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区建设中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毛 丹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基建投资规模逐年增大,基建财务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新区建设的特点入手。针对其财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高校;新区建设;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109-02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等院校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力建设新校区,基建投资逐年加大,高校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基建财务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运用专业财务知识,促进基建资金的有效运用,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的管理,保障基本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成为高校基建财务人员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新区建设的特点
1.建设项目规模宏大。一般高校的新区建设是整体规划,一步到位,诸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艺术楼、食堂、学生公寓、体育馆、运动场等多个项目建设同时进行,征地规模是老校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少则一千亩,多则好几千亩。
2.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基建资金由从前单纯依赖国家财政拨款逐步发展为向社会自主筹资,形成国家财政拨款、学校事业收入自筹、社会捐赠、银行贷款、BOT融资等多元化筹资渠道,资金的多元化性质为高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建设项目纷繁复杂。大学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众多,配套性要求高,每个建设项目都要经历立项、选址定位、地质勘探、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等一系列程序,牵涉招标代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城建规划、公安消防等众多单位,再加上高校内部的使用部门、监察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等,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矛盾需要协调,增加了高校建设项目的复杂性。
4.工程工期要求紧。随着高校升本、扩招及随之而来的教学迎评工作的展开,高校的新校区建设一旦开始,旋即进行高速运转之中,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工期要求非常紧,一般要求在九月份新生入学前竣工。而校园建筑有个配套使用的特点,学生公寓、食堂、操场等建筑和设施必须与教学楼同时建成。因此,建设者须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完成建设工期总体控制计划。
5.建设周期长。一般来说,一个建设项目从决策到实施、实用阶段,一般需要三到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在此期间,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形势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诸如可能会遇到政府征地拆迁政策的调整、贷款政策的调整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建设周期。
二、高校新区建设中的财务管理现状及缺陷
新区建设中,基建资金的频繁流转要求财务管理适时跟进,将财务活动与基建投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项目和谐有序地发展,确保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始终处在最佳控制状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发现了高校基本建设中的许多财务问题。
1.建设项目严重超预算。出现了建设项目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给施工管理和工程决算带来很大的麻烦和隐患。究其原因,有的工程是为争取立项而故意编制较低的概算,有的工程是根本就没有编制明细的工程预算,依靠拍脑袋临时拼凑的数据,缺乏科学依据的预算其准确性必然受到影响,造成超计划拨付工程款,最终导致投资成本居高不下,基建项目投资效益差。
2.投资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管理。在基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上缺乏广泛细致的调研和民主监督意识,导致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贪多求全、边建边改、建完后改变用途,或者挪用建设项目资金,因资金不到位造成延工损失。
3.财务管理制度控制不到位。某些高校在思想上重视基建财务管理,但却执行不力,相关的规章制度可以找出一大箩筐,而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工程是仓促上马,赶时间抢季节,很多具体事情往往是跳过规定程序来办理。
4.基础管理薄弱。如基建合同的签订不够严密,执行不够严肃,存在随意违约的现象。新区建设相关经济合同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专业性强,要求参与合同签订的人员必须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在签订合同时注意其逻辑的严密性和内容的全面性,注重文字推敲。但是实践中大多数合同的内容都不够全面,条款之间不够严谨,甚至还存在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不符的地方。
5.基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较差。高校的基建会计大多是事业预算会计兼职,知识面窄,只能按照传统会计要求进行简单的事后记账,对工程建设相关知识都比较陌生,甚至根本不懂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知识、合同管理知识等,这样就很难履行基建财务的日常监督职能,对工程预、决算的审核,工程量的确定及各种费用支出是否合理也就无法进行准确判断,严重影响了基建项目建设成本核算的真实性。
三、新区建设中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体系,完善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基建工程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涉及单位和部门多,因此基建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它更是一个管理体系,是整合规划建设、监察审计、物资管理等部门资源,集各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明确区分各部门权限及经济责任而构建的一个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工作高效的管理体系。高校财务部门应在遵循国家统一的财经法律制度基础之上,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工程结算及报销审批权限、各项工程物资管理措施,根据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概算和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切实做好资金的组织与供应工作。
(二)建立基建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管理体制
即抓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个重点环节的工作,从基建工程立项着手,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工程概算、勘察设计、招标监理、物资采购、财务结算等各个阶段实施全方位控制(见图1)。
1.事前监督。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活动实施之前进行预防性监督。其一,做好立项前的财务可行性分析,发挥基建财务在项目决策中的管理和控制作用;其二,引入目标管理,运用限额设计方案,把投资成本控制工作提前到设计阶段;其三,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投标制度,切实降低工程成本;其四,强化合同管理,主动参与合同谈判,从财务角度对合同条款(如工程款拨付依据、比例及时间,预留质保金比例,工程量增减计价等)进行严格把关,精打细算。
2.事中监督。是在新区建设活动中进行的监督,贯穿于整个建设活动的始终。基建财务人员应随时深入施工现场,多与现场人员沟通,了解核实工程进度,对施工质量、材料质量及到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每一笔款项都能够按规定用途使用。按上级部门批准下达的投资计划、施工合同约定的价款、工程预算、工程进度、付款程序对支出项目的金额是否合理、手续是否符合规定进行严格把关,核对无误后办理付款手续,努力做好事中控制(见图2)。
3.事后监督。在建设活动发生后对其结果进行监督,主要以基建财务报表的方式来分析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核准工程量,对工程款中的超付或遗留款项提出合理意见,准确计算待摊投资,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及固定资产移交手续。这个环节将规划建设、计划财务、监察审计等各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各部门按规定程序在竣工决算准备资料上签字,对整个工程建设做个全面总结,如各种资料的归档、剩余资产的清点、债权债务的清偿等。
(三)基建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基建财务人员要突破传统会计工作的局限性,向管理型会计转型,一方面不仅要熟悉高校财务会计制度,还要熟悉基建工作的主要环节和过程,熟悉建设计划、预算定额、工程进度及工程材料方面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法律、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把财会工作逐步转向对基本建设全过程的核算和监督。,
总之,高校基本建设的目的是改善校舍及配套设施,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丰富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财务的反映和监督职能,控制建设成本,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推动高校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红 梅.中国高校多元化筹融资途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
[2]毛 丹.高校新区建设中经济合同管理的财务介入[J].现代经济信息,2010,(2).
[3]谭红梅.扁校基建工程投资控制的探索[J].财会通讯,200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