调整。食品方面,散装产品逐渐被包装产品所取代,大包装也慢慢变成了精美的小包装;礼品方面,“礼轻情义重”渐渐淡出人们的思想,包装的奢华成为了礼品轻重的象征;服饰方面,人们崇尚名牌的心理越来越严重,于是广告包装的力度被加强了。
无论是实体的包装还是广告形式的包装,过度追求的行为都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包装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均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国内紧缺资源。另外,为了对包装进行特别的美观设计和直接从事车间工作,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此外,从大包装转向小包装意味着包装物的增加,加重对环境的污染。
(三)没有节能意识
我国的居民住宅一般都不是节能保温建筑,冬天对暖气的依赖很强烈,要求全天24小时的供应,对能源消耗非常的大。房地产开发商也没有采用新型节能保温建筑材料意识,物业管理上不重视采用间歇式供暖等措施。另外,由于电价和水费在国家宏观控制下一直保持低价位,虽然处处都有节约用水、用电的标签,也没能引起居民的足够重视。
用水方面:有的人刷牙任水流淌、洗澡涂沐浴露时不关淋浴喷头;工业上使用高耗水设备,我国万元产值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农业浇灌中大多数还是采用漫灌的方式,每公斤粮食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城市洗车并未采用节水型洗车设备,多数仍是直接用自来水管冲洗;另外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低。
用电方面:办公室电脑整天待机、使用大功率电灯、超市里采用敞开式冰柜进行海产品的冷冻;工业上使用大功率电机进行小负荷工作,造成多余电功率的浪费等。
(四)“一次性”消费品的嗜好
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为了适应快速的生活节奏和节约时间成本,人们倾向于使用一次性商品,却忽视了这些一次性物品的高物耗、高污染。
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年耗林木资源近500万m2。然而我国却是一个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仅有18.21%,人均森林占有量不足10m2,仅占世界人均的13%左右。
环境污染更是不容乐观。早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每天扔掉一次性餐具就达300多吨,北京每天废弃快餐盒就达10多万个,列车上更是高达100万个以上。重庆平均每人每天消费1个塑料袋,扔掉大约13.4万公斤聚乙烯,旅馆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一次性牙刷、牙膏、梳子、拖鞋等进入垃圾场[2]。今天,这种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甚至有加剧的趋势。
三、 改善国民消费观念的策略
低碳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面对这样的消费观念,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使低碳经济的思想深入人心,得到良好的发展与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
(一) 加强政府监管,出台相关政策
首先,针对“面子消费”观念中人们对汽车购买量的增加,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鼓励各城市发展快速公交,达到各站点能够准点到达,使人们对公交的信赖度提高;同时,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用栅栏隔开,给自行车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在此基础上,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汽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汽车,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
其次,针对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在生产者方面,控制其商品的包装在一个合适的限度内。如德国的《包装条例》中就明确规定:包装容器内空位不得超过容器体积的20%;包装容器内商品与商品的间隙应在l厘米以下;商品包装容器内壁的间隙应保持在5毫米以下;包装成本应在产品总成本的15%以下等[3]。甚至还可以采取生产者给经营者只提供产品,不提供包装,把包装环节转移到经营者的方式。经营者在对外销售时,同种商品应对消费者提供不包装、简包装和精包装三种可供选择的类型,这样就控制了生产者由于过度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为发展低碳经济向前迈出了更大的一步。
最后,在节能方面,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在房屋外面加节能层以保持室内的温度长时间控制在一个小的温度变化范围内,供暖公司采用间歇式供暖方式,减少能源消耗。水电使用方面,应该在技术层面上改进工农业用水效率,工业上改进供水设备,农业上传统的漫灌改用喷灌和滴灌;同时,加强监管,对直接排放污水的企业加大罚款力度。另外,电价梯度计费在其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统一政策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同时兼顾不同收入居民的承受能力,保证大多数居民的电价基本稳定;还可以采取限制电功率的措施,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普通家庭、学校、企业等平均使用的电功率大小,再乘以一个相应的系数得出它们正常使用的一个功率值,强制人们改变不节约用电的习惯。
(二)加大宣传力度,进行低碳教育
除了在政策上引导人们改变消费观念外,还应在宣传和教育上加大力度。
首先,要加强环保意识。地球的资源是有限度的,过度的开采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地球对垃圾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超出其自净能力就会带来环境问题,因此,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是缓解城市污染状况持续恶化的有效途径。在产品设计中,更多的使用环保材料;在建设过程中少用稀有原材料,多用废料、余料或回收材料;城市主办一些以环保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企业生产过程中更多的使用节能材料和污染少的材料,更多的循环利用产生的废弃物。
其次,大力倡导节约意识。公共消费方面要加以控制,对单位公车的使用要有明确的使用用途,办公用电要倡导人走灯灭;鼓励人们对公共汽车的使用;提高对雨水的储存、调节、利用率,把对雨水的利用列入节水规划,生活上人人关心节水,时时注意节水,把节约用水行动提高到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高度,形成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另外,要防止奢侈和浪费,戒除以高能耗为代价的“便利消费”观念,自觉抵制对“一次性”商品的消费;超市里提倡更多地采用封闭式冷冻,不使用敞开式冷柜。
(三) 强化能源意识,倡导清洁能源
强化人们的能源意识是转变国民消费观念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当人们从思想上意识到能源的短缺,个人必须为节约能源作贡献时,人们的消费观念才能不断得到改善。据统计,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利用率仅为30%[4],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有着巨大的潜力。无论是加强能源技术研发,还是不断提高能源加工转换率,都能达到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的高效使用。
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对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资源都比较丰富,而且技术水平也提高了很多,为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提供了保障。清洁能源的使用不仅能有效减轻水源和空气质量的污染,也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结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不仅是我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低碳经济要求改变各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观念,做到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可以采取从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强制人们改变消费观念,到加强宣传教育,鼓励人们转变消费观念,倡导清洁能源,强化人们的清洁能源消费意识,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策略,对现有的一些消费观念加以转变,使中国早日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迈进。
参考文献:
[1] 吴涛.低碳经济[J].价值工程,2010,29(20):7.
[2] 志商.一次性消费品给国人带来了什么[J].科技信息,1999,(4):31.
[3] 张晓文.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分析及法律对策[J].中国包装,2009, (2):100,103.
[4] 陈武,李云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与能源发展策略[J].中国矿业,2010,19(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3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