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左颖

  提要本文通过学分制的产生及含义,现阶段学分制的现实意义,探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学分制要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不断完善学分制,建立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时代要求,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建立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教学管理新观念,创建教学管理新机制,也就成为各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学分制的产生及含义
  选课制的实施使得同时入学、同一系科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及学习进度不同,导致原以学年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模式无法适用。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需要建立一个可以度量学生学习量的统一标准,这样学分制应运而生。学分仅能衡量学生学习的数量,无法衡量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后续的教学管理实践中人们引入了学分绩点,学生修读完一门课程后,不仅能够获得相应学分,而且可以根据其课程成绩取得相应的学分绩点,通过计算学生所修全部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学分制,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本人认为,现阶段学分制是指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及绩点计算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毕业和取得学位的标准,并辅之于导师制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从以上理解来看,学分制绝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成绩计量方法的改变,而且涉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是一项涉及学校教育各方面的综合性制度。
  二、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时意义
  实行学分制是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科技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学分制在美国高校已延续一个多世纪,说明这种教学管理制度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1、学分制对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大有裨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时和课程,达到真正学有所好、学有所成。同时,学生选课、选教师使教师上课“创造”的收入一目了然,这就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学分制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相辅相成。实行学分制,是符合社会进步的,是有利于建立一种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学分制正在发展中走向成熟,教学质量也在随之不断提高。
  2、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点,似乎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与这一观点不相符合、甚至相悖的现象,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果“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不解决好,学生的主本意识和主体地位不确立,那么教学改革就难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教育对象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个性和兴趣爱好,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其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可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分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
  3、学分制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新兴学科发展。实行学分制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因此要求并鼓励教师结合各自的学术特长,开出多样化的选修课,这对教师是一个促进和挑战。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新开课程内容引入教师的科研成果,教授给学生新的学科知识和工作方法,有利于培养高水平、高质量学生,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实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导师的指导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校选修某些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多元化。
  4、学分制改革提高了收费的透明度,规范了收费行为。在传统学年制收费模式下,学费标准是由政府管理部门根据财政投入情况、当地的居民收入、经济发展状况和学校的办学层次等多种因素统一制定,缺乏必要的弹性和透明度,学生及其家长等教学消费者缺乏足够的知情权,既不清楚高校收费的依据和构成,也不知道所缴学费到底用在了哪里,更无法进行对账、结算和监督。学分制收费使得学校收费更加明细化、透明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教育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要求,也规范了高校收费管理制度,有利于治理教育乱收费。学分制改革后,每一个学分“明码实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选择。这样的“明码实价”让学生心里有了底,在一定程度上也克服了高校的乱收费。
  综上所述,起源于选课制的学分制有力地驱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关注人的自由发展,完善的学分制必须具备选课制、导师制、学分及学分绩点计算的特征,学生修学年限和学籍管理具有更加灵活的特点。
  三、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对策
  学分制要求教学管理机制既能保障“教”与“学”的自由,又能实现管理者对教学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并实现教学管理目标的问题。对于我国当前的教学管理机制而言,总体说来,有刚性过强、弹性不足的特点。因此,未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应该是逐步放松计划管理刚性,增强弹性,使学分制的功能尽量发挥出来。
  1、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完善学分制,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转变人才质量观。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中应充分体现思想性、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开放性等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特征,改变以前那种“计划”、“专业”、“对口”的观念。其次,要转变教学观。正确处理“基础”与“专业”的关系,建立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柔性专业;正确处理经典与更新的关系,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首先,改进校园网,它是高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校内外信息交流的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及网上资源可以缓解学校教学基础设施资源不足的压力。网络教学可以是实时教学,即教师、学生在同一时间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即教师将教学内容及要求存放在服务器上,学生自行下载自学。学生还可以E-mail、QQ、BBS论坛/聊天室等方式与教师交流,提交作业,反馈信息。同时,不同学校的网络课程还能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弥补了当前高等学校图书资源的不足。利用网络教学,教师上网辅导的时间以及学生上网学习的人数不再受限制;其次,改善多媒体教室设施。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设备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因此,一些教辅部门每学期开学前,要对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一次检修和维护,以保障新学期正常的教学秩序。
  5、实行绩点制。学分反映了课程的深浅难易,也反映了学生修读课程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学习量的计算单位,但只用学分难以衡量质的优劣,因此还必须采用学分绩点制。它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方法,即把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分为数等,每一等级给予相应的绩点,例如“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别给定的绩点为4.5、3.5、2.5、1.5、0;将某一课程的学分乘以该课程考核后所得的绩点,即为该课程的学分绩点(SF=学分F×绩点S);以学生在某一时期所得的全部课程学分绩点之和除以该生同期修读的总学分数即为该生在这一时期的平均学分绩点。平均绩点可以作为评奖、免修、辅修、超修、试读、退学、授予学位、提前毕业、免试推荐研究生以及攻读双学位等的评判标准,成为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种监控措施。
  总之,学分制是最能适应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需求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招生管理、人事管理等制度并使各项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就需不断完善学分制,建立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学分制。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建中,郇良勋.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之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3.5.
  [2]白红云.学分制教学管理方式的几点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2002.1.
  [3]蔡文伯.当前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再度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6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