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近期改革动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07年10月16-31日)
  
  一、金融体制改革
  
  我国基金资产净值超3.3万亿元。近日,证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我国59家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基金341只,基金总规模为20553.38亿份,基金资产净值达33120.02亿元,分别为年初的2.8倍和3.8倍。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基金行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投资基金踊跃,基金资产规模成倍扩大。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反映基金为家庭拥有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占比达25.4%,比上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基金投资热情已连续六个季度刷新历史纪录。
  
  二、卫生体制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对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作了重要完善。10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食品安全法(草案)》。会议认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有严格的法制作保障。在现行食品卫生法基础上拟定的《食品安全法(草案)》,针对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薄弱环节,对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完善。一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确定食源性疾病控制对策的重要依据。统一发布食品安全重大信息,做到及时、客观、准确。二是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相关制度,防患于未然。三是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查验记录制度、标签制度、索票索证制度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强化生产经营者作为保证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四是加强食品进出口质量管理。五是健全食品安全监督体制,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负总责,赋予行政机关必要的监督权力。六是建立畅通、便利的消费者权益救济渠道,食品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权依法获得赔偿。
  
  三、其他领域改革
  
  进一步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近日,中国气象局下发《进一步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全国气象部门进一步提高对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认识,明确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目标,落实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快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进一步增强业务支撑保障能力。《意见》要求,继续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坚持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信心不动摇,坚持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方向不动摇,坚持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要求不动摇,坚持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与做好各项气象服务“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不动摇。以满足气象灾害防御、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需求为目的,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按照“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的要求,坚持效益性、效率性、优势性和协调性原则,加快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分工,着力推进以提高气象服务覆盖面和满意率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为核心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以连续、稳定、可靠运行和资料质量控制为重点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建设。近3年来,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建立了多轨道业务框架,国家级、区域气象中心和省级业务能力得到了加强,改革成果在各项气象服务中得到了应用。
  
  四、地方改革
  
  重庆推出自主新闻发布制度。重庆市政府日前决定,在市政府今后每月例行一次的自主新闻发布会上,媒体可以提任何与主题无关的问题,政府新闻发言人原则上不得以“无可奉告”来搪塞。与不定期的专题新闻发布会相比,自主新闻发布会的特点是定点、定时、定人,凡是公众关注的本地热点问题,不论与主题是否相关,记者均可当场提问。发言人代表政府回答提问时,只要在政府授权范围内的,都要尽可能地作答。自主新闻发布会主要包括有独立新闻发布会、混合式新闻发布会、网络新闻发布会和书面新闻发布会等4种形式。重庆市已暂定每月原则上举行一次自主新闻发布会,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为每两周一次。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供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9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