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语用原则社交语境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立新

  摘要:语用学的研究使人们意识到它在社交语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一切言语的使用必定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研究语境与认知的关系及语境与话语的关系有助于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社交语境的相关性、预设性和得体性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用学;社交语境;话语;认知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199-03
  
  一、引言
  
  语用学的深入研究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语境作为交际的前提而存在,决定着话语的意义。它对信息传递、逻辑推理、话语解释都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在社会上的言语交流都是处于某个特定的社交语境(socialcontext)中进行的。这个社交语境主要指说话人使用语言和听话人理解语言的客观共处环境。言语交际双方心理上的认知环境各不相同,但各自的认知环境中却包括有他们共处的社交语境”。(何自然,1997)社交语境直接影响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如果他们对社交语境有足够的了解,并能恰当地加以利用,就能获得较好的语境效果,交际也就能取得成功。
  
  二、语境与认知及话语的关系
  
  1 语境的界定与构成
  语境(context)是语文学家、语用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及认知学家等共同关心的课题。在语言界,“语境”的概念在不同学派、不同学者那里,既有术语上的不同,也有定义上的区别。但他们各有侧重,因而很难取得一个理想的界定。Martin&Ring ham(2000)的《符号学辞典》给语境定义为:语境一词指在任何特定的所指单位之前的或伴随该单位的语篇,语义赖之而存在。在这个意义上的语境,可以是清晰的、隐蔽的或情景的。如作政治演讲时,清晰语境可以是说话人作为立论依据的各种文件,隐蔽语境可以是导致作此演讲的事件或理由,而情景语境当指作演讲时的种种环境的组合,它们对所产生的语义有影响。语境是指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言语表达式所依赖的语言知识及蕴含的非语言知识的总和(杨永建,1996;杜国宁,1996;牛强,陈林华,1999),是语言行为发生的环境。
  语境的构成有以下五个方面(J.R.Firth):(1)每个音位在音位环境中与前后音位的关系;(2)词素与词素之间的关系;(3)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4)句群与句群之间的关系;(5)句子与情景语境的关系。前四种是有关语言系统本身的特性,即言内语境或语言语境的描述。后一种是非语言语境与句子意义的关系(Coulthard,M,1997)。语境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种。语言语境包括语音语境、语法语境和语义语境。非语言语境包括情景语境、背景语境和语体语境。
  2 语境与认知的关系
  每个人的语言知识都是有限的,无法将语言全部内在化。但是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又要对语言使用和整个语言有全面的了解。他不是孤立于交际语境之外,而是在观察、解释和影响语境,把话语境纳入自己的认知范围,否则他就无法成功地参加交际。语境对人的表征能力很有影响,它使人能够接触整个世界知识基块。人们理解和生成语篇时,正是在各种语境资源的基础上逐渐构成自己的心理表征。
  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来看,说话人框架,视角和前景化的选择是各种语境资源影响和激发的结果。语境资源有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三个要素(Halliday,1978)。语境不但包括言语事件的物理环境,还包括了参加者的心理状态,如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受话人的期望和话语空间的知识以及他们的感情和相互间的社会关系(Langacker。1991:496),Linch&Korolija(1997:173-174)认为,除了有具体语境,还应该有认知环境。认知环境包括参加者的语境模式,说话人关于受话人的背景知识、抽象的情景定义以及普通的背景知识。此外,语境资源还包括话语结构和语法结构以及凝视、语调、音调、附加语、手势等。语境资源能够成为描写言语行为特征的认知域。认知域包括各种知识和经验领域。Lan-gacker(1997:235-240)认为,最重要的认知域是说话人对情景语境的理解,包括对话语和语言交际本身的理解。说话人对语境的全部理解构成语言意义的基础,语境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激活语言表达的实际语义值。在语境的触发下,话语参加者运用框架,选择恰当的视角和前景化,生成和理解语篇。这种选择的观点在功能语法理论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Halliday(1978:40)根据聚会的观点,将语义系统看成意义潜势的网络。这个网络包含了许多互相联系的系统,而每个系统就是一套选择。语篇中的词汇语法结构都是语境变量触发的结果。语境能制约语篇,各种语境变量激发各种语义系统,产生各种词汇语法选择。某些系统的选择出现频率相对较高,说话人较多地使用某些选择来体现社会语境的某些成份。因此,语篇的许多意义得到前景化。
  3 语境与话语的关系
  Jenny Thomas认为:“言语交际与意义生成都是一个动态过程,意义不只是词义,也不只是由说话者单方面生成的或由受话者解释的。”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不只是社会语境等参数的静态反映,而是力求注意语言的变化,从而揭示交际中人们是如何进行磋商产生意义的,因此,话语的意义是一种相互应对中的意义(meaning in interaction)(冉永平,1998)。
  语境是一切话语的出发点,它对话语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话语只有在一定语境的作用下才能产生交际效果。语境的本质规定了说话人所使用的话语意义与语境因素的关系,即表示了话语本身的意义和客观所指的关系,话语的意义与说话人在某时、某地发出的语言行为、动机与意图的关系以及话语与说话人所使用的语言背景的关系。也可以说语境约束了话语的意义,话语依赖语境而存在,两者处于依存共变关系。因此,人们在交际时对语境的利用和选择应考虑到话语交际的相关性、预设性和得体性。
  
  三、社交语境的应用
  
  1 社交语境的相关性
  相关是指人们理解话语时在新出现的信息(newly pc-sented information)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求关联,也就是指其中的认知与推理过程。这个认知与推理过程是要付出某种努力(efforts)的,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语境效果,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也就是说,话语交际的相关性是指任何交际的话语都与某一特定的语境相联系,说话人对话语的选择不能脱离开语境的制约,听话人在理解说话人所提供的话语时,也能在意念上建立一个相应的语境模式。例如,几个人同时在客厅谈话,这时电话铃响了,其中一人可以对其他人说:“pleage an-swefing that”,而不必说:“please answering thelephoneo”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语境,前一种省略的形式在意义上可能是不明

确的。再例如,有人说Is the window open?听话人必须依靠社交语境才能确定这句话到底是询问还是请求。如果是请求,那还得再靠社交语境来解释说话人的具体用:意:在冬天。他是要求关窗(Is the window open?It's too cold);在夏天,他是要求开窗(Isthewindow open?It'too hot);如果交谈是在装有空调设备的房子里,则即使夏天,他还是要求关窗(Is the windowopen?It's still,hot)。例如,甲:怎么成交?乙:按老规矩。这个对话十分笼统,“老规矩”也只是“和以前一样”的意思。乙的应答如果没有社交语境来帮助解释,甲是很难知道“老规矩”或“和以前一样”的具体含义的。如果甲是卖牛的,乙是甲的老主顾,那么乙说的“老规矩”就可能是甲十分熟悉的“价格”、“牛的自身条件”等。以上所用语言往往非常紧凑,使甲的句子短小,而不大可能是富有抒情色彩或学术气息的长篇大论。所以。话语交际是受相关原则支配的,即每一个示意――交际行为都含有最大相关性的假定推导说话人的意图。语境影响越大的假定与话语就越相关(杨永建,1996)。
  2 社交语境的预设性
  预设是一种语用推论。它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根据,靠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出话语的先决条件(何自然,1988)。预设这种推论对影响话语意义的语境非常敏感,有助于解释一定语境中说话人和语句的合适性两者的关系,根据双方共知的信息,说话人和受话人相互理解各自的言语行为。研究预设实质上是研究影响话语意义的因素。言语行为对于理解话语意义至关重要。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不仅仅表达“言之所述”,而且要表面“言之所为”,还会产生“言之所果”。对于言语行为的研究可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以及说话人的意图对受话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会话是语言使用的范例,各种语用问题都可在会话中集中体现出来。因此,研究会话结构的预设性实质只是理解话语产生的过程,特别是有助于理解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对语言结构产生影响。
  如果说话人不注意社交语境而“出言不逊”,他所说的话语必然取不到预期效果,交际就会失败。因此,社交语境可以指引说话人选择或调整语言的表达方式,并做到语言礼貌得体,让听话人对所说话语的意图明白无误(何自然,1997)。否则言语交际不仅达不到说话者的预期效果,而且使听话人陷入困境的情形。例如:
  Customer:I can't em this noodle
  Waiter[换上一碗面条]
  Customer:I can't eat this noodle
  Waiter:[又换上一碗面条]
  Customer:I can't eat this noodle
  Waiter:Why can't you eat this noodle?
  Customer:Because I have n0 chopsticks.
  在餐厅里,服务员按顾客要求送来一份面条,顾客怎么会说“不能吃”的呢?语境无法解决这个疑问,服务员感到顾客的话令人费解,还以为是他端上来的面条有问题,于是两次来回地忙于换面条。只是当服务员实在忍不住终于问了一句“为什么?”之后才弄清楚:I have no chopsticks。
  再例如,The bookisinthe bookself,为理解这句话,听话者必须从社交语境中确定说话人的the book是指哪本书。即使交际双方各自的认知环境里有某些书是“共知”的,听话人的一方仍然不能确定说话人这里具体指的是哪本书。因此,除非说话人认定对方早就知道他所说的“the book”指的是哪本书,否则听话人根本无法从社交语境中获得理解这句话的任何提示及说话人的意图。
  3 社交语境的得体性
  
  如果所说话语与社交语境不匹配,听话人就要费很大的努力才能将就出现的信息与社交语境结合来思辨、推理,有时甚至难以找出信息与语境之间的关联,不能取得语境效果。因此,说话人在对语境的利用和选择时应考虑到话语交际的得体性。话语交际的得体性是指说话人所选择的任何交际中的话语都必须依语境而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杨永建,1999)。话语语义要贴切、有条理,还要注意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文化素养和社会文化规范等。例如,同样是关于语言学的题材,在课堂讨论的场合,师生围坐在一圈,教师可以用较为随便的语体。例如,look,let's sortoutthis registerbusiness sothatwe can all goand getourluncho但在规模较大的学术报告会上或在论文中,他就得:运用更为正式,甚至学究气很重的语体:What I propose to d0 here.in anecessarlly,simple and schematic fashion,is to suggest some waysin which the wide range or degrees of formality Can be orderedand classified(侯维瑞,1999)。所以,交际的双方选择话语表达形式受到语境的影响。有些话语表达形式因对某人或在某时某地某种条件下不能使用或不便使用,必须换一种表达形式才合适。例如,谈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below average stu-dent)时可以说:She/He is working her/his own level。这样说就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邓炎昌,1994)。有些话语表达形式不是通过词语的定面意义传递信息,而是要从中理解言外之意。而有些话语表述形式好像违背语用交际原则,却在更深的层次上遵守语用合作原则,使用具有特殊的艺术效应的话语。听话者可根据具体的语境推导出说话者的言外之意,以达到交际目的。
  
  四、结束语
  
  语言的使用在社会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上凡涉及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交际的场合都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语境对话语意义有着很大的影响,话语只有依存语境,并随交际的语境变化而在表达形式上作相应的变化,才能使交际的双方达到相互理解,取得交际的成功。
  
  [责任编辑 姜 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3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