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生物实验教学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皮小英
摘要:阐述利用替换实验, 实物模拟实验,多媒体虚拟实验三种实验教学策略来弥补因学校条件不足造成实验教学效果不佳现象。
关键词:替换实验;实物模拟实验;多媒体虚拟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52-01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及科学探究创新等能力。然而全国中小学生物实验开展情况资料表明, 许多学校往往因条件不足, 实验器材不全或实验过程烦琐不开展实验。只是让学生学习理论的实验, 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无法得到提高。 面对诸多实验开展不足的因素, 我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实践发现以下几种策略能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一、替换实验让实验教学正常开展
替换实验就是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某些材料或试剂,致使实验操作无法开展,根据相同的实验原理,改用其他材料或试剂替换原有的材料或试剂,获得相同实验效果的实验方式。
实例1,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 ( 必修 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一节中, 渗透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材特别安排了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演示实验教学。然而, 在我校实验室暂时没有演示实验中的玻璃纸(半透膜)材料, 致使演示实验无法开展。为了开展这个演示实验, 我用鸡蛋的卵壳膜替换演示实验中的玻璃纸, 其实验效果较明显。制取半透膜的具体方法是:取一个新鲜的鸡蛋, 从中部打开, 将内容物倒出, 用食指和拇指将卵壳弄成小的碎片, 注意不要损坏卵壳膜, 然后将卵壳膜上卵壳剥下, 用水稍稍冲洗即可。
二、实物模拟实验直观揭示内在规律
在以往的中学生物教材以及有关资料中还很少涉及事物模拟实验,随着近几年的教材改编,模拟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及应用,一提起生物实验,人们就会联想到,动物、植物等生物材料,显微镜、试管、解剖器等器材,但是现在我们所讲的实物模拟实验却不相同。实物模拟实验是指以研究实物模型来揭示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物模型――对象的类似物来认识对象,得出其中的规律的实验。从实验形式来看,实物模拟实验似乎不是“实验”,它更像是劳动技术,只要学生动手制作便能完成。实物模拟实验所用材料也往往除与生物体稍为沾边的“真实性”之外,其余的实验材料都是“非生物材料”如硬塑料片、细铁丝、乒乓球、绳子、木棒等。
实例: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中,就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模型――对象的类似物来认识对象,通过对模型的制作来理解对象的结构。其实验操作是用五边形硬塑料片代表脱氧核糖,用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代表四种不同的碱基,用一些圆形的塑料片代表磷酸,然后用一些细铁丝按照DNA分子的特点进行连接组装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三、多媒体虚拟实验辅助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虚拟实验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技术仿真或虚构各种实验环境及对象,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观察、操纵、构建其中对象,完成各项预定的实验项目,以获得体验或有所发现。
实例:青蛙的解剖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事先寻找或制作虚拟青蛙解剖的课件,学生在实验中用鼠标代替了过去在实验中使用大头针、镊子和解剖刀来操作,学生只需按下鼠标就可以在该点钉钉子、划切口,使用虚拟解剖刀,可“剥”开青蛙的皮肤和肌肉,观察骨骼等结构,了解青蛙的内部构造。
三种实验教学的优点:(1)实验材料简单,常见易得。(2)操作过程简便,效果明显。(3)实验污染少,可持续使用。(4)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5)实验结论快速准确。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实验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弥补广大中小学真实实验开展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不足,替换实验、实物模拟实验和多媒体虚拟实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困难和不足,能有效增强实验教学的效应,他们将越来越被广泛推广及应用。[责任编辑 陈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