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西部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动态比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胥 巍 安绪蓉
摘要: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关键在于降低能源强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文章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较大,各地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的特点,从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角度出发,通过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拟实现不同地区能源强度改善和能源结构低碳化目标,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差异;碳排放;能源消费结构
一、问题提出
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世界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低碳经济概念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低碳经济”首先由英国能源白皮书(2003)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实质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文明的又一次巨大进步。
从碳排放总量来看,我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快速的能源消费,使整个国际社会推测,我国在未来20年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BOFFEY P M,1993)。经济学家Huifang Tian以及John Whalley(2008)认为中国在2020年将达到世界碳排放的23.9%。经济增长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不能通过减缓经济增长来实现,应将重点放在降低能源强度、降低能源消费结构中高碳能源的比例以及增加低碳能源消费上。
二、我国东、西部地区碳排放量测算
区分各地区的能源强度,了解其能源消费结构的区域变化以及碳排放特征,对于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制定区域经济与能源发展政策以减轻环境污染负荷,进而实现区域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可比性、客观性的原则,文章借鉴徐国泉等(2006)学者利用碳排放因素分解公式,给出工业行业碳排放估算公式:
Et=δfEf+δmEm+δnEn
其中,Et为碳排放量,Ef为煤炭消耗量,δf为煤炭消耗的碳排放转换系数;Em为石油消耗量,δm为石油消耗的碳排放转换系数;En为天然气消耗量,δn为天然气消耗的碳排放转换系数。由于该公式的算法已经得到认可,因此采用该公式计算得到的碳排放量是可靠的。本文查阅有关文献,收集有关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并进行比较计算,最终取平均值为各能源消耗碳排放系数(见表1)。根据《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数据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9)中能源消耗数据测算出近20年我国东、西部地区碳排放量(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东、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差异比较明显,碳排放从东部地区开始向西部地区不断减少,并且东部地区远高于西部。从时间序列看,东、西部地区碳排放量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年均增长率为6.85%,西部地区则为6.24%,东部地区高于西部。从阶段特征看,1990-1994年为较快增长阶段,各地区的碳排放量均有较大幅度地提高;1995-2003年为平稳增长阶段,这阶段各地区的碳排放增长波动不大,特别是西部年均增长率为2.48%2004-2008年为快速增长阶段,东、西部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6.18%及10.96%。
三、低碳经济下的我国东、西部能源优化调整
(一)东、西部地区能源消耗的纵向比较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其原理是对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进行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几何关系比较。按照规范性、对称性、整体性和接近性原则,再作平均处理,得到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关联度。运用灰色关联法测算我国东、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耗量的关联系数:东部地区为0.58,西部地区为0.56。从测算结果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对能源消耗量有着重要影响,两地区之间关联度较高,关联系数都超过0.5,并且地区生产总值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大小不同,说明随着时间的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耗的变化趋势有较大趋同性,并且不同地区的趋同性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趋同性较大。
能源消耗强度是从整个国民经济投入角度来反映经济增长的一项指标,表明生产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需消耗的能源量,由此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也反映出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代价问题。该指标为逆指标,其数值越小,说明对资源的利用率越高,经济增长的生态代价越小。图1描述了1990-2008年我国东、西部地区能源消耗强度趋势,在单位GDP能源消耗上,东部比西部地区小,说明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东部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性较好;自2000年以后,西部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的递减速度开始逐渐加快,表明西部经济增长的潜力较大,随着经济发展,单位GDP增量带来的能源消耗增量越小,对资源的利用率逐步提高,经济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开始减小。能源消耗强度呈递减趋势,表明能源构成的各类项目利用率逐步提高。但是与东部地区水平相比,西部地区资源利用的总体效率比较低,经济增长仍然属于能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东、西部地区能源消耗的横向比较
由于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存在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文章采用东、西部各省市2000-2008年平均能源消费量、单位GDP能源消费强度等主要指标来衡量区域能源消耗与发展低碳经济关系(见表3)。
从能源消费总量看,东部地区排在前三位的是山东、河北和广东,可以看出能源消费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在考虑碳排放系数后,上海上升到了第二位,河北和山东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位;东部海南省能源消费总量及碳排放系数均比较低,主要是受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的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海南的能源消费主要依靠石油,煤炭消费仅占比重的12%。从西部省份看,四川、内蒙古及贵州能源消费总量排在前三位,内蒙古、云南及陕西平均碳排放系数排在前列。青海及宁夏碳排放总量较低,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能源消费量小,同时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较大。因此,这些省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继续保持清洁能源使用率,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
碳排放量衡量一个地区总体的碳排放水平。与能源消费相比,考察平均碳排放系数后,内蒙古碳排放量有所增加,表明作为煤炭大省内蒙古,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较大,因此通过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以对内蒙古进行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而北京、江苏、浙江、四川和甘肃等省市在考虑碳排放系数后,碳排放量明显降低,表明它们当前的能源结构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费强度越低,同时单位GDP碳排放量越小。
四、结束语
未来减缓碳排放的主要途径是调整产业结构和降低各产业的碳排放强度,而后者的实现需要借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改善。目前我国已经将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则是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由过去的数量型、速度型发展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由过去的资源耗费型和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转变,由经济主导型的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来转变。针对我国区域差异制定不同的能源低碳化政策,不仅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路径选择,也对我国实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英姿,李雨潼.低碳经济与我国区域能源利用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
2、韩雪梅,刘欢欢.我国生态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比较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李艳梅等.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2).
4、冯之浚,牛文元.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9(8).
5、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6、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货信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8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