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新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祝保梁

  摘要:传统城市化片面追求人口集中度,导致城市就业难、道路塞车、房价攀升等许多城市问题。提出新城市化的评价指标:综合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经济势力、资金势力等方面因素,绘制了一幅崭新的、向传统城市化革命的城市化方式蓝图。
  关键词:新城市化;衡量指标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60-02
  
  一、中国传统城市化的衡量指标和问题
  什么是城市化?一般的概念是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凸显城市在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生活条件、文化氛围等方面比农村快、高、好。而对城市化的衡量,则主要采用人口的集中性指标,即:
  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全国人口×100%
  这一指标的概括曾引起一段时期部分省市追求城市化以片面增加城市人口为主:一是流动人口汇聚,二是城市区域扩大,把原属农村的人口划入城市,如市管县方式,等等。这样的造城运动的确使全国的城市迅猛增加,据统计1995年我国城市641个,2008年达到655个,增加14个,即每年增加1.08个城市。
  所以,关于中国什么时候进入城市化,一种观点认为是改革开改后的三十年,另一种认为从1995年开始,因为从官方正式文件提出城市化是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应该说,城市化真正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是从20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此时,全国人口流动潮形成,尤其是民工潮涌向城市,典盛期在90年代中期。同时,城市产业集中到空前高涨水平,初步形成大城市优势的经济圈,如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等等。
  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从产业集散效果、成本节约、文化聚合等方面必然需要有城市化的过程,通过城市化解决发展的集约问题。
  经历二十多年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大多数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城市经济日益壮大,形成最活跃的发展因素。同时,一些城市问题也逐渐凸显,并成为发展的瓶颈。
  首先,人口过分集中带来大量就业问题、住房紧张问题,从而影响城市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统计报告,1995―2000年城市就业率96.9%,2000―2006年96%;2006年以来95.8 %,即平均每年有4.2%的人存在就业问题。住房紧张成为城市另一大问题,按2009年摸底,需要安排廉租房达1 000万户,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1 540万户,需安排经适房540万户;同时,城市房地产价格攀高,2010年底平均房价比上年同期上涨21%以上。这些都是因为城市人口聚涨,带来就业和住房需求的膨胀。
  其次,未加节制的城市配套设施扩张带来环境恶化,空气、饮用水污染和噪音等,使部分城市成为不宜居城市。由于城市人口增多,贸易物流量增大,城市承载的机动车量在不断增加,造成出行难、承运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政当局只有无休止拓宽改造城市道路,铲平住房和公园绿地,改成百米宽的混凝土大道;为解决城市交通,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消耗巨大能源,同时带来城市热效应,市民须忍受汽车尾气、噪音,甚至承受意外风险如酒驾威胁,等等。
  再次,城市化之初以扩大市域和产业做大为前提,到一定时期后就导致城市区域功能混乱。许多城市同一区域混合产业和居住、贸易、物流等多种性质,功能无法归并,规划上不合理,使产业发挥不了效益,市民居住不安定,城市管理成本升高。
  这许多问题的归因,就是人们把城市化与人口聚积等同起来,忽视人口过分集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甚至颠倒了人作为城市本源的关系。因此,当我们被迫面临解决许多城市问题时,当我们站在新城市化转换关口上时,我们必须深刻检讨原先对城市化与人口集中同等化的错误,从而思考和探讨新的城市化定义和衡量标准。
  二、新城市化的认识
  新城市化是从传统城市化发展而来的。所谓新城市化是城市功能外延,城乡联动发展,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展,形成不同于以往仅限于通过拓展城区而发展城市的规律性现象,并出现了新的地域实体。按照美国的发展情况,新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的分水岭是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从而经历住房从城区转移到郊区的居住郊区化,再把市场搬到住户的地方即购物城化,以至把产生财富的手段即城市化的本源动力搬到住户地方,导致边缘城市兴起的三个发展阶段。
  所以,新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具有根本的区别:
  第一,人口逆向移动。传统城市化人口向城区移动,边远地区向中心城市移;新城市化人口则由城区向郊区移。
  第二,产业规整的不同。传统城市化对产业发展饥不择食,企业落地分布杂乱,城市缺乏规划或规划跟人走,缺乏科学性;新城市化追求产业合理布局,清整城市不合理产业,进行城市功能归类。
  第三,城市区域含义不同。传统城市化是将城市周边地区包括县城、乡镇划归城市管辖,把辖区人口都统计在城市人口内,并允许郊区人口向城里流动;新城市化是城市发达的延伸,它不仅是城市人口的外流,还包括资本、生产资料等要素外移。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导传统城市化向新城市化转变呢?
  1.建设与环境矛盾的因素。传统城市化的发展,势必无休止地拓建市政设施,包括扩建城市道路,布设给排水管网和强弱电管线,扩大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等。这些建设越多,城市环境破坏越大,为解决建设与环境恶化的矛盾,便引发了新城市化运动。
  2.发展与限制措施的矛盾。一些城市为缓解建设与环境的矛盾,推出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如限驾措施、限网措施等,限制措施以牺牲发展和牺牲便捷为代价,又激发了与发展的矛盾。如2010年宏观政策扩大内需时一方面鼓励汽车销售,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又无可奈何地推出限购措施,生产与城市管理的矛盾逐渐尖锐化。
  为解决这些矛盾,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如,英国为解决城市塞车矛盾采取间接限制的措施,对市内个人购车不限制、亦不支持。英国由于城市古建筑物多,拆迁拓宽道路的做法显然不可取,所以政府把大量的福利放在公共交通上,大力发展地铁、公交、的士,让市民觉得坐公交便利、快捷且省钱,私家车红绿灯多、停车难、停车费昂贵,让市民自觉放弃购车,从而限制城市车流量。
  美国则走完全新城市化道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便着手城市郊区化改造,六七十年代完成购物城化,目前已普遍兴起边缘城市化浪潮。美国新城市化做法十分成功,他们基本完成了传统城市化人口向郊区转移的过程,基本解决了传统城市化中建设与环境的矛盾问题,市内塞车也从根本上缓解。
  新城市化的形成,向传统城市化的认识提出挑战,相应衡量和评价城市化的指标也必须加以创新。
  三、关于新城市化转化方式和评价指标
  中国目前正处在传统城市化向新城市化转换时期,其指标评价应兼顾不同的转化方式。就中国国情兼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历史文化古城和新型城市并存的特点,新城市化不能采用单一模式。
  其一,对新型发达城市应鼓励走美国式的新城市化模式。通过城市建制的扩大,规范城市功能,科学调配和建设城市设施。大力提倡园林城市、优美城市建设,建成最宜居又是产业金融中心城市。
  其二,不发达地区可因地制宜,走英国式的间接限制和保护模式。在间接限间接制政策作用下,市民自主选择,减少私有量,增加公用投资,达到供求总体平衡。
  其三,中国式限购办法。通过强制性限制措施,控制城市流量规模,让消费者在不便捷前提下寻求新的出路,达到要素外移的目的,并同时边整改市政布局、完善功能,边调整发展战略、适时转型。
  对此,关于新城市化的评价或衡量,不能用简单的人口对比,必须兼顾要素综合发展的因素。如:
  新城市化率=城市财政集中率×城市信贷资金集中率×城市人口集中率
  其中:城市财政集中率=城市财政收入/全国财政收入×100%
  城市信贷资金集中率=城市信贷资金投放量/全国信贷资金投放量×100%
  城市人口集中率=城市人口/全国人口×100%
  设计新城市化率指标具有如下意义:
  1.可以评价城市要素流转及配置情况
  首先是效益比较。传统城市化与新城市化的归结点即生产要素效益率。传统城市化的建设矛盾已严重影响资源使用,使效益递减。这种递减或增加,在设计的新城市化指标中能得以刻画。
  其次是成本比较。传统城市化的运营成本比新城市化高昂,资金使用出现逆向,出现信贷资金向农村流动,这在新城市化指标中亦可见一斑。
  2.可以评价新城市化的核心作用。新城市化率高的地方已不仅是人口的集中区,它更是高收入、高效益的地区,这样的地区企业愿意来,人才留得住,能创造高新科技产业。它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势力,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3.对城市化发展有正确引导的作用,避免再犯片面追求人口集中的造城运动,使新城市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4.有利于解决传统城市化遗留的许多疑难城市问题,可从中寻找正确的方法。
  5.有利于不同城市之间城市化的公平比较,剔除人为因素,真正以发展见长。
  新城市化的指标衡量方法不仅仅是个统计问题,它更是新时期对城市化的认识问题,也是检验一个地区是否已步入新的城市化轨道,是否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城市化遗留下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的标准尺度。虽然,我们的探讨充其量只是肤浅认识,但却提出了从今以后,十二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我们要建设怎样的城市化,我们又将如何解决诸如城市塞车顽症、房价攀升等许许多多的城市病。这些问题通过设置一套正确的评价和衡量指标体系,澄清认识,理清法思路,岂不具有引玉的功用?
  
  参考文献:
  [1] 王旭,罗思东.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地方政府[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艳玲.美国城市更新运动与中心城市改造[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3] 许铁臻.城市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4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