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郑州市的文化消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瑾
摘要: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热点之一。促进文化消费不仅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还可以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效结合起来。郑州市的文化消费水平不高,与收入的发展不成正比,另外还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提出了增加收入、增强社会保障、培养大众文化市场以及提高居民的辨别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消费;郑州市;收入水平;文化产业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推进,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起了很大变化。文化消费作为较高层次的消费,其地位和需求总量都在持续、稳定地提升,现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领军,不管在国民经济水平上,还是社会发展程度上,都处于中部地区的前列。为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经济水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对于文化消费以及文化产业的研究必不可少,因为文化对于提升一个城市的形象、扩大内需、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郑州市文化消费的现状分析
“文化消费”这个名词对于很多郑州市民来讲可能不甚熟悉,但是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普遍了。随着郑州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文化消费作为较高层次的消费,其地位和需求总量都在持续稳定的提升。
(一)文化消费水平与收入增长不成正比
从表1的统计数据来看,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人们的收入均实现了逐年递增的现状。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占各年总支出的14.3%、12.8%和12.7%,农村居民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占各年总支出的11.13%、9.8%和8.7%。首先,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较低,低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其次,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收入的逐步提高不成正比,说明了在人们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上,文化消费产品对大众的吸引力下降,而文化主流消费意识未能很好地引导消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图1和图2显示: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以及在文化消费上的支出,均小于城市居民,这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明显的关系;但是,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近几年的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都在下降,证明文化消费的吸引力不足,文化产业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创新。
(二)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
文化消费结构指各种文化产品和劳务在文化总消费中的比例和相互关系,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劳动者的文化需要被满足的程度。文化消费可以分为3类:基本文化消费、发展型文化消费和享受型文化消费。目前从郑州市的情况来看,出现了两种迥异的情况。
一是大部分居民仍然以基本文化消费为主,很少涉足发展型文化消费和享受型文化消费。据调查,郑州市大多数居民打发日常闲暇时光的主要方式有:看电视、看报纸、看休闲消遣类书刊、盆栽养花、去公园、打麻将、打扑克、上网、打羽毛球、看影碟等。这类文化消费主要目的是放松自我、休闲娱乐,基本上还处于适当改善生活环境、休闲减压的初级文化消费阶段。这些活动的消费范围和环境局限性较大,消费层次偏低。
二是少数居民的文化消费存在着享受型文化消费超前发展,基本文化消费和发展型文化消费投入不足、增长乏力。在享受型文化消费中,娱乐消费不断升温,出现大众消费文化的低俗化的现象(如娱乐性、消遣性和奢侈性消费增多,各种娱乐场所如夜总会、KTV练歌房、舞厅、棋牌麻将室等出入者剧增),高层次的精神消费内容(如舞台剧、音乐剧等)却鲜有问津。这两种文化消费结构都属于不合理的,对于城市未来经济的发展隐患无穷,不利于郑州甚至整个河南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文化消费的宏观环境有待改善
从我市的宏观消费环境来讲,政府关于文化消费缺乏整体规划;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关配套服务严重阻碍文化消费的发展。市场运行机制和大众的消费心理和素质尚未成熟。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均处于发育初期。文化产业面临着改革体制、扩大规模、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问题,文化市场当务之急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并建立起专门有效的管理监督机构。
二、促进郑州市文化消费的对策
2008年全球性金融风暴导致经济低迷,各国政府都致力于通过刺激消费来拉动国民经济。文化消费的拉动不仅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为促进郑州市文化消费,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
根据恩格尔定律,家庭收入越高,则家庭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越小,用于提高生活的高层消费会越大。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将扩大人其文化消费。加快现有图书出版、新闻传媒、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化进程,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增加有效供给。要抓住“假日经济”,开发“闲暇文化”,将市民消费重点引向精神享受。
(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比较低,主要的原因是公共服务体系不到位,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例如,目前仍然有大量居民为医疗及子女的教育埋单,这些基本问题解决不了,很难让居民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消费文化产品。目前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虽然已经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社会保险仍然只是对最低生活水平保障,要提高到文化消费的层次,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倾斜。当然对于有限的社保资金来说,这种做法的可行性是比较低的。可以借助于社会的力量,发展慈善事业为居民文化消费另辟蹊径。
(三)大力培养大众文化市场
早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提出了“文艺创作要以人为本、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宗旨。如今,很多文化产品属于小众产品,文化市场涵盖的消费群体范围太窄。培养大众文化市场,就是要培养更广泛的文化市场,这直接影响文化市场的繁荣以及市民消费的扩大。要针对现实生活中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能力,推出适应不同收入层次市民需求的文化产品。要以大量较低价位的文化消费品,满足和刺激文化消费需求。
例如,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为了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影院,推出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阳关专场”卡。每张卡面值只有100元,但是观众可以在300天内凭卡观看30场电影,这种平均一部电影只需3.3元的卡短短几天就出售了几千张。电影本来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大众文化产品,但是20多年来,我国各地区电影票价格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人民群众收入上涨的幅度,电影从大众文化产品变成了文化奢侈品。电影票价过高已经成为影响和阻碍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针对这种情况,郑州市的电影业也有所改进,如奥斯卡影院、横店影视城等在节假日时针对特定群体均推出了相关的优惠活动,不过优惠力度较小。郑州市的文化管理部门应该督促电影行业借鉴上海“电影卡”的经验,把电影归还给广大人民群众,使得更多的普通市民乃至外来务工人员能够走进现代化的电影院。
(四)提高居民分辨文化产品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由于郑州市的文化消费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市场发展尚不健全,目前的文化市场中鱼目混珠,存在一些低格调、损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产品。如果消费者不具备一定的分辨和鉴别能力,就容易受低格调、庸俗的文化产品的影响,反而不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因此,从政府的角度来讲,一方面,应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高尚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严格监督文化产业的发展,抵制不良文化消费品进入市场,并对形成不良影响的文化消费品实行严厉的处罚措施,杜绝低级庸俗、不健康的伪劣文化商品。
总之,大力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多种途径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加强郑州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新忠.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8(2).
2、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人民出版社,2005.
3、张凤凉,陈瑛.广州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7(2).
4、胡秀丽.谈文化消费的社会意义[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5).
5、陈平来,王建英.河南省居民文化消费制约因素及其分析――以新乡市为例[J].消费导刊,2008(5).
6、王毅.文化产业:中部崛起的新支点[J].企业家天地,2008(1).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9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