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是通货膨胀还是“产能过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岳平

  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在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应该出现价格下降,相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但我们现在面临这样的困惑:一方面我们现在听到的是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现在的物价又在攀升。对这一问题如何理解以及对当前经济形势如何判断?我个人认为三次产业价格涨幅偏高、并且呈相互推动之势,用GDP平减指数衡量的价格上涨程度要大大高于用CPI所反映的程度,已经接近通货膨胀的边缘。
  
  一、总量需求热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达到11.5%的高速度,这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速度。虽然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储蓄率与投资率高、地区差距大等多方面因素,使得我国有理由、有条件保持较快增速。但速度并非越高越好,应该与资源、环境及其他供给能力相适应,保持经济总体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从总量上来看,对经济总体供求关系的判断一般采用GDP平减指数(又称缩减指数)来衡量。同时,从理论上来说,对通货膨胀的测度应该用GDP平减指数,但实际上大家比较多地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GDP平减指数是对按现价计算的GDP与按不变价GDP差距的一种测度,也就是对总体价格变化的一种综合反映,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只是反映进入居民消费领域的商品的价格。GDP平减指数在0附近时,表示总体供求平衡;GDP平减指数大于0时,表示总体需求大于供给;GDP平减指数小于0时,表示总体供给大于需求。从2000年以来我国GDP平减指数来看,各年都是大于0,表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总体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特别是在2004年,GDP平减指数达到6.9%,导致了该年国家采取较强的宏观调控措施。随后两年GDP平减指数有所下降,说明上述年份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今年1季度GDP平减指数达到了4.5%,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4.7%,达到了仅次于2004年的水平。虽然目前对价格上涨到什么程度才算是通货膨胀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但一般认为不超过3―5%的物价涨幅对于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是能够承受的,而超过5%就属于通货膨胀。考虑到我国GDP平减指数由1季度的4.5%提高到上半年的4.7%,由此推算第2季度为4.9%,6月份已经在5%左右,表明我国经济正处于过热的状态和通货膨胀的边缘,或者可以说通货膨胀已经悄然而至。值得指出的是用GDP平减指数衡量的价格上涨程度要大大高于用CPI所反映的程度,这也就是居民对物价上涨幅度的感受要高于CPI的原因。
  
  二、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很大,但第二产业对总体价格上涨贡献最大
  
  当前价格上涨的并非只有食品。通过计算表明,三次产业价格都有不小上涨,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很大,第二产业对总体价格上涨贡献最大。有人认为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但不会导致总体价格上涨,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其理由是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中,除金银珠宝、食品、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和燃料上涨较快外,而服装、鞋帽、书报杂志及电子出版物、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体育娱乐用品、文化办公用品、交通、通信用品等价格上涨很小,甚至有的下降。也就是说,在一些商品价格上涨的同时,另外一些商品和产品价格上涨很小、甚至下降。实际上,这些主要是当前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居民消费价格,而且其上涨幅度已经达到了仅次于2004年(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蛋、肉禽及其制品和粮食等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但是,实际上价格上涨的并不只是居民消费价格,也不只是食品。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6月份同比上涨4.4%),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其中,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粮食上涨6.4%,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6月份上涨3.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8%(6月份上涨2.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8%(6月份上涨3.4%)。虽然无论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是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目前的状况都还没有达到2004年的程度,但值得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GDP平减指数也就是总体价格水平已经达到4.7%,第2季度达到4.9%,这已经是接近通货膨胀的水平。同时,从分类来看,居民消费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幅度分别为3.2%和3.8%,表明“其余部分”价格指数比4.7%要高得多,这“其余部分”包括房地产和服务业等。其中,主要是房地产价格指数较高,如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7年1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5.6%,6月上涨7.1%。从产业类型来看,对今年上半年GDP及其各产业平减指数的计算和分析表明,第一平减指数最大,达到了9.9%,但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平减指数也不小,分别在4.3%和4.1%。正如有专家所说,食品价格上涨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虽然第一产业自身的平减指数高达9.9%,但第一产业对GDP平减指数(总体价格上涨)的拉动率只有0.9个百分点,对平减指数的贡献率只有9.1%,而对GDP平减指数贡献大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1.2%和39.7%。如果说单纯地由食品价格推动形成的CPI价格上涨未必会导致全面物价上涨的话,目前的问题在于CPI、能源原材料价格和房地产等价格的叠加和相互推动导致了总体价格的较大上涨,使得三次产业价格都有较大上涨。
  
  三、需求过热与产能过剩:警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发生
  
  “产能过剩”简单地说就是“生产能力大于需求”或者“供过于求”。生产能力大于需求是市场经济下经常出现的现象。只有当供过于求的产能数量超过维持市场良性竞争所必要的限度、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格进行竞争、供过于求的正面影响超过负面影响时,超出限度的生产能力才有可能是“过剩”的生产能力。同时,我认为“产能过剩”,还应分为“即期过剩”和“预期过剩”。“即期过剩”是指目前生产能力与需求量的比值已经超过了维持市场良性竞争所必要的限度,主要表现为设备利用率和产销率低、产成品库存增加、价格下降甚至低于成本、企业亏损面较大;“预期过剩”是指未来某时间内预期的生产能力与预期需求的比值超过正常的范围,主要表现为在建项目投资增长过快。
  从相关指标来看,前一段时期我国既有一些产品属于即期过剩,还有更多的是属于产品结构调整导致的产能过剩和在建项目过多导致的预期过剩。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经常出现的现象。其中,既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原因,也有经济周期和企业之间正常涨落的因素。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在需求长期看好的大背景下,为避免丧失市场机会,不少企业的产能规划一般都适度超前于市场需求。产能过剩还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增长的低谷阶段,产能过剩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同时,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可能是结构性的,往往是某些细分市场出现产能过剩,而另一些细分市场却出现产能不足。如某种型号的汽车推出多年,需求转向更高档次,这样这种型号的汽车则出现产能过剩;而满足需求升级的型号的汽车,则有可能市场增长更快。总的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周期性因素、技术进步、要素禀赋变化、需求升级等因素,企业生产和发展有涨有落,会通常表现为一些细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正是由于这种过剩,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反映,也蕴含着推动竞争和结构升级的动力。因此,对于加工制造行业的产能过剩应该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

  目前之所以对部分原材料行业的“产能过剩”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对这些行业的需求将有较快增长。正因为如此,这些行业经济效益较高,企业对这些行业的投资积极性也很大,投资增长速度很快。二是由于这些行业是资源、能源比较密集,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将这些行业的市场定位在国内需求。这样这些行业便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在满足国内需求、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以后大规模出口,因而,可以预计国内需求增长趋缓之日,就是这些行业过剩之时。
  有人认为当前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主要依据是存在“产能过剩”。从理论上讲,通货膨胀是供不应求,产能过剩是供过于求。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是否能够并存?我个人认为,当前短期的情况是总体需求过热,局部存在产能过剩或产能过剩的危险;中期产能过剩矛盾将较为突出。对此,一方面,要考虑宏观调控措施的时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时机和力度,早动手、软着陆,不要过晚、过激。另一方面,对产能过剩应该加以区分。一是区分即期过剩和预期过剩,二是区分应该由市场解决的产能过剩与应该政府介入调控的产能过剩。对于后者主要是考虑到我国部分能源资源密集型行业产能过剩,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过低是重要原因。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不仅带来设备闲置,而且因为地方保护等方面的原因,还可能扭曲“优胜劣汰”的机制,浪费我国稀缺的矿产资源,污染环境,因而需要通过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手段来进行纠正,而且也应该是以较严格的环境准入和提高排放标准、技术标准等为依据。而对于大量的一般性行业如日常用品的产能过剩,应由市场进行调节,政府主要在信息发布、降低产业退出带来的社会影响方面发挥作用。
  导致当前形成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是农产品和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以及房地产供应不足,而制成品价格上涨不大、甚至有些下降。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供不应求导致的通货膨胀与产能过剩导致通货紧缩的交替出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其理由是:由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到见效需要有一个时间,如果现在不对宏观经济增速加以调控,等到通货膨胀问题难以控制的时候,再下“猛药”,一方面,前面的通货膨胀已经出现,“猛药”式的宏观调控将导致需求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正在建设的产能届时又将发挥作用,到时,通货紧缩也就成为必然。
  
  四、贸易顺差过大:是内需不足,还是国际分工方式变化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这已经成为内需不足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依据。按照传统的贸易平衡理论,如果汇率是合理的,国家间的贸易就应该保持平衡。目前,中国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都保持着持续而且是巨额的贸易顺差。因此按照该理论反推,则必然是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其实,由于全球化改变了分工方式和贸易方式,传统的贸易平衡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成立。由此来不断推动人民币升值是十分危险的。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应该综合考虑贸易收支、比较劳动生产率等多方面因素。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中美贸易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但是,一些发达国家还是依据传统的贸易平衡理论,对我国施压,使我国政府经常被动地陷入谈判、让步之中。我认为传统贸易平衡理论已经不适应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关系,发达国家利用传统的贸易理论制约我国参与全球化,亟须从理论上阐述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关系,以作为我们应对的理论依据。
  我们应该看到全球化改变了贸易方式,出现了整合全球资源的加工贸易形式。对加工贸易而言,无论内需如何扩大、人民币如何升值,只要有对国内工资等加工费和税收的支付,就必定是顺差,而加工贸易的利益被产业链条上的所有企业所分享,因而不能依据传统的贸易理论要求加工贸易实现平衡,贸易平衡只能在一般贸易范围内实现。据此分析,2006年我国1774.6亿美元顺差中,加工贸易占106.44%,而一般贸易和其它贸易合计为逆差114.2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出口顺差1125.2亿美元中,加工贸易占55%。因此,针对我国贸易顺差问题,应对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加以甄别,虽然目前人民币升值尚有一定空间,但一味地扩大内需和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贸易顺差的问题,反而有可能导致出口竞争力急剧下降。同时,如前所述,我国经济整体需求正在趋向过热,其中,投资和出口需求增长过快,消费需求增长也在加快。因此,当前不应存在内需不足,而是整体需求(无论是投资需求还是出口需求)增长较快。
  
  五、流动性过剩与经济过热:提息还是减少货币供给抑或综合治理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并对泡沫经济或通货膨胀形成强劲的推动力。形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是由于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流入,而我国又是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由此导致外汇占款过大,并持续增加。而且,外汇占款已成为影响我国总货币发行的主导力量。二是由于国人的消费习惯、对未来预期不明朗和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的考虑,导致储蓄率过高。三是信贷供给增长较快。四是全球性流动过剩因素。五是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带来财富的增加和积累。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在工业化中后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流动性过剩问题。它们先后启用刺激消费、加强资本输出、创新资本市场和投资工具等措施来化解过多的流动性。总的来看,我国流动性过剩在短期内很难解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措施来缓解:一是通过体制创新和加强管理,降低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发行量。一方面,是放松强制结售汇制度,增加企业和居民外汇持有量;另一方面,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境外投机资金进入国内。二是通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而非简单地提高利息来适度紧缩货币供应。由于我国投资对利息并不敏感,提高利息对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同时,通过提高利息来减低货币需求,并不能有效减少流动性过剩。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国家对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降低未来预期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促进消费。四是促进金融体制创新,加快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流动性过剩还表现为企业及政府自有资金比较充裕,银行信贷外资金筹措比较宽松。这正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良好时机,同时,也是加快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的良好时机。五是继续加快推进“走出去”战略,建立我们自己的全球生产体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9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