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近期改革动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05年7月16―31日)
  
   一、金融体制改革
  
  银监会出台举措解决小企业贷款困难。银监会日前发布《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意见》共二十九条,从小企业贷款政策、程序、方法、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对银行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小企业贷款政策、贷款条件、客户结构、产品结构、监管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对小企业贷款业务。《意见》要求银行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下,推进小企业贷款的制度和产品创新,实现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证监会首次引入公职律师试点。证监会日前向153位律师颁发公职律师执业证书,在中央单位中成为第一家开展公职律师试点的单位。
  央行百亿再贷款启动投资者保护基金。人民银行日前表示,央行近期以再贷款形式出资的100亿元资金,是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启动资金,资金由该基金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由该基金负责偿还,不是用于券商的流动性救助。该基金将以公司型基金的形式设立,当前正在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等事宜。
  个人债权和客户保证金收购问题通知发布。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7月26日联合发布《关于证券公司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同时发布《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及《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实施办法》。这些文件,进一步落实了被处置证券公司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工作,旨在维护金融秩序,并在存款保险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建立之前,动用政府资金对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进行收购,补偿投资者的损失。
  上证所发布《权证管理暂行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权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日前发布,《办法》规定了申请在上证所上市的权证,标的证券为股票的,上市应符合的条件;申请上市的权证的条件;由标的证券发行人以外的第三人发行的权证的担保条件;权证被终止上市交易的情形;权证的交易资格等等。《办法》的发布表明权证产品将重新进入我国证券市场。
  工行将全面展开治理机制改革。工商银行7月25日表示,下半年将加快实施完善公司治理的17个项目建设工作,推进股份制改革。主要包括:信贷资产12级分类、人事激励机制改革方案、财务会计制度转换、财务集中改革等。其中,信贷资产12级分类,指对工行所有的信贷资产实行“正常类”、“关注类”、“次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细分。人事激励机制改革,指工行将借助国际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健全以履行能力为核心的岗位任职制度;新的薪酬体系也以绩效、能力和岗位市场价格作为基础因素。
  农业银行启动外部审计试点。农业银行日前对浙江、贵州、吉林和宁波四家分行启动外部审计试点,试点将由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审计流程大致分为项目启动和规划、收集证据、项目完成和报告三个阶段,并由普华公司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内部控制管理建议。
  邮政外币储蓄系统将率先在广东试行。国家邮政局7月24日宣布,中国邮政外币储蓄系统将率先在广东试行,首批开办外币储蓄业务的是广州、深圳、江门三个市局的14个邮政网点。随后在北京、福建等地陆续试行。目前先行试点的邮储网点,可为客户开立现钞账户和现汇账户,只能办理美元储蓄,但今后币种将扩大到英镑、欧元等,并会陆续推出其它多种业务。
  首家美国房地产基金进入中国。西蒙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深国投商用置业有限公司7月27日签订开发商业地产的合作协议,西蒙房地产集团作为美国最大的商业地产投资、开发及管理公司,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美国商业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
  
  二、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
  
  邮政改革方案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7月20日讨论并原则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邮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实行政企分开,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市场机制,保障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确保通信安全;改革邮政主业和邮政储蓄管理体制,促进向现代邮政业方向发展。重新组建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通过改革,建立政府依法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邮政体制,进一步促进我国邮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铁路四大领域鼓励各类非公资本进入。铁道部日前表示,我国铁路将开放铁路建设、铁路运输、铁路运输装备制造和铁路多元经营装备制造四大领域,鼓励国内非公有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
  民航总局鼓励投资主体投资民用航空业。民航总局日前表示,《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将于8月15日起施行。《规定》放宽了民航业的投资准入及投资范围。明确包括非公有制投资主体在内的各种投资主体,都可以投资除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外的所有民用航空领域,包括公共航空企业、民用机场、服务保障及其他民用航空相关企业。
  国资委构建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框架。国务院国资委7月26日表示,将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制定的办法,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初步构建起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钢铁产业发展布局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0日颁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从矿石、能源、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等因素考虑,提出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应结合本地市场和矿石资源状况,以矿定产,不谋求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根据《政策》,钢铁产业布局调整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厂、炼钢厂;新增生产能力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原则上不再大幅度扩大钢铁生产能力。同时,规定境外企业(包括国外和在港、澳、台注册的企业)投资国内钢铁行业,必须结合我国现有钢铁企业的改造和搬迁实施,不布新点。外商投资我国钢铁行业,原则上不允许外商控股。
  我国公布首个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我国第一个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指数7月27日向社会发布,该指数是受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委托,由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具体承担,对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系统评价。此次发布的指数显示,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总体良好,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偿债能力总体水平较好。
  高校全资企业限时完成股份制改造。教育部日前表示,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规范管理,要限时完成高校全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尽快在高校企业中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国务院常务会议7月26日批准了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部署。会议要求,要以煤炭资源开发为重点,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实现五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二是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和查处;三是矿山安全事故及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四是矿山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得到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五是基层监管到位,建立依法、有序的开发秩序。
  六大类工业产品将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日前颁布,根据《条例》规定,国家将从9月1日起对六大类工业产品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一是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二是电热毯、压力锅、燃气热水器等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三是税控收款机、防伪验钞仪、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等关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质量安全的产品;四是安全网、安全帽、建筑扣件等保障劳动安全的产品;五是电力铁塔、桥梁支座、铁路工业产品、水工金属结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等影响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产品;六是法律、行政法规要求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其他产品。

  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五方面工作。建设部日前表示,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有五方面工作重点:一是切实落实调控责任;二是着力调整供应结构;三是大力规范市场秩序;四是坚决遏制住房投机行为;五是健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四、地方改革
  
  广西建立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广西自治区政府日前发布通知,建立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和规划指导全区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提出改革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等。通知明确,今后自治区各部门出台涉及全区的重大改革事项之前须报联席会议审定,并报自治区政府批准。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工作。
  广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允许入市流通。广东省政府日前发布《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办法》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则和条件、审批程序、管理作了具体规范。
  北京市海淀区政府成立公共服务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7月18日成立,作为区政府的特设机构,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将区卫生局、文化委员会系统承担公共服务职责的29个事业单位划归其管理,通过实行管办分离,整合服务资源和体制创新。
  
  五、其他领域改革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办法即将实施。建设部、民政部7月22日颁布《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定于 10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连续六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转租转借廉租住房;改变房屋用途;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状况;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因家庭人数减少或住房面积增加,人均住房面积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住房标准。当出现以上六种情况之一时,有关部门可作出取消其享受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的决定。《办法》明确,享受廉租住房保障每年将进行复核、调整。
  林业生产力区域发展战略首次确定。国家林业局7月28日指出,我国首次确定“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林业生产力区域发展战略。东扩主要指在东南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以沿海基干林带、红树林、滨海湿地等为重点,构筑规模宏大、结构稳定、功能齐全的沿海综合防护林体系,有效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危害。西治主要指我国西部生态脆弱、治理难度大、任务艰巨的地区,加快治理步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生态基础支撑。南用主要指在南方光热、降雨条件较好的地区,大力推进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承担起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历史重任。北休主要指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休养生息,重振东北林业雄风。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经济体制改革信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0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