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菊梅
摘要:本文就在公路工程稳定路基技术方面的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道路;路基;施工
一、引言
随着西部大开发、公路大建设步伐的加快,我省公路的建设在设计与施工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作为公路主体工程的路基,综合稳定技术的研究成效显著,这些在公路路基施工中都得到了广泛开发和应用。
二、路基填土与压实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2.1路基填料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e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并不规定对其它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规定值。
2.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2.3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上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3个百分点;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2.4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
1)黄土路堤施工时,应做好填挖界面的结合,清除坡面杂草,挖好向内倾斜的台阶。如结合面陡立,无法挖成台阶时,可采用土工钉加强结合。若地基土层具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容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压力时,可考虑采用重锤夯实,石灰桩挤密加固。
2)黄土含水量过小,应均匀加水再行碾压;如含水量过大,可翻松晾晒至需要含水量再进行碾压,也可掺入适量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掺灰后应将土、灰拌匀,其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3)老黄土透水性差,干湿难以调节,大块土料不易粉碎,使用前应通过试验决定措施。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新黄土为良好填料,可用于填筑路床。黄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大于10cm的块料,必须打碎,并应在接近上的压实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密实。
4)根据设计及时修筑外侧边缘的拦水、截水沟构造物和急流槽,将水引至坡脚以外,对高度大于20m的路堤,应按设计预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压密固结产生的压缩下沉量。
5)黄土地区应特别注意路基排水,对地表水应采取拦截、分散、防冲、防渗、远接远送的原则,根据设计及时做好综合排水设施,将水迅速引离路基。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水量,应做好出水口的加固。
三、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及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高填方路基施工常采用挖掘机及装载机装车,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案。
3.1施工工艺
1)施工前先填筑试验段。施工前选择一长度不小于200m的填方地段作为试验段,以取得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有关数据以指导施工。
2)施工前准备工作:人员、材料及机械设备准备、路基放样、路基清表、路基填前碾压。
3)填方区上料:按每层松铺30锄厚度计算卸料密度,由远及近进行卸料,一层料卸完后,即停止卸料,进入摊铺和整平阶段。
4)填方的整平:按层厚30cm的松铺厚度、采用自重30t以上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初步摊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并按照设计的横坡施工,以利于排水。对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采用人工找平。
5)填方的碾压:碾压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4kmda之内,先静压一遍,然后振动压实j遍,最后再静压赶光。碾压时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4~0.5,纵向碾压轮迹重叠1~1.5,碾压不到之处,用小型机械配合夯实。做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3.2技术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摊铺厚度。路基填筑工程使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形成挖、装、运、摊、平、压机械化流水作业,实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
2)严格控制填方土质,选择经试验合格的填料进行填筑,含有有害杂质及劣质土不得使用。
3)严格进行压实度的试验检测,采用灌砂法检测。
4)严格控制路基渗水部分的填筑材料,选取水稳性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进行填筑。防止渗透动水压破坏路基边坡的稳定。
5)结合永久排水做好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工作。在填层面设2%~4%的横向排水坡,并在路基两侧边坡处每隔10m~20m交错设置I临时排水沟,以保持路基表面不积水,保证路基边坡排水通畅。
6)定期进行沉降稳定观测,并做好沉降量观测记录。
四、路基路面排水
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排水,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1地面排水
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过去逢沟设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系统布置,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
4.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路拱横坡应大于2%。雨水排出路面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设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中央带的圆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第二种是分散排水,多用于地势平坦,路线纵坡小于0.3%的长路段,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也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长挡住横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积水,改进的方法是硬化路肩设置路肩排水沟,增大沟坡排水。
4.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近年研制的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的加劲软式透水管直径8~30cm,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参考文献:
【1】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2】高晋彪.浅谈公路工程不良路基的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8.7
【3】林峰.公路路基施工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200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2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