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其路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曲万成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新的文明形式之一。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技术保障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支撑手段,公众参与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公众基础。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政策引导;技术保障;公众参与
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也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或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与反思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类别划分方式,主要指人与自然交互而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概念相对应,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态表征。到了今天,人类依托城市与自然发生交互成了主要的生态文明形态。
(一)生态文明导向蕴含生态优化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
生态文明反映了生态优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即追求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导向和诉求,是对过去以人类中心价值观的修正,其价值核心从人类自身转向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所在,为下一阶段的人类发展、城市发展都提供了哲学理念的指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做出的理性选择。
(二)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成果
工业文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支撑,其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导向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核心价值,为了满足人类无止境地享受需求而对自然界的大肆掠夺,却忽视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责任和义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还涉及观念转变、产业转换、体制转轨等。对于我国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三)生态文明导向是对我国既有态势的反思和理性选择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社会经济基本量的规模扩张和新面貌的呈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如今,资源环境约束甚至影响到我国下阶段发展的可能性。此时提出生态文明的导向,正是对于该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反思后的理性选择,既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也反映了国人在生态环境认识上的新高度。2007年10月发布的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是这个选择的具体体现。
二、生态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在进化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理想生活模式,是文明、和谐、健康和充满活力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人类从战胜自然到保护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及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观和生态伦理意识的综合体现。
(一)生态文明与城市结合的思考
近年来“生态文明”受关注度剧增,但是,关于“城市生态文明”或“生态文明城市”的直接研究还不多。已经有若干学者结合“城市”和“生态文明”进行思考,部分学者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我们认为环境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但不是全部,城市生态文明不仅仅局限于保护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其核心内涵是人、城市、自然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这种传承不仅仅体现在环境生态的技术性优化,也不仅仅是相关的制度、规则、法律的建构维持,而更多的指向一种文明形态的存在和持续繁衍。其中的关键性内容是:人类如何以城市的形式与自然相处,这种相处形成了什么样的物质积累和精神财富,这种积累和财富又是如何传承和不断延续的。
(二)文明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
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其次调整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式,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建设生态城市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生态城市理念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生态城市系统。生态城市强调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从复杂系统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系统是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包含着城市经济、城市自然、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城市环境等与城市建设相关的诸多方面。自然子系统以生物环境的协同共生和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支持、缓冲和净化为特征,它是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基础;社会子系统以人口为中心,通过产业系统把它组成更高效的社会组织;经济子系统通过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促进物质的循环,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每时每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2、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市经济建设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应是复合共生的,是多种产业类型的高效集成。其拥有朝阳主导产业,产业集成围绕核心生产要素,保持有机联系和复合平衡,具有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生态产品使用、生态技术推广和生态产业输出的良性循环。产业类型与知识经济相关。以教育产业、创意产业为主,能孕育和促进文化、艺术等创新要素。消费方式根据多样化的生活方式,通过聚集的消费形态,形成不同类型的消费方式。支撑产业运转的能源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水资源呈现人工环境内部循环使用特征。
3、生态城市环境。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互协调。以尽可能低的消耗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存。充分重视和恢复土地的生态健康和生态潜力,恢复退化的土地。平衡建设开发强度与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关系。保护、保育现存的生态特征。尊重并适应生态城区的生态要素,开发模式要与生态景观和原生态形式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护物种多样性。绿色开放空间布置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触的地方。城市环境发展与管理实现从注重末端治理转向预防为主以及生产和消费全过程控制的战略路线。
4、生态城市文化。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政策、制度、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是健康、积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具体表现为:能孕育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当地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多样性发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勤俭节约的风尚,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尚未深入人心,城市生活消费结构合理,培养自我约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倡导适度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三、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误区
(一)以生态建设取代经济建设,片面强调城市的生态竞争力
具体体现在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简单通过增加绿地、树木或公园的数量从而实现城市表面的绿色环境。这样做的后果是使绿地设计时常处于交通和建筑规划后见缝插针的消极地位,因而无法在经济生产时激发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起不到生态意义上的作用。国内外经验表明,没有哪座城市的生态建设不是建立于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谈不上生态建设。
(二)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经常割裂地看待城市和乡村
我国很多地区,目前仍然沿袭着城乡二元制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可能出现盲目城市扩张运动,撇开农村孤立地发展城市等片面的做法。随着网络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完善,城市与乡村的距离必将逐步拉近,乡村田地和城市绿地将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调。
(三)主要以政府管理而忽视全民参与推动城市生态建设
当前,政府和市民基本都持有城市建设是政府职责的看法,导致很多实践中经常忽视市民的能动性和市场经济自发调控力量,形成政府部门指令管理、效率低下的建设局面。
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路径
(一)政策引导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
政策与制度的创新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生态城市建设有很强的公益性,因此,我国更要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对资源回收利用、生态型产业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引导;按照零排放原则控制污水排放;结合公共交通政策,制定引导沿线土地管理的配套政策,实现土地使用和公共交通互相促进;建立生态安全及防灾预警机制。建立生态技术推广机制。制定利于生态技术的承接、转化、推广和研发工作的相关政策;制定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特别应针对不同阶段的目标和项目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如生态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政策、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
(二)技术保障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支撑手段
1、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作用。应特别重视科技创新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一是要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专门技术等,并尽快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专项资金,以支持重大关键项目的研究;二是加快建立生态城市技术体系,形成全面完整的生态城市技术体系;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体制的建立,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协同,加快科研成果的创新和转化应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构建生态城市交通体系。鉴于我国不同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土地开发状况,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将改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与城市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土地开发利用率;二是调整传统交通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应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造条件,并采取政策措施鼓励人们利用城市市区公共交通;三是应适度控制私人汽车在城市市区的使用,加快完善自行车专业设施,改善当地步行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
3、强化城乡融合的建设理念和规划。借鉴发达国家城乡融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城乡融合的建设理念,打破行政区界限,从区域整体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统筹全面规划;二是按照城市生态学原理,使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信息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得到合理配置和调控,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三是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将城乡区域作为整体,实行资源的节约、合理和循环利用,增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公众参与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公众基础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和传播机制,将生态环保建设的信息能够及时与公众沟通,让公众和小区认识到生态城的建设活动与自身息息相关,公众有机会参与生态建设相关的政府决策,鼓励非官方的环境保护组织监督。倡导构建和谐小区。管理者、开发方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要与小区成员密切联系和交流;重视小区范围的教育与技能培训,促进小区形成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形成丰富多元的小区文化,增加小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强化小区管理部门的服务型管理能力,提高和谐小区的自治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劲柏.关于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及若干概念辨析[A].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2、郇庆治.城市可持续性与生态文明:以英国为例[J].马克思与现实,2008(2).
3、李迅.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之初探[A].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C].2008.
4、王爱兰.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城市问题,2008(6).
5、杨彤等.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2006(14).
6、文宗川,郝晓燕,巩芳等.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J].城市问题,2009(2).
7、毛锋,朱高洪.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规划原理和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8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