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协整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艾华丰, 冯尔捷

  摘要:基于2000―2008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设定面板协整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关系进行分析非常必要。在此期间,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总体看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显著,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亦显著,但这两种效应均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金融发展;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面板协整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014-0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攀升,同时,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研究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中国城市化推进动力机制的研究上,不同的学者分别从工业化、产业结构转换、投资、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对城市化发展贡献的角度,研究了城市化的主要动力问题,尽管不同学者对此认识并不一致,但他们提出的共同结论是中国过去的一元或二元动力已被当今多元动力所代替(丁登,2000;邓德胜,刘京锋,花琪,2008)。这些研究涉及农业人口转移、工业化进程、三产贡献、投资主体变化、政策作用等。然而作为联系上述要素的一个重要纽带――金融,其如何支持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应是当今必须关注的问题。从现有文献看,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是研究的重点,尽管有些学者从金融对城市化建设支持的角度探讨了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但缺乏相应的实证分析(邓德胜,刘京锋,花琪,2008;饶华春,2009)。
  相对而言,关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陆铭(2004)等通过对于1987―200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并且考虑了城市化指标的内生性问题之后,研究发现,城市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国内外许多其他学者,例如李实(1999)、Shi等(2002)、郭军华(2010)等都得出城市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考察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一)变量选取和定义
  1.城乡收入差距
  现有文献中,国内学者常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度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度量方法没有反映城乡人口所占的比重,因而不能准确度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选择泰尔指数度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以tlit表示第i个横截面单元t时期的泰尔指数,其定义和计算公式如下:
  tlit=in
  其中,j=1,2分别表示城镇和农村地区,zij表示i地区城镇或农村人口数量,zi表示i地区的总人口,pij表示i地区城镇或农村的总收入(用相应的人口和人均收入之积表示),pi表示i地区的总收入。
  2.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由于无法找到各地区完整的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数据,我们用农业人口代替农村人口,非农业人口代替城镇人口,以户籍统计的各地区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csh)来衡量城市化水平。
  3.金融发展
  衡量金融发展的代表性指标有麦氏指标和戈氏指标。麦氏指标为广义的货币存量和GDP的比率,即M2/GDP。戈氏指标,又称金融相关比率,是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占GDP的比重。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数据资料的限制,无法收集到各地区的M2资料,国内研究大都采用戈氏指标来度量区域金融的发展。
  (二)数据说明
  本文样本期间选择2000―2008年。除人口外,本文的原始数据来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另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没有提供完整的分地区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数据,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只有部分年份提供分地区的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数据,为此,我们用农业人口代替农村人口,非农业人口代替城镇人口(陆铭,陈钊,2004;曹欲,陈晓红,马跃如,2009)。
  二、面板协整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一)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面板单位根检验主要是判定面板数据的稳定性问题。在时间序列中,如果非平稳时间序列对另一非平稳时间序列回归,在这种情形下,标准的T和F检验是无效的。面板数据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近年发展起来的面板数据单位根的检验方法多种多样,比如LLC、Breitung、IPS、ADF-Fisher和PP- Fisher等。
  本文分别对Lnfd、Lncsh、Lntl3个变量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中的ADF-Fisher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这里之所以将变量以对数的形式出现,主要原因是为了反映金融发展与城市化、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弹性关系。
  从表1中可以看出,Lnfd、Lncsh、Lntl序列,都接受原假设,认为存在单位根,我们可以认为这四个变量的原序列非平稳。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拒绝原假设,认为不存在单位根,差分序列平稳。因此,各变量的面板数据都为一阶单整。
  (二)面板协整检验
  1987年,Pedroni提出面板协整检验方法,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可以将来自时间序列和来自时间序列协整检验的势很弱的缺陷,从而得到稳健可靠的结论。为了保证结论的可靠性,本文采用Pedroni提出的7个Panel Data的协整统计量(Panel v、Panel rho、Panel pp、Panel ad、Group rho、Group pp、Group adf)验来对三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即Lnfd、Lncsh和Lncsh、Lntl和Lnfd、Lncsh、Lntl。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估计结果看,Pedroni的各统计量基本上在1%或10%的显著水平可以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这表明变量Lnfd、Lncsh、Lntl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
  (三)面板协整方程的估计
  为了描述金融发展的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的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分别给出如下两个面板协整方程:
  1ncsh=αit+βit1nfdit+μit(i=1,2,…,N;t=1,2,…,T)(1)
  1ntl=αit+βit1ncsh+μit(i=1,2,…,N;t=1,2,…,T)(2)
  其中,方程(1)是以金融发展的变化作解释变量,城市化的变化作被解释变量,其中βit表示金融发展的相对变化而导致城市化的变化;方程(2)是以城市化的变化作解释变量,经济增长的变化作被解释变量,其中βit表示城市化的相对变化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
  本文采用Pedroni(2000)提出的估计一致性面板协整方程的全面修正估计量(FMOLS)对方程(1)和(2)系数βit进行估计。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对城市化以及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分区域及全国总体的面板数据进行FMOLS估计,结果如表3。
  表3中的数据显示,方程(1)中的系数全部显著为正,方程(2)中的系数大部分显著,有正也有负,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更详细地说,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将会导致城市化的变化呈正效应,这与邓德胜(2008)研究结论相一致。同样,各区域城市化水平变化将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呈负效应,这与郭剑雄(2005)和陆铭、陈钊(2004)研究结论相一致。同时,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区域的协整系数估计量差别较大,这说明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城市化、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效应不尽相同,差别较大。
  三、结论
  通过对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笔者得到以下结论:
  1.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全国范围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水平的进程,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国内的金融发展水平相比国外来说,还处在相当低的水平,我们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制。
  2.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总体而言,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显著。但各区域协整方程估计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相反,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有东北、西南、西北。可以看出,虽然城市化有利于人力资本的流动,但由于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仍然实行着城乡分割的户籍政策,一些地方实行的户籍“准入政策”实际上是让富人成为城市居民,贫困的农民仍然留在农村,这就使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因而,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做好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最终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
  [2]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3).
  [3] 程开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动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7).
  [4] 陆文喜,李国平.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
  [5] 曹裕等.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J].统计研究,2010,(3).
  [6] 邓德胜.中国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9).
  [8] Todaro.M.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19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