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春花
摘要:零距离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学说打破了文化传递与保存的时空界限,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有可能与人类人体的生命相分离,不断地积累、更新和变革,在各种社会形态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零距离教育;师生关系;素养;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226-03
一、何所谓零距离教育
零距离教育是指在全面实行校本管理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相处融洽,以一个完整的、标准的、理想的学生形象,融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有关的问题进行随时、随地、随即进行倾听,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达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零距离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基本素养
1.基本素养――能熟练运用母语及计算,以便能在工作岗位上和社会生活中达到个人的目标,同时也能为发挥个人的潜力打下基础,能对传统型和媒体化材料读、写、听、说、算、数学推理与解题等。
2.科学素养――知道与理解个人在决策、参与公民与文化事务以及经济活动中所要求的科学概念与科学过程。
3.经济素养――能确定经济问题、不同的选择方案、费用与收益,能分析经济情境中的激励因素,能考察经济条件与公共政策改变所带来的后果,收集及组织经济证据、权衡费用与收益的利弊。
4.技术素养――知道技术是什么,如何发挥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具体目标。
5.视觉素养――能运用传统媒体和21世纪媒体,解释、运用、鉴赏和创造图像或影像,促进思维、决策、沟通和学习。
6.信息素养――能评价信息,有效地查寻、整合和运用信息。
7.多元文化素养――能理解与鉴赏不同文化之间在习俗、价值和信仰等方面的异同。
8.全球意识――重视与理解世界各国不同组织、国家、公共与私立机构实体、社会文化团体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二)创新思维
1.适应及应对复杂情景――能调整自身的思维、态度与行为,以适应当前或未来的环境,能把握时间、资源和系统条件,处置多种目标或任务。
2.自我导向――能提出与学习相关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提出计划、安排时间与精力,独立评价学习质量和来自学习经验的任何产品。
3.好奇心――有求知的欲望或引导自身开展探究。
4.创造性――对个人和文化来说是新颖的、原创的和有价值的行为能革新和承担风险;思维开放灵活但在适当时候又能聚焦收敛;好动好玩但又能够约束自己和有毅力;充满想象但又能面对现实;善于与人沟通,同时善于反省自己;学习充满热情、认真负责,同时又有理性客观的态度;有闯劲、有活力,但同时善解人意;不受约束,也能以传统为伍。
5.承担风险――对出现错误持平常心,不抱残守缺、限于常规,敢于应对挑战,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完善和成就。
6.高层思维和合理推理――能将分析、比较、推断、解释、评价、综合等认知过程运用于不同的学习领域和问题解决情境。
(三)有效沟通
1.团队精神与协作――能两人或两人以上协同努力、众志成城、合作解决问题、创新产品及完成学业。
2.人际技能――在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交往情境中,能解读和调节自身与他人的情绪、优势与局限。
3.个体责任感――个体有能力调节和运用技术来实现作为公民、家庭成员、社区成员、学习者和劳动者角色之间的平衡、完善和保持生活的质量。
(四)高产出
1.社会与公民责任感――用促进公共福利和保护社会、环境和民主理念的方式调节技术,并监督其使用。
2.互动――能运用多种现代工具、传播手段和过程生成意义。
3.对结果能区分轻重缓急、提出规划及进行管理――能有效地组织达成某一项目或问题的目标。
4.具有提出相关优质产品的能力――能提出理智的、信息化的或物质的产品,或来自于学生运用现实工具解决交流的现实问题。
5.有效地利用现实工具――运用硬件、软件、网络及其他设备沟通、协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三、零距离教育的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一般原理
1.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与改变学习行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说和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与发现式的学习。其主要理论有格式塔的完形学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学说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说等。
3.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二)学习的心理条件
1.发展智力因素与学习的效果。智力水平往往影响着学习水平,并制约着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
(1)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2)记忆力是智慧的仓库。(3)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是智力的核心。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掌握科学原理与概念,还是解决各种难题与创作,都离不开思维活动。(4)想象力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5)注意力是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2.培养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效果。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给予一定的重视。
(1)动机是学生是进行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2)兴趣是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或爱好某活动的心理倾向。(3)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反应。情感伴随着学习过程的始终,直接地影响着学习活动的效率。(4)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各种困难,调节内外活动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任何有意义的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意志的参与。只有具备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才能勤学苦练,最终取得成功。(5)性格是个性特征中的核心特征。良好的性格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消极的性格则会压抑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和思维潜能的发挥,有碍于学习活动的展开,抑制人的成才。
3.知识、技能的迁移与学习的效果。(1)应尽可能使具有高度概括性、包摄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成为教材的中心,使教材更适应学生学习,是促进迁移的有效途径。(2)注重对比练习,防止负面迁移。应将新旧知识与技能的不同目的、要求、条件和练习的方式、方法等加以明确的对比,使学生在对新旧知识和技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清晰的认识与把握。(3)把握学习时间,强调规范训练。如果同时学习两种新的内容,应在牢固、熟练地掌握一种知识或技能之后,再去学习另一种知识或技能,才不会产生负迁移。
四、零距离教育的教师要求
(一)教师的角色协调与转换
由于教师角色的社会期望理想化和学生期望的复杂性,使教师角色具有多重性、多样化的特点[1]。教师扮演的角色有:
1.传道者,作为社会文化的代表和传递社会的正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2.授业者,作为掌握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师长去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3.管理者,即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和班级学生的管理。
4.示范者,即作为先学者和人格典范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5.监护者,是作为学生家长的代表保障学生在校的成长和权益。
6.辅导者,作为学生的年长朋友去关心他们面临的困扰和困难,协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作为教育专业人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直接制约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素质要素。
1.基本素质。教师的基本素质有三个方面组成:专业精神、师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1)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于敬业、进取创新和积极奉献的风范精神。
(2)师德素质。师德素质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调节教师活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等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
(3)业务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丰富的、超越所教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扎实的学科知识;三是相关的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智慧与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和经验。
2.新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中国基础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新的教育模式必然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5]。
(1)教育家的意识――不仅能出类拔萃地工作,而且能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形成自己的、较为系统的、独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2)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创新和改革是教师不断提高自素质和创造新业绩所必须的,也是教师享受自我实现的乐趣和怡情的需要,否则教师会对工作没有兴趣和热情。
(3)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研究,增强理论指导的自觉性,向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路子。
(4)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整体健康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就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5)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职业是以获得和处理信息为主的职业,因此这方面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掌握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特别是要能掌握运用电子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多种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要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多媒体教学的一般知识和技能。
(7)法律意识――随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教育立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纠纷和法律事件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教师必须有法律意识。
五、零距离教育的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在内容上是学习、被学习与共同学习的关系。教师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对于新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彼此鼓励,共同学习。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尊重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活动个体。为此,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虽然学生知之较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3.师生关系在道德上是相互监督与促进的关系。教师的师德水平、精神风貌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比拟的精神挑战。它既给学生一个榜样,又在与学生的相互监督中不断地得到升华。
六、零距离教育的实施
(一)学科课程的实施
1.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境特点和变化培养一种学习策略[2]。(1)激活与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觉醒与兴备状态,有利于对知识的接受与吸收。(2)分析学习情境。要把握住学生学什么(what)、何时学(when)、在何处(where)、为什么学(why)和怎样学(how)的问题,以提供选择学习方法的依据。(3)选择学习方法、制订学习计划。(4)执行学习计划,实际地使用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把有关学习变量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联系起来对照检查,以估计所能达到的效果。(5)维持或更改已选用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6)总结性地评价选用的学习计划与方法所达到的效果,为这次学习的反馈与下次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2.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习的差异教学,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个人个性的有效途径。
(1)按学生的成绩分班。保持年级界限,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灵活编班。(2)按单元组织教学。它不再按章节顺序甚至打乱学科界限来组织教学单元,以学生自己独立活动为主,教师仅提供咨询与辅导。
(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
综合实践课程是探究、体验生活的课程。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旷世名著《爱弥尔》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假如一个科学家带着他的书和仪器被流放到一个荒岛上,他将不会再自找麻烦去研究太阳系、万有引力定律或微积分。他甚至再也不会打开书本;但他也不会静止下来,直到他把荒岛的最偏僻的角落都探究完毕。
由此观之,探究和创造是人的自然天性。尊重学生的自然天性是摆脱教育专制、进入民主教育的基本标志。
(三)生活观的培养
由于教师和学生相处的十分融洽,所以能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给学生树立一种新的生活观,培养新的生活态度,并引导学生探究生活。
七、零距离教育的实用性
(一)零距离教育促进人的发展
1.零距离教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进行相应的教育。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具体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先有喜、惧等一般感情,而后有理智感、道德感等。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决定了零距离教育的一切思想品德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传授都应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并注意到各阶段的衔接,既进行阶段性教育,又向他们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2.零距离教育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进行相应的教育。零距离教育根据学生是否达到成熟而开展相应的教育,使学习与成熟相适应,既不早于成熟,也不晚于成熟,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期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3.零距离教育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进行相应的教育。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学生的发展阶段性,以及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是相同的,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性。零距离教育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又掌握每阶段中那些可变性,通过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发展的可能性,促使学生较快的发展。
4.零距离教育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进行相应的教育。发展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是无处不在的。但零距离教育不仅认识到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而且又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具有各种个别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零距离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1.零距离教育的经济功能。首先,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把一般水平的劳动者转化为专业水平的劳动者。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零距离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科学理论得到充分的储备,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从而推动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2.零距离教育的政治功能。随着人的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年轻一代能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并且促进政治民主化,使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得到加强,为政治思潮和政治舆论奠定基础作用。
3.零距离教育的文化功能。零距离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学说伴随学校的产生而产生,它打破了文化传递与保存的时空界限,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有可能与人类个体的生命相分离,不断地积累、更新和变革,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形态中发挥着作用。
综上所述,要迅速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仅需要有党、政府和所有教育人士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要依靠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时代意识的、具有现代教育理论背景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教育技能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21世纪理想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等.当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270.
[2]袁振国.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122-126.
[责任编辑陈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1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