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制造业垂直专门化程度的测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 卫 王福重 刘 洁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生产工序国际分工和生产制造外包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生产分工体系逐渐发展起来。中国制造业凭借低成本制造优势以及比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用投入产业法对中国制造业垂直专门化程度进行测算,并将15类产业按照产业要素密集程度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四大类别,结果表明VS比率增长最快的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次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位为资源密集型产业,最低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关键词:垂直专门化;密集型;VS比重;投入产出表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9-0166-03
  
  一、引言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世界GDP的增长率,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种新的现象,对标准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按照标准的理论,贸易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主要是关税壁垒降低的结果。然而,这种传统的解释无法说明两个事实:第一,1962年到1985年,世界平均关税率下降了9%,而全世界的国际贸易增长并不快,国际贸易对关税下调的弹性只有7;第二,1986年到1999年,世界平均关税仅下调不到2个百分点,但国际贸易却急剧增长,贸易对关税下调的弹性大于50。这两种现象无法在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改变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方式,使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和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生产过程中国家间的内在联系日益紧密,中间产品贸易不断增加,形成了跨越许多国家的垂直性贸易链,一种商品的生产过程延伸为多个连续的生产阶段,每一个国家只在某个连续的特殊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垂直专门化”(Vertical Specializing)。
  世界贸易在过去30年内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对于全世界平均关税下调的非线性弹性,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垂直专门化”来解释。因为,当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分为n个环节在全球各地完成时,作为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半成品与零部件就会依次经历过n个国门的海关,被反复的进口、加工、再出口……由于国际贸易的规模是由报关的进出口量加总而形成的,这样,在贸易/GDP这一比率关系中,分子不断地发生价值增值,而分母则是不变的,结果势必出现国际贸易对GDP的比率急剧上升。不仅如此,“垂直专门化”还可以完美地解释前述两个悖论。
  国外学者有关制造业外包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论题上:外包行为的动因,以及由此导致的利益分配问题。国内学者对有关制造业中的外包因素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生产分工和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制造业外包发展策略的角度;外资与制造业发展角度等。前三者主要从生产分工、产业转移以及外包发展策略几个层面展开研究,后一个研究角度则主要着眼于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国外学者对中国外包承接活动的研究相对不多。Feenstra和Hanson(2003)建立了一个国际外包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加工贸易,对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产权与控制权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并基于企业产权模型对分析结果予以了解释。
  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国际贸易总量及其占GDP比率的大幅度上升都与全球范围内的垂直专业化、外包过程密切相关。这种关联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发达的市场国家将其生产过程外包出来,从而将初级产品生产、中间品提供、甚至组装过程“外包”给像中国这样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国家,从而在过去20年中发生了以来料加工即代工为特色的贸易方式。另一方面,中国本身的出口产品中,又要以别国的原材料、中间品或半成品为来料。也就是说,中国进口品中有相当部分以后又会出口,这是以中国本位“外包”给别的国家。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代工比重”,也就是相对中国制造业外包的程度作一个比较客观的测算,并将各产业按要素密集型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密集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三、按要素密集度分析各类垂直专业化程度的特征
  
  我们将15类产业按照产业要素密集程度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四大类别。
  结合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VS比率增长最快的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次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位为资源密集型产业,最低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个结果表明了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这种结构与我国引资结构有很:赶关系。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分工程度的提升的主导模式是外国直接投资推动型模式。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较高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得益于大规模的外国直接投资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推进。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VS比重份额最高表明了我国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VS比重对比来看,这个结果似乎与我国劳动力丰富、资源相对紧缺的现状有所不符。这其实是与我们的产业分类有关,资源密集型产业中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虽然以资源利用为基础,但是对其他产业的外部性也相当高,通过在国内多阶段的投入一产出,从一个产业到另一个产业再到整个经济体内高度循环后,最后成为最终产品出口,这个过程中创造了相当大的附加价值,而且也需要一定的资本和技术,所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出口的VS比重较高。
  中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1992―2003年年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就达到37.3%,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最低,其原因有二:第一,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特别是食品及烟草制造业出口中进口中间品的贡献程度较低,本地取材比率比较高,只有简单的出口,而VS比重份额衡量的是出口产品中中间品的贡献度,所以计算的VS比重偏低;第二,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营主体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他们在纳入世界分工体系时更多的是注重简单量的扩张和价格竞争,所以虽然承接的外包数量大,出口额并没有同比例增长,甚至出现了增量不增价的现象,因此总出口额低,VS比重偏低。
  
  [责任编辑 张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4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