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老龄化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的生育政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艳 杨文选
摘要: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1999年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并且表现出高速、高龄、老年人数量大等一系列特征。人口老龄化给我国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而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了减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的生育政策,将其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生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89-02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时,这个社会即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7.13%,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1]。200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7%。迅速的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人口迅速的老龄化主要是生育率下降的结果,而这一种关系很容易让人们引伸申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的话题。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关系,重新审视我国的生育政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二高三大”的特征,即:(1)高速: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速增长――从目前的7%增加到2050年的23%左右。(2)高龄: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比例以大约等于65岁及以上老人增长速度的两倍超高速增长。(3)老人数量大:本世纪中叶我国65岁以及以上老人将超过3.3亿,80岁及以上老人将超过1亿。(4)老年抚养比大: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将等于目前的3~4倍。(5)地区差异大:由于人口迁移的影响,我国农村老人比例将高于城镇,相当一部分欠发达省区的老人比例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国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以上“二高三大”的特征外,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史无前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提前了40多年。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由7%上升到17%而论,中国将花费不到40年的时间,而发达国家一般要花费80多年。二是老年人口数是世界上最多的。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三是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 645万人。四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分析
西方人口学家得出结论: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生育率下降,而不是死亡率下降导致的平均寿命的延长。这一结论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成立的。我国学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杜鹏,1994)。联合国1973年出版的研究综述再次指出,生育率下降是导致人口老化的最大原因。尽管对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解释有争议,但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毫无疑问计划生育政策大大地加快了我国生育率水平的转变,而加快了的生育率转变也就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
总之,计划生育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即使没有计划生育的实施,中国人口也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老龄化。但计划生育是中国人口加速老龄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中国强有力的计划生育的开展,使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而生育水平急剧持续的下降,必然使中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展开。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毫无疑问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1.劳动力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劳动力人口老龄化也不可避免地到来。其一,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还会再增加,一直保持到2020年左右,但同时劳动力人口迅速老化;其二,从2020年起劳动力的人口总数不仅开始持续下降,而且劳动力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如果继续实施严格的现行生育政策会使未来人口老化、劳动力老化和劳动力人口的缩减更加加剧[2]。在科技就是生产力的时代,老龄劳动力人口在接受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方面比青年劳动力要处于劣势,对新产业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也要弱一些。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2.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健康问题令人担忧。在老年人口中健康状况较差及有重病的占25%左右。在日常生活方面,需要别人帮助的老年人,在城市为60%左右,在农村大约为75%[3]。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负担是很沉重的,并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高龄老人的比重不断增加,老人的生活照料负担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3.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处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人们的储蓄倾向不同,因此,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储蓄有明显的影响。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是,老年人的储蓄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且随着年龄的提高,储蓄水平降低。因此,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的增多不但会降低总的储蓄水平,而且会抑制储蓄增长率的提高。这势必要影响资本积累和投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当然,老龄化的影响不仅仅只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还将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医疗费用增加、医疗保障面临挑战、社会价值观变化等,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完善我国的生育政策
1.完善我国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中国人口老龄化虽然有其必然性,但是生育政策却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紧密相关,生育政策越严厉,人口老龄化越严重。因此,中国应当用“瞻前”的眼光来对待老龄化问题。过度老龄化的人口是无法支撑起一个要正常运转的社会的,我们必须充分重视人口过渡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固然,调整现行的严格生育政策并不能改变庞大老年人口数量的事实,也不会使业已存在的劳动就业压力缓和减弱,但可以调节总人口的年龄结构。没有一个较合理的人口结构,没有一定比重的年轻劳动力人口,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便不能实现。此外,这种生育政策忽视了人口自身再生产的规律性。人口自身再生产具有周期性、惯性大等特点,若以生育政策干预人口再生产过程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事实上,生育政策对人口的调节是缓慢的,也是滞后的,必须“未雨绸缪”。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同样会带来很多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一定的启示。比如,人口老龄化程度过高,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那种认为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应该越低越好的认识是错误的。任何一项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生育政策也一样。因此,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2.政策建议
生育率的下降,一方面控制了人口数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却加剧了人口老龄化。而在目前的低生育水平下,我国人口数量仍然逐年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也逐年提高。因此,如何理解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人口总量控制之间的关系将是计划生育政策抉择的重要前提。
从不同生育政策的假定条件出发,对我国未来人口进行了百年模拟预测,并分析研究不同生育政策选择与未来人口趋势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现行的生育政策并予以调整。应把现行追求低生育率控制人口数量的生育政策调整为低生育率与调控结构并举的生育政策,即“两孩”政策调整方案和“晚育两孩加间隔”的政策。
通过应用2000年人口普查等数据,对我国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与二孩晚育“软着陆”等不同政策方案下未来80年中国城乡人口、老人与独居老人比例、劳动力资源、退休金缺口率、女性婚龄人口短缺等进行模拟预测与对比分析。最后可以得出结论,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人口总数在2038年达到14.8亿峰值后平缓下降,其在今后80年老人与独居老人比例、老年抚养比、劳动力资源、退休金缺口率、避免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等方面均优于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方案[4]。
四、小结
我国已经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中,人多不会再像过去是一个沉重负担。现在又逢已经提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生育率上升一点,对缓解人口老龄化有好处,因此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生育政策。根据现有的情况和条件,改进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把现行追求低生育率控制人口数量的生育政策调整为低生育率与调控结构并举的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生育数量逐步达到遵从自愿原则,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 曾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1,(5).
[2] 李建新.论生育政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J].人口研究,2000,(3).
[3] 张再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其社会和经济后果[J].南开学报,2000,(1).
[4] 曾毅.试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责任编辑 张 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4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