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 斌 王丽旭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力度越来越大,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文章以“四川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课题组调查为基础,结合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力求探索出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留守子女;教育;寄宿制学校;流动人口
  
  在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农村流动人口数量就一直呈递增的趋势,随之所带来的留守子女数量也是逐年递增。由于农民工子女的“留守”,外出打工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缺失,农村留守子女在思想品德、学业、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探索出适应农村留守子女现状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日益突出的留守子女及教育问题要求构建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一)留守子女概念及其现状
  留守子女,从其内涵上讲,学术界一般将其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生活和学习、需要他人照顾的16周岁以下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中国已有2200万的留守子女,占到农村同龄人口的20%左右。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部分随父母到工作地就学的子女也陆续返回家乡学校学习。所以,中国留守子女的数量近几年都将一直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
  (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基本分析
  青少年阶段的教育不仅是个人接受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更是一个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综合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青少年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教育大部分由父母承担。而家庭教育一旦形成缺失,子女教育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国留守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相对于非留守子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子女的学业、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状态和兴趣爱好的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见表1)。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子女还存在逆反、偏执、厌学、沾染不良嗜好等问题。
  
  (三)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亟需构建切实可行的解决模式
  对于解决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专家学者们从很多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多种解决模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政府为主导的解决模式,即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辖区内留守子女进行相应的管理;二是学校为主体的解决模式,即学校建立监测体系,加强教师对留守子女的关爱与引导;三是社会介入型的解决模式,即利用群团和民间力量来解决留守子女的学习、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这些模式在实践中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模式过于宏观,甚至有的只停留在文件上,难以切实地解决问题。
  
  二、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解决留守子女教育的必然选择
  
  寄宿制学校可追溯到斯巴达克时代的学校和英国的14世纪英国公学,“公学”(public school)是不折不扣的私立学校、贵族学校。20世纪50年代以来,俄罗斯、欧美陆续开办了寄宿制学校。从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建设寄宿制学校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寄宿制学校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义务制阶段教育质量的“民心工程”。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中,建设寄宿制学校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从而真正实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变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未来贫困人口的发生”的目标。
  (二)寄宿制学校是推广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途径
  寄宿制学校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管理,学生每天24小时在校。校园是寄宿学生的家园,教室、学生公寓、课外活动场所都是他们接受教育的课堂。由于寄宿制学校这些的特点,它成为当前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通过学生寄宿的方式,有利于真正在农村地区将素质教育全面推广开去。调查中发现,有的山区学校教师的住宿条件差,老师来匆匆,去匆匆。除了基础科目,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培养是无暇顾及的。从教育的目标要求出发,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更应在德、体、美、劳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发展。而寄宿则保障了学生在校的时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
  2、寄宿制学校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较好方式。寄宿学校实现24小时全天候封闭式管理,学生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多,且他们处在同一年龄段,相互学习与彼此促进的意识强,有利于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爱好兴趣的培养,从而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寄宿学校为留守子女提供了最可依赖的亲人。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子女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孤独。当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上遇到困难,最为苦恼的就是没有可依赖的人。比较于非留守子女,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留守子女都更多地依赖于他们的老师。
  
   三、当前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面临的问题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国家“两基”攻坚计划的主要措施之一。自2004年起,国家拿出近百亿的资金建设西部地区的农村寄宿学校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于解决越来越突出的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而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仍面临很多问题:
   (一)社会对小学阶段实行寄宿制认识不充分,思想上准备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寄宿制学校在初高中以上阶段发展。在小学阶段发展缓慢,甚至没有得到发展。对如何在农村办寄宿制小学这个问题,社会对之关注不够,理论探讨与研究不足。以至于在留守子女早已不是一个新生事物的今天,对寄宿制学校这一途径,社会认识不足,思想准备不够。
   (二)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缓慢,为学生提供寄宿的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在调查的地区,有近80%以上的学校没有学生寄宿的基本设施。而有的一部分,条件非常有限,学生住宿、生活、课外活动等场所及设施严重不足。在部分山区的农村学校,不仅没有学生的寄宿设施,也没有老师的住宿设施。
   (三)师资力量不能适应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从现有农村学校来看,师资力量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上。而寄宿制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更多地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发展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等。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的师资以大专和师范为主体。他们大多以语文、数学的教学为主要工作,而艺体类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空白。不得不说,目前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难以达到的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四)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亟待改善和提高
   一般寄宿学校实行“三段管理”,即把学生一天24小时分成三段,由班主任、兴趣指导老师和生活老师分别负责。但从现有农村学校管理内容来看,除了“学”的指导以外,“住”、“行”、“食”方面的管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应的制度,也没有相应的工作机制。所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业余生活管理、行为习惯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以及相关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都亟待改善和提高。

  
   四、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应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
   在推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基础上,应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放在首位,加大国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起国家投入义务制阶段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硬、软件建设上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建设
   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在加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但相对于我国农村上千万的留守子女来讲,只是杯水车薪。按照《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履行好布局、规划及配置的职责,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所需的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进行认真规划和建设,以保障学生寄宿所需的硬件设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队伍体系
   寄宿制学校不仅要有教学质量过得硬的老师,还需要教师对留守子女学生有爱心,能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文化艺术、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社会交往等方的教育与培养,所以应形成文化课教师、课余辅导教师和生活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可以利用大学师范生的实习、支教等方式进行一定的弥补。对现有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之适应当前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四)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义务制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比教学更为重要。一是应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一位好校长,一个好的管理机构,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关键。应有对实施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人员进行培养的机制,使之适应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要求。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要从日常生活、学习、课外活动、食品卫生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以实现寄宿制学校发展的要求。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寄宿制学校是一项“民心工程”,学校建设、管理、收费等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以保障好事做好,实事做实。
  
   参考文献:
   1、陈建平.寄宿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影响的调查与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4(12).
   2、蔡继乐,王友义.思考西部教育:农村寄宿制工程如何做得更好[J].理论前沿,2006(8).
   3、沈萍霞.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07(4).
   4、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本文是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课题“四川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CR0611)。
   (作者单位:唐斌,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绵阳师范学院;王丽旭,绵阳师范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1010.htm