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小静

  提要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低、内部结构不合理。因此,库区应结合实际,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循环经济。本文以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为研究视角,探讨二者怎样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最终带动三峡库区经济的腾飞。
  关键词:三峡库区;循环经济;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中上游,是我国中西部结合地,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19个区市县,总面积5.6万Km2。库区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矿藏资源、旅游资源等,库区本是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它又是我国成片贫困山区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的组成部分,不少县属国家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而且三峡库区是我国长江流域中一个典型的经济低谷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发展水平低。
  
  一、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
  
  (一)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属于经济较落后地区,即使与欠发达地区――西部相比,三峡库区也属于经济落后的地区。2003年库区人均纯收入为2,101元,而重庆市、西部和全国分别为2,535元、1,966元和2,622元。库区略高于西部而低于重庆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占重庆市和全国的比例分别为82.87%、80.13%。2003年库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252元,而重庆市和西部分别为962元、447元,库区仅相当于重庆市和西部的26.2%、56.38%。库区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为1,843元,而重庆市、西部和全国分别为3,038元、2,108元和3,547元,仅相当于重庆市、西部和全国的60.67%、87.42%、51.96%。
  (二)三峡库区产业结构。三峡库区长期以来生产水平低下,传统的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经济结构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三峡库区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十分薄弱,技术装备陈旧,产出效率低。库区大部分区县经济缺乏支柱产业支持,产业空虚化、边缘化问题突出。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的具体问题为:
  1、产业结构层次低下。从三种产业结构来看,2003年库区三种产业的构成为:21.07∶43.83∶35.1。
  2、产业结构的内部结构不合理。从各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三峡库区的农业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农业结构单一,是典型的以“粮猪型”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而且农业长期受传统农业的束缚,不断开荒种地、毁林造田,使库区进入了“越垦越荒,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之中,并且生态环境也因此遭到极大破坏。
  (三)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从以上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它不利于库区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库区成了中西部具有代表性的大面积区域性贫困的欠发达地区。《重庆市三峡库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即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良性机制。三峡库区的循环经济刚刚进入实施阶段,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二、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一)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对策。针对三峡库区的实际情况,三峡库区循环经济是指: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发展循环型区域经济为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并重,按照库区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一二三产业,在库区内形成各具特色的带有支柱性质的产业和符合市场需要的拳头产品和服务。
  1、利用库区资源优势,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1)在工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从工业领域淘汰、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业,用清洁生产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和更新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技术产业,形成循环经济占主导的循环经济型企业。
  (2)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其规划建设中,全面促进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调整,淘汰那些污染重、消耗大的传统企业,建设具有高新技术、节能降污的新型企业;高起点的建设低耗、高附加值生态工业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使信息业和工业同时发展,实现区内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合理循环和配置,使三峡库区园区生产达到生态化。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从农业经济抓起,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围绕土地治理,综合布局,保土建林等对库区进行全方位生态农业设计和建设。根据三峡库区不同区带,不同地理条件和资源特点,对农业进行多层次的产业布局,利用科学技术增加能量。
  3、提倡绿色消费,在市场消费体系中培育循环型消费新理念。绿色消费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形式,它属于一种超前消费。政府在采购中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保标志认证的产品,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的产品,在使用中注意节约及重复使用,在办公用品废弃后主动回收。
  (二)三峡库区发展循环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促进作用
  1、在制度上,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高技术产业化等有效途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建立起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2、在观念上,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循环经济能使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相和谐,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把发展观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三)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1、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以及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在现实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这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产业结构优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循环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也即是说产业结构的优化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化产业结构无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之一,发展循环经济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优化产业结构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利互惠
  
  三峡库区通过以上循环经济发展途径中产业结构调整部署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必将促进库区经济的发展,并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就好比是循环经济的基石,必须先打好基础,产业结构调整好了,三峡库区的循环经济才可能快速发展。由此可见,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互成条件,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对区情实际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三峡库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是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唯有先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而循环经济的发展又能在制度和观念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它们二者互利互惠、密不可分。因此,三峡库区应当将发展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库区的可持续发展,继而带动库区经济腾飞。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国阶.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评价[J].山地研究,1996.14.
  [2]李炯光.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研究――以经济结构转变为视角[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
  [3]田代贵.长江上游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8.
  [4]刘顺国,周孝华,杨秀怡.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1.
  [5]骆永菊.建立三峡库区循环型社会的发展思路[J].当代经济,200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0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