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财务控制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澄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多,其已成为高等教育行列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而在目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在分析高职院校内部财务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及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财务控制;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92-02
内部财务控制在任何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中都处于核心地位,它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高职院的内部财务控制,就是为了保证高职院业务活动(教学、科研、管理)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务预算的实现,确保财务管理的有效及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及程序的总称。在现今,高职院普遍存在规模扩大和资源有限的情况,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财务控制,才能确保高职院目标的实现,否则,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败德行为。
目前,虽然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各高职院都建立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但具体实施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规范和控制作用。本文就是在分析高职院内部财务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及改进对策。
一、高职院内部财务控制现状分析
(一)思想上认识不足,对内部财务控制重视不够
部分领导内部财务控制概念不清,理解不正确,生怕内部财务控制会束缚、控制他们所分管的事物,使自己难以施展才能;某些领导认为内部财务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对此不够重视,大大削弱了财务控制的效力;甚至还有领导破坏既定的财务控制程序,导致内部财务控制流于形式。
(二)内部财务控制滞后
当今高职院校已经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经费来源也已由政府统一拨款方式转变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新局面。但现今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滞后,未能适应新情况、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内部财务控制的项目不够全面。如“产、学、研”一体化经营是很多高职院校的特色,但很多高职院未建立对外投资等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程序不够规范,普遍缺乏风险意识,不考虑投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二是内部财务控制约束的对象不够全面。在实施财务控制时,有些高职院校约束的只是对财政经费进行处理的会计人员,而对各校办产业和后勤实体的会计工作人员则约束得很少;三是内部财务控制的范围不够广泛。很多高职院往往强调对财政性经费的内部财务控制,而弱化了预算外特别是创收经费的财务控制;还有学校未将二级财务纳入内部财务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四是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缺乏协调配合。高职院的内部财务控制是涉及到人事、国有资产、教务、建设规划、科技开发、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等多个部门的管理控制系统,各个部门虽然都有自身的管理办法与手段,但从学校整体控制系统来看,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综合控制,容易造成综合运行上的矛盾、低效率,使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和优化,甚至出现失控情况,制约了学校事业发展;五是财务参与学校决策不够。由于高职院发展迅速,还尚未形成完善的经济决策机制,很多高职院在进行经济决策时,财务管理部门参与程度不高,学校对外签署的经济活动方面的合同或协议及其他文件,征求财务管理部门的意见不够,不利于学院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较为严重
高职院校对会计工作人员过分强调服务意识,弱化了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并给财务审批人员一种思想上的误导,只要有经费指标就能审批,而对经济事项本身的合法性及审批程序的规范性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有时会计工作人员稍微提出疑问或者发现弄虚作假情况,向领导反映却得不到各级部门及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这一切都导致了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监督失去了刚性。
以上所述的现状导致了高职院校内部财务控制不完善,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有:一些严控费用如差旅费、会议费、电话费和车辆维修费严重超支,挤占教学经费和科研经费;货币资金控制不力,出现“小金库”现象;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等职责未严格分离,物资的领用未按规定手续办理,多年来毁损、报废、短缺、改造的固定资产不作账务处理,造成资产账实不符和严重流失;会计资料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此,加强管理,对高职院校内部财务控制进行改进和完善已势在必行。
二、加强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财务控制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
一方面,强化学院领导的财务法规意识和财务控制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当前加强高职院校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遵守财务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尽可能避免在内部财务控制实施时,过多的“人为”因素干涉而使其丧失刚性和严肃性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在学院内树立全员性和全程性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内部财务控制不仅仅是学院领导是事情,也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审计等少数部门与工作人员的事,它是一个整体管理系统,与学院其他部门、单位都发生关系,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内部财务控制才能真正发挥效用,不会流于形式。当前主要应在全院内树立八种财务控制意识,即全面预算控制意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意识、授权批准控制意识、会计系统控制意识、信息化技术控制意识、财产保全控制意识、风险控制意识、内部报告控制意识。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体系
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高职院的财务、会计制度。健全、完善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制度是高职院校财务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高职院的资金只有在各个运行环节上得到控制,才能防止被恶意占用和无意滥用,从而为资金的有效使用提供制度条件。一个合理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应包括:货币资金及相关资金的控制制度;资产管理和处置的控制制度;投融资风险控制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内部监控制度等。二是搞好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高职院校的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是一个导向器,引导着高职院资金的获取和配置,同时还可为学院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将一切资金纳入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中,可以防范资金的无序使用,确保学院资金的运作处于时时掌控中。三是合理配置财务管理权限。党委会、院长会、教代会、工代会及各个管理层构成了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在高职院的财务管理中,保证各个层次在一定范围内独立行使权力,承担相应责任,享有相应利益,同时又彼此制约,任何一方都没有无限的权力。一般来说,财务战略决策权必须集中在高职院校党委会,而日常的财务战术决策则可授权于各个管理层,由管理层负责实施,并以责任中心或责任制的形式细化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合理配置财务管理权限有利于避免代理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高职院校财务危机,从而有效保护各方利益,达到相互协调和制约的作用,保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四是建立内部稽核、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监督和评价机制。内部稽核是一种制约人与人、部门与部门或人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可以防止错误与舞弊发生;而内部审计则是对财务控制的再监督,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济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高职院校内部财务控制设计是否严密有效,其次是内部财务控制设施是否一贯有效实施。
三、完善信息沟通系统,协调内部财务控制与其他部门的运行
高职院校可以以校园网为依托,整合学校网络资源,建立完善信息资源库,建立基础平台,网络平台,通过校务系统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最终实习数字化校园目标。校务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反过来带来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流程的改造,更大发挥网络财务作用,充分协调内部财务与学院各部门的运作,使得学校财务对内外部需求作出的反映更为及时、高效、准确,从而大大提高内部财务控制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谭华林,杨小娟.高校财务控制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1).
[2]董恒.对高等学校内部财务控制的思考[J].职业时空:研究版,2007,(7).
[责任编辑 陈丹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